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词语教学妙笔生花

2015-04-20 01:45王敏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司空见惯近义词意味

王敏芳

语文教学要回归文本,要关注语言本身,要从词语教学入手。词语教学要关注平常词语,品味平常词语不平常的艺术性,真正感受语言的魅力。词语教学应该一以贯之,常抓不懈,以期做到多体味,多比较,多积累,会鉴赏,会运用,会创造。在这里通过实例,分类比较探讨如何选择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看似普通的平常词语,并实施赏析教学,体现词语的独特魅力。

一、同词异境

当同一个词出现在不同的语境中时,虽然它的本义是一样的,但是因为语境的变化,使得词语的表达效果也发生了明显的不同。抓住这样的契机,让学生感受到即使是相同的词语,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效果却可以全然不同。如“镶嵌”这个词,其义为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但是在以下语句中却有不同的表达效果。(1)“这潭犹如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阿里山纪行》)(2)“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老王》)第一句中的“镶嵌”一词使得水潭和周围的山林融为一体,化立体为平面,把所有的景致浓缩于这一平面,既体现出水面的平静清澈明亮,也体现出景致的美丽淡雅;第二句中的“镶嵌”一词,同样化动态于静态,却不是体现老王的美感,而是用这种方法来最大限度,也是最形象最强烈地表现老王生命力的陨落、衰竭,濒临死亡的僵直状态,让人感受到犹如遗像般的死气沉沉,心生无限哀怜。

二、异词同境

近义词用于同一语境中。当近义词用于同一语境甚至是同一语句之中时,也许会认为是起到强调的作用,而且可以避免语言的重复,其实有时并不是仅仅如此。即使是近义词也是有词义差别的。如“习以为常”和“司空见惯”,前者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也就觉得很平常了。这应该是这个词的最原本的意思,后来可能也有人用来指某种事情见得多了就不奇怪了,但这个意思其实并不准确。后者是指某种事情见得多了,也就不奇怪了。两者的相同之处是表面意义,不觉得奇怪,隐含的意思就是原本应该是奇怪的事情,也就是原来应该是不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或者自然规律的事,也就是说对于符合客观规律的事情就不能用这两个词。两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习以为常”强调“习”,即练习,做的意思,而“司空见惯”强调“见”,即看见,所以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两者的隐性语义和它们的区别。“‘孤城寡人’并不正常,虽然,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都市精灵》)这样,我们就知道,这两个词语并不重复,而且先后次序也不能调换,一方面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于这件事的看法,认为不正常;另一方面也可以感受到人们对于挤兑侵占动物生存空间的行为和心理的发展过程。

相关词用于同一语境中。有些词意义相关,看似差不多,都可以用于某一语境中,但是还是有表达效果上的优劣之分。通过这样的比较,可以让学生在运用过程中注意选择,加强他们对于语言锤炼的意识。如“卧着”、“躺着”这两个词。“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屋顶上卧着点雪。”(《济南的冬天》)用“卧着”,不仅写出村庄的样子,也使它具有了人的情态,既生动又有灵气与生气,还营造了一种安适祥和的氛围。那如果换用“躺着”可以吗?其实好像差不多。“躺”,“从身从尚,尚亦声”,“尚”意为“摊开”、“展平”,“身”与“尚”联合起来表示“身体摊平”,一般姿态不一定美观,所以没有“卧着”有情趣而且优雅美好。

三、词语巧用

(一)带有修辞意味的巧用

有些词语本身并不奇特,但是当它带上修辞意味之后,词语的意味也发生了变化,可以展现无尽的意蕴,可谓“词有尽而意无穷”。通过这样的赏析,可以使学生创造性地使用现成的词语,开启旧词新用的新纪元,拥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如“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故乡》)“抖着”一词,也带有拟人意味,充分展现出枯草的断茎不胜风力,在风中的凄苦、无助,从而感受到老屋的萧索,给人的凄凉感也随之迎面袭来。

(二)特殊词的巧用

有些词语本身并没有特别之处,但是经过巧用,或者巧妙结合,焕发出别样风采,让我们耳目一新。通过这些赏析,可以让学生对于词的组合有新的认识。如“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秃的梧桐》)这句中的“泛”,其一表示多,到处都有,体现生命力的顽强;其二有动态感,不是既存状态,有从无到有的动态变化过程。

语文教学若能扣住语言教学,有效有法地扣住词语教学,抓住这些艺术化的平常词语,才能触摸语言的机理,感受语言的温度,开掘语言的深度,拓展语言的广度,耀出语言的亮度,显出语言的灵性与博大,展现语言真正的永恒的魅力。

猜你喜欢
司空见惯近义词意味
怎样辨析近义词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下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上
The device uses the cold night sky to generate electricity
找找近义词
司空见惯
见微知著与文学意味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世界意味什么
李东华,亲手打造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