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职业教育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

2015-04-23 11:36蒋冬生陈造勋温中林苏付保
绿色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林农服务体系社会化

蒋冬生,陈造勋,温中林,苏付保

(1.桂林林校,广西桂林541004;2.广西生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4)

1 引言

当前,国家林业局提出了大力发展林业职业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林和人才强林战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是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因此,结合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实,建立健全森林资源流转、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可以极大减轻了林农负担,完善林业职业教育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1]。

2 林业职业教育与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

2.1 林业社会化服务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农是独立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他们在林业技术、信息、金融等多方面、多层次需要给予社会化服务,才能顺得地进入市场;林业社会化服务为林农经营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物资、加工、销售等服务。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小规模生产与大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为解决这个矛盾,通过提高林业经营组织化程度,进行生产适度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标准化,从而达到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强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增强抵御市场风险和市场竞争力。并通过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创新服务内容、规范服务管理,满足广大林农对林业技术、信息、金融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服务需求,来充分调动广大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当前,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具体表现在总体服务水平不高,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较慢,极不能适应现代林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迫切要求,是林业走向市场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农持续增收、促进农村和谐的现实需要[3]。

2.2 职业教育社会化服务

职业教育社会化服务是指适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是体现终身教育、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是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4]。坚持方便农民的原则,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宗旨,顺应农民学习规律,采取“就地就近”方式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实行弹性学制,为务农农民积极参加职业教育学习提供便利,全面提升务农农职业技能、生产经营能力为目标,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生产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新型职业农民。

3 社会化服务现状

3.1 林业社会化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

林业社会化服务方式根据林业产业化过程分为“产前服务”,服务内容主要是提供林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良种、资金、信息咨询等服务;“产中服务”主要是为林业生产中的森林调查设计、森林保护、采伐设计、迹地更新等服务;“产后服务”主要是对林业产品收购、检验检疫、储藏、加工、运输、销售提供等服务[5]。目前我国林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有林木种苗服务体系、森林病虫害防治服务体系、森林防火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体系、森林资源监测服务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目前我国农村林业信息服务体系已经形成。

集体林权制度是林业发展动力机制的一项根本性措施,通过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激发广大林农和各种社会力量投身林业建设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需要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改革,尤其是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否能为其提供较完备的服务,推进林业持续健康发展,如何衡量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成为关系各地区林权制度改革能否彻底的重要问题[6]。

3.2 学校林业专业社会化服务情况

从2009年开始至今桂林林业学校林业专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有5年的管理经验,学校成立桂林林业学校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室,持有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颁发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丙级资质证书(丙20~057)。业务范围: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荒漠化土地调查监测评价;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占用征收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方案编制;林业专项核查;林业作业设计调查;营造林设计;林业数表编制等业务。林业专业学生参与社会化服务项目次数2009年为每生2年内参与1次项目,2010年为每生2年内参与2次项目,2012年至2014为每生2年内参与3~4次项目。

桂林林业学校拥有大量的林业专业资源,尤其是林业专业设备及高级人才,这些设备、高级人才承担桂林市12县林业资源调查、科研研究、营林苗木生产、职业农民培训和林业技术推广等业务尚有富余,教育部允许并鼓励职业教育社会代服务。因此,建立健全学校“林业专业社会化服务的研究与实践”体系,完善社会化服务管理就成为学校必须面临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4 林业职业教育与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战略

4.1 依托林业调查资质,促进林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采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和美丽广西建设中作用,从生态、造林、营林、采伐及木材加工、林业科研动态等林业项目为载体,深化校企合作,产教对接,资源校企共享共用、教师参与生产、合作申报科研项目、教材开发与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认证和技术推广、结合行业标准开发课程等;为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做突破口,取得了一定成绩。

利用学校资源参与企业生产,以校企“双赢”为基本准则,充分利用学校完备的设备设施条件,与企业达承长期合作关系,保证每年能累计承担林业专业30位以上学生的实习或实训任务。充分发挥学校实验实训资源、人才资源、科学研究资源,推动了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企业参与制定学校培养人才的标准,在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课程设置、顶岗实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同时,由林业行业、企业主导,学校参与共同建立有效的技能型人才等级标准,建立以能力序列为主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以及薪酬指导标准。为学校在改革与探索“工学结合”模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7]。

