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重型脑外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干预对降低其发生的作用

2015-04-22 02:17厉佳佳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脑外伤气囊性肺炎

厉佳佳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 浙江 东阳 322100)

为了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型脑外伤患者的影响,本文特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重型脑外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63例重型脑外伤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均经过CT 确诊为脑外伤。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年龄19 -78 岁,平均年龄(56.52 ±11.63)岁;受伤原因:14例车祸伤,10例高空坠落伤,5例暴力打击伤,2例其他伤;受伤至来院时间(2-9)h,平均时间(5.12 ±1.54)h。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年龄23 -68 岁,平均年龄(55.41 ±10.85)岁;受伤原因:13例车祸伤,9例高空坠落伤,5例暴力打击伤,5例其他伤;受伤至来院时间(1-8)h,平均时间(4.38 ±2.14)h。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各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确保气管插管、吸痰时遵循无菌操作,每日2 次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对患者进行口腔、鼻腔给予冲洗,有效防止分泌物及口腔护理液流入呼吸道。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呼吸机管理:对呼吸机管道给予定期清洗,并采用高压蒸汽灭菌,进而防止呼吸机管道内的细菌进入到气管中,最终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并适时将呼每日为患者做2 次口腔护理吸机内的送气螺纹管内的冷凝水给予去除,若容量达到5 毫升,则应警惕可能发生逆流现象进入到呼吸道内,最大限度减少更换管道的次数,可避免管道内的污染菌通过冷凝水进而发生感染;有效缩短呼吸机的使用时间,确认各项数值正常等。

1.2.2 呼吸道护理:应重视人工气道的温化、湿化,有效避免气道粘膜损伤,并在加温湿化时应对水温给予调节,适宜控制在33℃左右,并每日为患者做2 次口腔护理。口腔护理液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口腔内的PH值来选择,当PH 值较低时适宜选择2%的碳酸氢钠溶液,当PH 值较高时适宜选择3%的硼酸溶液。确保患者呼吸道顺畅,适时吸痰,对患者痰液形状给予详细观察,有效减少细菌定植。若进食半小时内应尽量不要吸痰,进而防止由于刺激而带来的呕吐现象,从而增加感染的发生率。

1.2.3 体位护理:由于脑外伤患者大多刚做完手术,需要绝对卧床休息。而体位护理显得十分重要。除了绝对制动患者,其他机械通气患者应将床头抬高约35°角位置,防止由于床头太低而导致的呕吐或误吸现象,最终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1.2.4 气囊护理:患者在机械通气时应确保气囊有一定的气囊压力,且危重患者应采用30cmH2O 压力支持机械通气。尤其是呼吸通气、呼吸衰竭患者,待气囊放气后可能导致肺泡通气不足量,使得机械通气机不能维持进而导致循环波动。因此,临床中并不提倡气囊放气等。

1.2.5 消毒隔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戴手套及洗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限制病房人数、谈事时间、陪护人数等,并在室内采用空气净化消毒器给予空气消毒,其病房采用紫外线空气,确保室内空气流通。住院病房的地面应采用消毒液进行擦拭,对废物应严格规范处理。

1.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治疗指南标准:患者发热超过38.3℃;伴有异常影像学表现,X 线检查出现新的浸润阴影及伴随有啰音;白细胞增加超过2 ×109/L;有脓性气管分泌物。出现以上三种症状则可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采用%表示,用X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软件SPSS21.0 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患者发生率为35.4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74,P <0.05),详见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当前选用的广普高效抗生素等可导致菌群失调或细菌耐药等,激素及免疫制剂的应用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受损,降低了人体抗菌能力,进而为病毒提供繁殖机会[1]。最后,不良卧位则记忆导致胃腔细菌反误吸入到气道内,并聚集在咽喉位置,最终进入到肺组织及气管支气管中,使其成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患病因素。

因此,临床中应加强重型脑外伤的临床护理干预,针对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应采取以下措施:对呼吸道、呼吸机加强护理或管理,并加强气囊与体位护理,同时给予相应的消毒隔离等,最终减少各种感染等,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2]。本文研究中,重型脑外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相关报道相一致。

综上所述,重型脑外伤患者中气道损伤、不规范用药及不良卧位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最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1] 邓风清,欧阳素琴,苏意心,等.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2):25-27.

[2] 周建萍.重型脑外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J].护士进修杂志,2014,(2):182 -184.

猜你喜欢
脑外伤气囊性肺炎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高田气囊案
脑外伤诊断中磁敏感加权成像和颅脑CT的应用效果对比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迷你救生充气囊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Observation on Activities of Air Sac in Opened Body Cavity of Chicken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