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的出场澄清——对弗洛伊德“自恋”理论的文本考察

2015-04-23 01:47王志强
关键词:性欲弗洛伊德本能

王志强

(三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三亚570000)

自恋(narcissism)是一个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概念,在精神分析理论界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其理论意义非常重要,对后来的精神分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在弗洛伊德那里“自恋”是一个暧昧和复杂的概念,该词散见于弗洛伊德的多部作品,并在多重意义上使用过,这就给准确把握它的内涵造成一定困难。弗洛伊德在20 世纪初期提出“自恋”概念,他声称从纳克(Paul Nacke)用以描绘性倒错和哈夫洛克·霭理士(Havelock Ellis)用以表述“似自恋”(narcissus-like)心理状态的概念那里“借来了自恋(narcissism)这个有关力比多分配方式的名词”[1]245。1909 年11 月10 日弗洛伊德在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上提到自恋概念[2]96,这是迄今所知弗洛伊德最早使用这个概念的场合。在弗洛伊德的作品中,自恋作为名词最早出现在1910 年《达·芬奇对童年的回忆》的第三章关于同性恋问题的讨论。随后在1911 年《精神分析对一个偏执狂病人的自传性叙述的说明》和1913 年《图腾与禁忌》中,弗洛伊德将自恋概念逐步扩展为力比多理论的一个特殊类型。之后他在1914 年《论自恋:导论》、1915 年《性学三论》中增改的“力比多理论”部分、1915 年《本能及其变化》、1917 年的《精神分析导论》的第26 讲和《精神分析路径中的一个困难》、1918 年《处女的禁忌》、1921 年《自我与群体心理学》、1923 年《自我与本我》以及1940 年《精神分析纲要》等文本中逐步丰富和完善了自恋理论,其中在《处女的禁忌》中第一次出现形容词“自恋的”(narcissistic)修辞。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以力比多理论为基本架构,同时穿插了“妄想痴呆(paraphrenia)的发病机制”和“性本能-自我本能”两条诠释路径。如果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就是:以自我(ego)为力比多投注对象。当然这个概括无疑太过稀薄,弗洛伊德在其诸多文本中,构建起来的是一个涵盖原始自恋、继发型自恋、疑病症自恋、对象化自恋等各种情况的复杂体系。因篇幅有限,本文集中讨论力比多理论图式下的“自恋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弗洛伊德后期对这个理论的补充修正。

一、弗洛伊德自恋理论的概念准备

虽然1905 年最初版本的《性学三论》中并没有出现“自恋”概念,但弗洛伊德却在这部作品中为后来构建自恋理论做了一系列的概念准备。在《性学三论》的早期版本中弗洛伊德提出了儿童性欲理论,他认为在婴儿早期生活中,性本能和获取营养的本能本来纠合在一起无法分开,当婴儿的营养摄取本能被满足,并分辨出自己与哺乳者乳房之间的区别后,性本能就会独立出来,进入一个所谓的“自体性欲”(auto-erotic)阶段。“自体性欲”被弗洛伊德用来描述婴儿早期的性欲状态,即依靠自己身体的快感区,而不依赖他人获得快感满足,典型表现是吮吸手指(thumb-sucking)。“这种性活动的最突出特征表现为,本能指向他人,却从自身获得满足”[3]34,“儿童是带着性活动的基因来到尘世的,在摄取营养的过程中他们已经体验到了性的满足,并坚持在吮吸拇指的活动中不断重复这一体验”[3]62,“自体性欲”这种完全依靠自身,而不依靠外部对象客体的快感满足,是弗洛伊德后来自恋概论的理论原型。

同时在《性学三论》中弗洛伊德提出了“对象爱”(object love)概念,他认为在自体性欲阶段之后,儿童会选择对自己进行照顾的人(母亲及其替代者)作为欲望对象。弗洛伊德将“对象爱阶段”作为“自体性欲阶段”之后的一个力比多发展阶段,构建出性本能从“自体满足”到“对象选择”阶段式发展的理论,这个理论是后来弗洛伊德解释自恋问题的主要模型。

二、弗洛伊德前期的“自恋-力比多发展阶段论”

