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徒手旋转应用分析

2015-04-22 02:46廖贵华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头位徒手胎头

廖贵华

(浏阳市人民医院 湖南 浏阳 410300)

所谓头位难产是指非枕前位的胎头,由于在盆腔内回转受阻,发展成持续性枕横位或者枕后位,或者由于胎头俯屈出现不良,导致胎头呈现出不同程度仰伸,造成面先露、顶先露或者额先露等,由于胎头的最大径线和骨产道等径线不相符合,引起难产[1-2]。头位难产不管是对产妇,还是对新生儿均会造成不利影响,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在头位难产的处理中,一种比较常用且有效的干预措施为徒手进行胎头的旋转,即徒手来进行胎头异常位置的纠正,以推动胎儿娩出,使产妇顺利生产[3]。本文就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徒手旋转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收集2012年6月-2013年11月我院所收治的产妇临床资料,根据本次研究的需求,从中选取70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年龄为23 -40 岁,产妇平均年龄为29.4 ±4.5 岁,其孕周为38-42 周,平均孕周为39.3 ±1.4 周,70例产妇中有15例产妇为经产妇,55例产妇为初产妇;34例产妇为枕后位,36例产妇为枕横位。采取随机的方式将70例产妇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病例数分别为35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所存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0.05。

1.2 病例入选标准:1)手术前实施骨盆评价,将颜面位、骨盘狭窄、额位以及畸形等排除,头盘评分高于10 分;2)在临床中已经出现了胎膜破裂;3)单胎,且产前检查显示胎儿情况良好,同时胎心正常,未出现不良症状,比如宫内窘迫;4)将妊娠期合并有严重并发症、主观选择实施剖宫产、心功能存在异常以及肝肾受损严重者排除;5)空口开至6 厘米以上,胎头已经下降到头骨0 -2 厘米处,同时活跃期延长或者阻滞[4]。

1.3 方法:对照组产妇根据常规产程实施自然分娩和助产护理,比如辅助分娩、心理护理以及体位指导等。研究组产妇取膀胱截石位,在手术前应排空膀胱,对外阴进行消毒和铺巾,实施阴道检查确定宫颈扩张具体程度、胎儿位置和骨盆内径。由助产人员快速伸入至的产妇的阴道内,将胎头握住,其中四指和拇指为分开状,在宫缩的时候缓慢地把胎头旋转到枕前位,调整结束后,在两次宫缩以后,将胎头固定于枕前位,同时嘱咐产妇应向下用力,推动胎头下降,三次宫缩以后对胎头衔接进行观察,查看衔接是否良好以及脐带是否出现脱垂等,若手部能感知胎头存在下降趋势以及没有回转趋势的时候,应抽出右手。等待20 分钟以后对胎头情况进行详细地检查,若胎头位置再次发生异常,则说明第一次旋转失败,需要再次徒手旋转,其操作方式和第一次一致。若再次徒手旋转依旧没有成功,则需改行阴道助产或者结合手术指征实施剖宫产。

1.4 观察指标:观察对照组和研究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和第二产程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本次的实验数据采用的是SPSS19.0 软件来实施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的对比采用的是t 检验,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的是卡方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并发症情况对比如表1,通过表1 中数据的分析可知,对照组和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剖宫产以及阴道助产病例数所存差异明显,且研究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二者所存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0.05。研究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为25.6 ±5.4min,对照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为35.4 ±6.7min,组间所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0.05。

表1 对照组和研究组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并发症情况对比

3.讨论

据调查资料显示,于产妇头位难产中由于胎头位置发生异常而引起的难产所占比例大约为86%左右,导致该现象产生的因素有产道、骨盆形态或者产妇产力等,一般情况下均为综合因素所引起[5]。在分娩时若胎儿下降受阻,且胎头于盆底时间较长没有正常分娩出,很容易引发新生儿窒息或者宫内窘迫,威胁着新生儿生命安全,同时随着产程的延长还会给产妇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时还会引起大出血等,威胁着产妇生命。对此,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解决,使胎头位置恢复至正常,加快产程,以确保分娩顺利且安全地进行。在本次研究中,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了徒手旋转的方式来纠正异常胎头位置,从应用结果来看,对胎头位置存在异常的产妇实施徒手旋转,便于胎头俯屈降低难度的改善,加快第二产程进程,使剖宫产率得到下降,有利于母婴安全性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徒手进行异常胎头位置的旋转时,应设法把胎头旋转到枕前位,在旋转时不可过于大力,同时结合患者宫缩情况把手抽出。此外在分娩期间还需加强心理护理,予以相应的鼓励以及支持,以增强产妇信心,从而确保生产顺利完成。

[1] 夏咸梅.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徒手旋转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0,07(34):180 -181.

[2] 孟欣,朱雅利,卜香兰等.经阴道徒手转位矫治头位难产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04(20):78 -79.

[3] 毕嫣,宋雁,康立等.徒手旋转胎头法在头位难产产程处理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8):1243 -1244.

[4] 罗彩红,李虹,姑再努尔·阿不来提等.手法处理头位难产在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意义[J].浙江临床医学,2012,14(6):667 -669.

[5] 马海蓉,史天燕.头位难产采用徒手胎头旋转术167例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3,(9):72 -72,103.

猜你喜欢
头位徒手胎头
徒手攀岩
徒手抓飞弹 一点不奇怪
徒手“撕开”原子弹
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可行性研究
徒手深蹲,练练你的臀部
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用于头位难产的临床价值
头位难产产妇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中西医联合治疗头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36例
胎头高直位的诊断与治疗
胎头位置异常临床分析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