4.2 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服务平台建立,有利于降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使校企合作的方式由单个项目与单个企业之间合作转变成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协会与多个企业、多个项目签约合作。同时,学校参入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协会,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和信誉,增强校企合作要可靠性。因为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协会内部建立起了统一的行为规范和协调机制,在学校与企业合作项目中生矛盾或分歧的情况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协会可以协调,从而可以降低合作的协调成本和监督成本,及时化解合作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

充分发挥校企人才互补功能,促进人才提升与共享。合作项目为学校提供教师参与项目工作,为职业学校培养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了场所、提供良好的就业市场;同时,学校为企业职工培训提供教学资源及场所,提升了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决定了由企业与学校联合组成的具有很强的人才互补功能,在调查规划设计资质服务平台支持下,对于提高职教教师及企业员工的素质,促进校企双方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8]。

4.3 林业专业学生实训与生产服务要求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本次调查发放了300张调查问卷分别调查了我校林业专业毕业生和2007级在校生,从收回的285张问卷里分析显示,学生通过专业教育对岗位认识为20.50%,对掌握知识难易度为45.60%,对知识掌握度为50.80%,知识运用能力为45.70%,岗位适应能力为38.50%。说明我们的教学与生产岗位教学、社会化服务教育结合不紧密,学生掌握技能较差,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零距离”就业(图1)。

图1 学生对就业岗位知识认识

实训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实训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养与企业岗位群要求相吻合。目前林业专业实训教学体系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与现代林业企业岗位要求偏差过大,新型的、实用的、适用的林业实训教学体系的建立势在必行。

5 措施及对策

5.1 加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技术输送功能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由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协会组织加强职业学校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为服务广西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行业发展,建设“美丽广西”,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性人才,是学校对接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

利用学校的师资和设备积极开展林农民工就业培训,学校是全国林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单位,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花卉工、林木种苗工、插花员、工程测量工、营林试验工认证培训,近3年培训花卉、种苗、组培、食用茵栽培等专业技术人员800人次。特别是“油茶栽培与加工利用技术”效果突出,已成为桂林北地区油菜种植林农经济的新亮点,配合林业局、人社局每年开展培训300余人。每年配合调查规划设计协会开展“桉树可持续营林新技术班”、“伐区调查设计岗位培训班”,培训400余人。目前学校做出了整体规划,以油茶苗木、楠木苗木培育为突破口,兼顾花卉产业,打造桂北地区一流的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校企产学研结合示基地。

5.2 加强协调,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

国家林业局自2010年在全国启动了林业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行动以来,学校每年都选派5~7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指导、科技服务和科技创业活动。3年来,共选派林业科技特派员15名,推广林业新技术10多项,培训林业基层骨干技术人员和林农400多人次,帮扶指导科技示范户10多户,促进了一大批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了行业科技进步水平和林农科技素质,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林业全面发展和带动林农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9]。健全和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实现林业产业化、是山区林民脱贫致富、是搞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的关键,使山区林业向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转变,使森林资源得到综合开发利用,实现山区林业可持续发展[10]。

图2 “实训-技术服务(技术研发)-就业”一体化多层次合作教育模式

5.3 创新林业类人才培养模式

创建了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以服务行业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教学做相融合,产学证一体化”的林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是“实训-技术服务-就业”一体化合作教育模式的价值中枢,教师、学生、企业共同参与的技术服务是加强与企业联系的纽带,是增强教师企业工作经验和技术应用性科研能力,培育“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我校先后参加了平乐、阳朔、荔浦三个县森林资源规划调查、阳朔县公益林区划界定、灵川清狮潭镇林权改革工作,参加这些生产项目印证了这个培养模式可操作性。林业类专业“实训-技术服务(技术研发)-就业”一体化多层次合作教育模式效能见图2。

[1]梁忠厚,王继辉.论高等林业职业教育与林业产业化[J].管理研究,2010(5):14~18.

[2]祁效杰,赵元红.古浪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探析[J].现代园艺,2013(9):225~227.

[3]李宏印,张广胜.辽宁省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0-6(6):91~94.

[4]王冰然,李 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22 ~27.

[5]李肇锋,吴淑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下的林农服务体系创新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4(27):4 ~8。.

[6]贾宗英.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0.

[7]成光琳.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建设的思考和实践[J].教改探索,2013(12):38~39.

[8]刘少荣.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探讨[J].广西教育,2014(35).

[9]郑苗苗,包庆丰.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进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3,15(1):25 ~28.

[10]乔永平,聂 影.福建省构建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索——以邵武市林业服务中心为例[J].林业资源管理,2010(6):8~12.

猜你喜欢
林农服务体系社会化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