在1910 年的《达·芬奇对童年的回忆》中,弗洛伊德在分析同性恋起源问题时第一次使用了“自恋”的概念。他这样解释同性恋的成因:“他把自己放在母亲的位置上,使自己被母亲同化(identify),他以自己为模特儿,选择与自己相像的作为他的新的爱慕对象。这样他就变成了一个同性恋者。实际上他是悄悄溜回到自恋,待他长大成人以后,他现在爱的男孩是他自己儿童时代的替代性形象和复活,并且用他小的时候他母亲爱他的方式来爱这些孩子。正像我们所说的,他沿着自恋(narcissism)的途径找到他所爱的对象。”[2]96弗洛伊德最早只是在男同性恋的心理病理机制意义上使用“自恋”概念:将自己认同于母亲的角色,然后以过去自己的形象为模型寻找新的性对象,及爱“过去的自己”。所以我们发现《达·芬奇对童年的回忆》中的自恋概念依然隶属于《性学三论》中的“对象爱”范畴,仅是这一范畴的病态特例,并不具有完全独立的理论地位。

但在1911 年的《精神分析对一个偏执狂病人的自传性叙述的说明》中,“自恋”概念有了根本性转变。弗洛伊德不再把“自恋”作为少数病人的病态特例,而将其视为每个正常人心智发育过程中一个独立且必需的阶段。“最近的分析让我们认识到在力比多从自体性欲向对象爱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过渡阶段,这个阶段可以称为自恋阶段。”[4]在这个阶段“他把他自己,他的身体,作为他的对象”,并且“这个过渡性的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自恋阶段发展之后,他才会继续成长,在之后的阶段才会以他人而不是以自己为选择对象”。弗洛伊德突破了《达·芬奇对童年的回忆》中的狭义自恋定义,赋予自恋更普适和更独立的地位。据此他重新解释了同性恋的成因:如果有人发展受挫,出现心理固着,把自恋阶段带到了心理发展的下一个阶段(later stage),即“对象爱阶段”,他才会变成同性恋:寻找一个和自己有着相同生殖器的人。“自恋”由此不再从属于“对象爱”范畴,成为一个意义独立的自治概念。更重要的是,他把自恋纳入到力比多理论框架中,使其从孤立的解释性概念发展为系统的自恋理论。这个介于“自体性欲阶段”和“对象爱阶段”之间新独立出来的“自恋阶段”具有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心理功能:它将之前“自体性欲阶段”中分散于各个性快感区中孤立的性欲,整合在一起,贯注在统一的自己和自己身体之上,这是“自我”(ego)形成的关键过程。

1913 年的《图腾与禁忌》中“自恋阶段”整合破碎感觉成为独立自我的思想再次被系统的表述:“原来彼此孤立的性本能已合为一个整体,同时还找到了一个对象。但是,这个对象并不是一个外在物,它并非外在于主体,而是主体自身的自我(ego)。这一自我大约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在自恋阶段,原来互不相连的性本能已合成一个整体并将自我作为一个对象予以情感贯注。”弗洛伊德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提出:“一个人即使在自己的力比多找到了外部对象之后,仍会多多少少保留自恋的性质……力比多仍然留存在自我之中,而且能够被重新收回到自我之中。”[5]65在这个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弗洛伊德中期关于自恋的“变形虫-仓库”收放模型的雏形。

我们可以把从《精神分析对一个偏执狂病人的自传性叙述的说明》和《图腾与禁忌》中的自恋理论概括为“自恋-力比多发展阶段论”,即自恋是介于“自体性欲”和“对象爱”两个阶段之间的独立阶段,它使得原本破碎分散的性欲被整合为指向自我的单一性欲。弗洛伊德将“自恋阶段”描述为自我发展成形的时期,但并没有详细描述这个阶段的具体特征,而是通过两个特例——痴呆妄想患者的“自大狂”和原始人的“思想万能”的描述去暗示自恋阶段的心理特征:原始状态下对自我的性高估,以及由此带来的心智自恋。

