融媒体时代科普资源建设不掉队

2015-04-20 22:40石志媛李欣雁
科技与创新 2015年5期
关键词:融媒体互联网

石志媛 李欣雁

摘 要:继科普资源产业化发展逐渐形成规模后,我们迎来了“融媒体”时代科普服务业新的机遇和挑战。就在科普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如何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和资源丰富科普内容、创新表达形式,并通过多种网络便捷传播,以满足公众的个性化需求,提高科普的时效性和覆盖面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融媒体;科普资源;互联网;App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5.023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转型发展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2014-08-18,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正是我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毋庸置疑,媒体融合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信息飞速传播的今天,作为科普宣传的排头兵,我们该如何在融媒体时代占领科普宣传的主阵地呢?该如何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呢?

1 融媒体使资源形式更多样

传播途径决定资源形式——传统科普资源的传播途径仍停留在挂图、海报和手册等纸质资源的生产和广泛张贴上。而“融媒体”突破了媒体之间的限制,整合了所有媒介,实现了统一规划和协调,达到了资源共享,从而建立了新的资源开发流程。也就是说,在确定了某一主题资源后,在制订传统挂图、海报和手册的同时,同步开展微网站、微信平台和手机App应用等新型数字化科普资源。

1.1 做有趣味的电子科普读物

传统出版物的电子转型已数不胜数,包括正式出版的图书,特别是杂志转化成的电子小说、电子杂志和电子画册等。除了原文播放外,还辅以生动的配乐、艳丽的图片和动态的文字播放效果等,这些都是传统资源向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

《外语教学》曾与研究出版社、《环球科学》杂志共同合作出版了“《科学美国人》精选系列·专栏作家文集系列丛书”:《大象如何站在铅笔上——超乎想象的科学解读》《外星人长得像人吗——怀疑论对科学的揭秘》《哀伤是一种精神病——走出健康误区》和《对苹果设计说不——科学达人的技术笔记》。这些内容均是来自世界级顶尖的大众科普读物《科学美国人》及其中国版《环球科学》杂志中的专栏内容。如果能通过媒体融合,将这些已经精炼提取过的科普读物制作成声、图与动画并貌的电子科普读物,可使科学知识更易于接受,更大众化,进而成为“娱乐消费”的一部分,最终实现边娱乐边科普。上述数字化制作流程可大大提高电子科普读物的趣味性。

1.2 做“好玩”的科普类App

App(Application),即为智能设备提供的第三方应用程序。App的使用率正随着智能设备拥有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2013年,移动App Store(应用程序商店)的年度下载量约为1 020亿次,比2012年的640亿次大幅增长59%,充分证明了App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移动应用程序。因此,国内外的很多机构和专业软件开发公司都已开发出了大量的专业性科普App,包括央视教育频道《发明梦工场》节目开发的互动型App《发明梦工场》、上海市科委推出的《上海科普》App、北京科协制作的《北京科协》官方App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研发的《食事药闻》App等,这些程序满足了人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更快速、更方便的形式了解科学知识和科学信息的目的,更满足了传播不同科学的目的。

然而,对于庞大的移动终端受众而言,70%的科普类App仍然停留在讲解、说教和描述等基础科普层面。要想发挥移动终端的强大视觉功效,就要在设计上以生动的形式突出科学传播的吸引力,通过采用精美的图片、灵活的动画形式、探索性的引导步骤和触控式的学习体验,使科学知识的信息传输不同于科学教材和科学读本,这样有助于使科学探究成为受众的一种学习乐趣,从而增强科学传播的效果,这也是融媒体时代的科普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1.3 做权威的官方科普资源发布平台

各类网站、微博和微信等数字化资源的传播平台数量急剧增长,受众人群逐步增多。然而,这些平台上流传的各类信息的真实性有待提高,各种科学、不科学的内容繁杂。因此,应净化混乱的传播环境,依托政府机构,建立专家团队,为公众搭建可信赖的、科学的科普信息发布平台,进而建立一系列权威的、专业的官方科普资源发布平台群(组)。仅就微信公众平台而言,可依托96363健康热线开设健康类的微信公众平台、依托防灾减灾办公室开设安全类的微信公众平台、依托各大院校专家教授资源开设教育类的微信公众平台、依托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开设大众科普类的微信公众平台等。由此搭建的官方科普资源发布平台从选题到制作,从内容到形式,从发布到反馈,都会紧紧围绕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从而杜绝伪科学、反科学的内容。具体而言,我们应重视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前沿性和权威性,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以宣传科学真理破除迷信,反对伪科学、伪理念,并结合生动的形象,采用图文并茂的多种媒体呈现方式,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从而使科普资源发布平台成为融媒体时代新的科普阵地。

2 多渠道推广数字化科普资源

2.1 加大科技传播力度

应充分利用融媒体时代媒体资源共建共享的优势,利用综合性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微博、微信、手机终端App等渠道,建设基于互联网的科技传播体系。同时,加大科普大篷车、科普影视等科普专题在传统媒体中的传播力度,利用电子科普视屏、社区电子屏和大型电子广告屏等多媒体终端传播科学知识。

2.2 加强科普屏媒建设

应在基层公共场所建设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屏(栏),增加、完善科普宣传功能,通过举办科普活动、展览、培训和竞赛等活动,提高数字化科普资源的利用率。

2.3 积极开展校园科普宣传活动

应建立校园科技馆(科普活动室),配备教学仪器、实验材料和多媒体教具等资源,组织开展以培养兴趣、提高操作和动手能力为目的的各类主题科普活动,带动青少年接触、了解数字科普资源,应用数字科普资源产品,从而形成学科学、爱科学和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并为青少年提供科普活动的相关信息和服务。

参考文献

[1]袁洁.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科普APP与科学传播[J].科技传播,2014(20).

〔编辑:张思楠〕

Abstract: Following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science resources gradually scale, we ushered in the “financial media” era of science services with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science of information on the environment,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ffective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resource-rich content and innovative forms of expression of popular science, and through a variety of network and convenient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individual needs of the public, to improve science the timeliness and coverage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financial media; science resources; internet; App

猜你喜欢
融媒体互联网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