三、弗洛伊德自恋理论的成熟——“变形虫-仓库”收放模型

1914 年的《论自恋:导论》是弗洛伊德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独立讨论自恋问题的文本。虽然在论文开篇弗洛伊德表示“分配给自恋的力比多可能比我们原来设想的多,它在我们人类的正常性发展中是有一席之地的”,但之后他却没有顺着“自恋-力比多发展阶段”展开讨论。弗洛伊德可能意识到“自恋-力比多发展阶段论”的假设缺少详细的描绘和充分论证,所以他调整了论述逻辑,从对自恋的病理考察入手,论证和描述原始自恋(primary narcissism)的存在,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正常心理状态下的常态自恋(normal narcissism),进而提出“原始自恋向外投射于对象,再努力从外部撤回自身,形成继发自恋(secondary narcissism)”的自恋力比多运动模型。

(一)“原始自恋”与“变形虫-仓库”模型

弗洛伊德首先否定了自恋的性倒错(同性恋)性质,而将自恋定性为普遍的“对自我保存本能的性欲的补充”,然后他提出了研究“原始自恋”和“常态自恋”的目标。但原始自恋是隐蔽的,分析工具的粗糙使我们之前只注意到力比多的对外投射,而忽视了“原始自恋”的存在。那么怎样才能发现原始自恋的存在呢?弗洛伊德另辟蹊径通过对妄想型痴呆(paraphrenics)的病理机制的考察去反向推论“原始自恋”的存在。

在《论自恋:导论》中,弗洛伊德回到“退行”问题,他指出在包括癔症和强迫性神经症在内的转移性神经症(transfer neurosis)中,也存在力比多从外部撤回,退行的力比多转向了记忆或幻想中的客体,他们实质上是使用幻想的客体替代了真实的客体。但与之相对的是,在妄想痴呆中,力比多撤回主体,却没有投注于幻想的对象,“在妄想痴呆中,从外部对象退回的力比多会发生什么变化?……撤回的力比多转向了自我(ego)”。[6]122

在这个前提下,弗洛伊德再次讨论了妄想痴呆的“自大狂”问题,他指出“自大狂并没有创造任何新的心理过程,它只是对之前既已存在的心理结构的放大和病态表现”[6]122,即病态自大狂是对某种原始心理状态(儿童和原始人天性中的原始自大狂)的放大和再现的继发过程(secondary one),然后他用这个结论反推原始自恋:“所以这可以引导我们去理解自恋问题,在对象贯注减少中生成的自恋,其实是一个继发过程,它是对因各种影响而混沌不清的原始自恋之上的叠置。”[6]122弗洛伊德的逻辑是这样的:原始自恋是一个缺席的在场,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它,所以我们通过对病态自大狂的反向推论,推测出力比多从外部对象退回而产生的病态自恋,其实是对先前既已存在的“原始自恋”的再现,进而推定“原始自恋”的存在。“于是我们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存在一个对于自我的原始力比多贯注(original libidinal cathexis),随后这个贯注的一部分投射到了对象之上,但其基础部分依然保留了下来。它和对象贯注的关系,就像变形虫的身体和它伸出去的伪足的关系一样。”[6]133对于“原始自恋”的这个变形虫比喻形象地概括了弗洛伊德的中期自恋理论:原始自恋始终存在,只有一部分力比多投注于客体,而大部分力比多继续聚积在自我之中。

在1915 年的《性学三论》第三篇《青春期的变化》增补的一节“力比多理论”中,弗洛伊德有一段类似的论述:“当它从对象撤回之后,便进入了一种特定的紧张的悬浮状态,最后又返回自我(ego),再次成为自我力比多……自恋或自我力比多如同一个大仓库,将对象力比多贯注送出去又收回。对自我的自恋力比多贯注,是在童年早期就形成的原始状态,虽为力比多的扩散所掩盖,但仍在幕后保持原色。”[3]55这里,他用“仓库”来比喻原始自恋,“仓库”和“变形虫”的比喻贯穿于其后弗洛伊德一系列关于自恋的讨论中。

在1917 年的《精神分析导论》第26 讲中,弗洛伊德再次重复了对自恋的变形虫的比喻:“我们对自我力比多和对象力比多之间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印象,这个印象可以借助于动物学方面的比喻进行解释。要知道最简单的生物由一团未分化的原形质组成。它们常借所谓的‘伪足’向外伸张;并且能够使自己重新缩成一团。这些伪足就好像是力比多投射到客体之上,而大多数的力比多则仍然聚积在自我之中。”[1]245同样在1917 年弗洛伊德的另一篇论文《精神分析路径中的一个困难》中,我们也能看到这个变形虫比喻,1940 年的《精神分析纲要》的第一章第二节“本能理论”中,弗洛伊德又一次重复了这两个比喻。

自恋即对自我的力比多原始贯注是普遍的和原始的现象,有了这种过程,才会有对象选择的发生,而在对象选择后,自恋也不必完全消失,这个思想从1914 年提出一直延续到1940 年,这是弗洛伊德成熟的自恋理论,可称之为“变形虫-仓库”收放模型。这里“原始自恋”可以说是对早期“自恋-力比多阶段论”假设更为精确的论证和描述,而对“原始自恋”的投射和收回的论述,则引出了“继发自恋”问题。

(二)常态自恋(normal narcissism)与继发自恋(scoendary narcissism)的几种结构

正如“原始自恋”的发现必须借助病态自大狂情结的理论折射,研究正常状态中的“常态自恋”亦或“继发自恋”(力比多撤回自我)依然要部分地借助病态研究的方法,弗洛伊德一再强调病理过程是对正常心理现象的变形和夸张。弗洛伊德首先举例指出生理性病变的痛苦,会使我们把所有兴趣和性趣都从外部世界撤回,将全部的注意力专注于自身的病变器官之上。其次他指出“疑病症”(hypochondria)其实是自体性欲的再现,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原本都是快感区,可以感受性兴奋,当力比多返回自身以后,这些器官的所谓病态感觉,不过是性兴奋的一种变形,就像生殖器受到性刺激之后的生理变化。在弗洛伊德的大范畴中,这些从外部撤回到自我的力比多过程,都可以算成是“继发自恋”。

而“继发自恋”在普通人的正常状态下表现为“常态自恋”,它主要体现为对象爱中的“自恋型”选择模式:它包括自我欣赏(self-contentment)、同性恋、对自己孩子的高估以及自我理想。弗洛伊德首先修正了《性学三论》的对象爱选择类型是母亲及其替代者的判断,提出在这种“依恋型”(attchment)模式外,还有第二种类型,就是以自我为爱欲对象的选择模型,而这种模型可以归结为“自恋型”模式。他指出每个人都拥有两种类型,人最初有两个性对象,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养育自己的女人,在随后的发展中,一部分人会始终坚持自恋型的选择标准。这些自恋型的人所爱对象包括如下几方面。

1.现在的自己——“自我欣赏”,弗洛伊德认为“冰山美人”的“自我欣赏”是通过对原初自恋(original narcissism)的强化来对社会性约束进行补偿。

2.过去的自己——“同性恋”,可参见《达·芬奇童年的回忆》的论述。

3.曾经属于过他的人——孩子,弗洛伊德指出一些女性可能没有对自己的身体进行高估,但她们会对自己的孩子进行高估。父母还会将自我投射于孩子之上,父亲希望儿子成为英雄,而母亲则希望女儿嫁给王子,这其实是“父母被现实压抑的‘永恒自我’在孩子身上的复活,并找到了安全保障”[6]131而已,这也是自恋的一种常态表现。

4.未来的自己——“自我理想”。

自恋不但是对自己身体的固着,也是对人格的固着。弗洛伊德认为在成人那里早期的自大和早期自恋(infantile narcissism)消失了,但它们没有全部变成对象爱,其保留在体内的部分被转变为理想自我(ideal ego)。

这样弗洛伊德就勾勒出了一幅更加完整的基于“变形虫-仓库”收放模型的自恋图式:人们在婴儿时期存在着一个“原始自恋”,到了对象贯注时期,这个原始自恋被终结并被遗忘,但人们无法放弃自恋状态的自足和美好,又不断地通过各种“继发自恋”的方式寻得自恋状态回归。

(三)《自我与本我》中的补充类型

1923 年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第三章“自我和超我(自我理想)”中提到一种新的“继发自恋”模式:人们可以通过“认同作用”将性对象纳入自己心中重建,比如一女孩模仿她的父亲的动作,或者恋爱中的人会模仿爱人的一些习惯和动作。这种情况其实是自我“把自己作为一个恋爱对象强加给本我……它说:‘瞧,我这么像那个对象,你也可以爱我’。”[7]130弗洛伊德将这种由于认同作用而进入自我的力比多也称为“继发型自恋”,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常态“继发自恋”的第五种类型。弗洛伊德在其后进一步描述了这个新的补充类型:“这似乎表示自恋理论的一种重要的扩充。最初,所有力比多都是在本我中积累起来的,而自我还在形成过程中,或者说它还很不健全。这个力比多的一部分被本我释放出来,成为性欲的对象-贯注,于是,现在日益强大的自我就试图获得这个对象力比多,并把自身作为恋爱对象强加给自我。自我的自恋因此就被看做是继发的,是由于力比多从恋爱对象身上撤回而获得的。”[7]141这个补充看似是弗洛伊德对原有的“自恋阶段论”和建立在此之上的“变形虫-仓库”模型的颠倒:在早期的结构中,力比多从本我出发,到达自我后,再到达对象。现在变成了力比多直接从本我出发,到达对象后,再重返自我。其实“自恋阶段论”和“变形虫-仓库”模型讨论的是原始力比多指向对象的过程。而《自我与本我》中提出的基于认同机制的补充结构,表达的是“继发自恋”的力比多返回过程。弗洛伊德在后一种情况中并没有否定“不完整”的自我获得力比多的可能,这两种路径其实是一个有交叉的叠置关系,而不是颠倒的关系。所以笔者将弗洛伊德在1923 年做的这个补充,作为对《论自恋:导论》中提出的“变形虫-仓库”模型的一个补充,而不是作为独立的新理论。

四、自恋理论的结构主义视角——作为本能辩证转换结构轴心的自恋

弗洛伊德在《论自恋:导论》中确立了自恋理论的成熟模型之后,在1915 年的《本能及其变化》中,又从本能的辩证法角度赋予自恋一个新的功能视角。《本能及其变化》的主要内容是对《性学三论》第一篇“性变态”问题的继续讨论,特别是主被动性角色的辩证转换问题。这种对角色转换的辩证方法论此前也出现过,比如《性学三论》中关于受虐狂不过是施虐狂的对象选择转向自我的判断,以及在后来的《达·芬奇的童年回忆》中同性恋是将自己认同于母亲的角色,再以童年的自我形象为模型寻找爱对象的思想。而在《本能及其变化》中弗洛伊德用结构功能的辩证法集中讨论了“施虐狂-受虐狂”、“窥视癖-暴露癖”之间的主被动转换以及“爱和恨”的内容转换问题,与此前不同的是,他将这种辩证转换明确为一个加入了“自恋”轴心的固定结构。

首先在虐恋问题上,弗洛伊德主张没有原始的被虐狂,被虐狂是原始施虐欲望的变形结构,这个变形经历了三步:

1.施虐狂以别人为对象,进行攻击(A 虐待→B);

2.施虐狂放弃外部对象,转而以自己为对象,自己虐待自己(A 虐待→A);

3.再用一个他者替代主体地位的自己,使自己完全变成虐待对象(A’虐待→A)。[8]151

其次在窥视癖-裸露癖的对立状态中也可以分出同样的三个阶段:

1.看作为指向外在对象的范畴(A 窥视→B);

2.放弃外部对象,将窥视本能转向主体自身的一部分,于是在转向被动的同时建立了新的目的——被别人看(A 窥视→A);

3.引进新的主体,展示自己以让他看(A’窥视→A)。[8]152

在两种情况中,阶段2 都是继发的“继发自恋阶段”:即“自己爱/虐/窥视自己”。我们会发现这个“继发自恋”阶段是本能辩证转换中起决定作用的功能结构:主体元素A 通过自恋实现了主体到客体的位移,使它成为三个阶段诸多元素中唯一内容保持不变、未被舍弃或为他者替换的元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本能辩证转换的自恋轴心,围绕着它构造起整个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结构性转向。

弗洛伊德通过进一步分析窥视欲的“预阶段”,更加明确了自恋的这个结构轴心功能。弗洛伊德认为窥视欲与施虐欲有所不同,其一开始并不直接指向对象,而是“起初是自体性欲的:它有对象,但这个对象是主体自体的一部分。只有到了后期,通过比照这一对象才以他人身体的类似部分所替代——进入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可称为“预阶段”,将预阶段纳入结构,模型就变成了:

弗洛伊德进将这个“预阶段”定义为“自恋阶段”:“在自我发展的早期阶段,性本能旨在寻找自体性欲满足,我们已经习惯于把它叫做‘自恋’,但却从未就自体性欲与自恋的关系做过探讨。此后的问题是,窥视本能的预阶段(即主体的自我变成窥视对象)必须归类为自恋,并被描述成一种自恋形式。主动性窥视本能由此发展而来,它将自恋抛之脑后;相反,被动型窥视本能却固着于自恋对象。施虐狂转化为受虐狂同样意味着对自恋对象的回归。在这两种情形下(暴露癖和受虐狂),自恋主体通过认同机制,被一个外在自我所替代……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更普遍的结论:本能的转变(本能转向自我主体,主动转换为被动)依赖于自我的自恋部分,并打上了自恋的印记。”[8]154

将“自恋”作为本能辩证转换的结构轴心,是弗洛伊德对自己自恋理论的一个应用,它并没有构成对“变形虫-仓库”收放模型的替代,弗洛伊德在《本能及其变化》之后的作品论及自恋时依然坚持使用“变形虫-仓库”收放模型,但作为功能结构之轴的自恋,其理论意义决不能低估,它预示着一种非常重要的转型。1915 年的《本能及其变化》中作为本能辩证转换结构轴心的自恋已不再是一种朴素力学模型,而进化为一种带有明显结构主义特征的结构功能模型。1923 年的《自我与本我》中的基于认同机制的补充结构,可以说是在内容上延续了这种转型,弗洛伊德基于认同机制提出了“自我是对象的沉淀物”的思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后来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镜像阶段”理论的滥觞。

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的总体图式大致描绘如下:人们在婴儿时代存在一个“原始自恋”阶段,它介于自体性欲和对象爱阶段之间,通过将整合起来的力比多贯注于自我,完成了对自我统一性的整合。但在随后的对象爱阶段,力比多投注于外部对象,原始自恋便隐匿了。但自恋情结没有消失,在此后力比多一直力图以各种方式从外界对象重返自我,以期回到曾经自足的自恋状态,于是便产生了各种“继发自恋”。其中有些是病态的,比如:自大狂、同性恋、疑病症等;有些则是常态的,比如:自我满意、溺爱孩子、理想自我等。自恋不仅仅是对自我身体的高估和性贯注,同时也是对自我人格的高估和固着,伴随性贯注而生的是心智自恋、思想万能以及自我理想化等“非性自恋”。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总体上被困于古典的力比多理论模型之中,主要突出其性意义,对非性自恋的心理机制探讨有限。但在他后期精致而复杂的本能辩证转换的结构分析中,明显表现出了结构主义的思想萌芽,由此开启了精神分析由古典通向现代的大门。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导论[M]∥弗洛伊德文集:第4 卷.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

[2]弗洛伊德.达芬奇对童年的回忆[M]∥弗洛伊德文集:第7 卷.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

[3]弗洛伊德.性学三论[M]∥弗洛伊德文集:第3 卷.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

[4]Freud.Phycho-analytic Notes on An Autobiographical Account of A Case of Paranoia[M]∥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Londou:General Books LLC,1972:2430.

[5]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弗洛伊德文集:第8 卷.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

[6]弗洛伊德.论自恋:导论[M]∥弗洛伊德文集:第3 卷.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

[7]弗洛伊德.自我和本我[M]∥弗洛伊德文集:第6 卷.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

[8]弗洛伊德.本能及其变化[M]∥弗洛伊德文集:第3 卷.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58.

猜你喜欢
性欲弗洛伊德本能
本能的表达与独特的个性
逆本能
逆本能
吉米问答秀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一切从食欲及性欲开始
关于性欲的故事
男人性欲强烈也是病吗?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