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子县煤矿开采对民生影响的现状分析

2015-04-23 19:03胡锦辉
中国扶贫 2015年1期
关键词:井田煤矿影响

胡锦辉

摘要:

2014年12月初,我开始策划这次研学的全部内容,在保证准备工作(专家访谈等)的同时,与调查地点的相关负责人建立了联系,进而得到了一系列完成论文所需的材料。在专家的指导下,我完成了本篇论文,其内容包括对题目的陈述,背景的描写,调查的手法,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对于问题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一、背景

中国是目前世界煤炭生产的第一大国,年产量占全球的50%,约40亿吨。长期超负荷生产煤矿破坏地下结构,使土地塌陷。一方面,土地塌陷使得表面的植物无法生存;另一方面,部分农作物因此不能存活,使得赖以生存的农民失去了经济来源。

二、目的以及研究方向:

本调查报告对山西东部的一个矿井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意在通过衡量矿井带来的利益和其造成的损失,对煤矿将来的发展提出建议;同时反映一般煤矿开采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基于分析资料提出一些注意事项。

三、调研方法

本研究报告通过四种方法来收集资料:查阅相关文献、与当地负责人进行交流、实际勘测受影响地区各项数据资料和专家采访。

在整个调研过程中,文献提供给了我调查地点的总体概况,让我有了有针对性的全面理解。

我采访的专家,也是我的指导,他对煤矿这方面的问题有十分宝贵的见解,这对整个调研的完成起着关键的作用。

与当地负责人和村民进行交流,我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避免了资料虚假的风险,提高了数据的质量,使整篇文章有针对性。

四、初期调查:

为了获得具体的数据,我对当地的村干部和煤矿负责人员进行了采访,记录并且整理了收集到的数据。详细情况如下:

4.1地理位置:

该煤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井田南北长约10.7-13.8km(千米),东西宽约5.8 km(千米),面积71.3946km2(平方千米)。

4.2井田概况:

本井田为主、采3#煤层,其意思为该地下有多层的煤,而被人为开采的是第三层。煤层和煤层之间有土和岩石相隔(如图)。

3#煤层的平均厚度为5.65m(米)。

3#煤层地质资源储量537.34Mt(百万吨),可采储量235.19Mt(百万吨)。

矿井设计能力为3.0 Mt/a(百万吨/年),服务年限为60.3a(年)。

该井田2011年正式投入生产。

塌方耕地面积约为1882941平方米。塌陷深度平均为1m,最深处可达2m。

4.3有关当地煤矿工作人员:

目前公司共有在册职工1819人,实行人才储备和培养发展战略,其中中专及以上学历924人,占50.8%;大专以上学历629人,占38%。

4.4对与当地居民的影响:

影响农民500户、2000人左右。

4.5有关经济方面:

受到地陷影响的作物基本上为玉米。根据对当地农民的采访记录,每667平方米(一亩)玉米的平均产量为1750斤。根据多年数据的平均统计,一斤玉米售价在0.5元。

根据对当地井田负责人的采访记录,一吨煤矿一般售价在500元。

而毛利(扣除工资、设备、损耗等成本)一般为250元/吨。

而纯利(扣除各种税,如所得税、增值税等)平均为100元/吨。

五、资料及现状的分析

5.1理论方面:

为了更好地理解采煤造成的地陷所带来的危害,我和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了探讨,以下为采访记录的总结:

采煤会造成地下大面积的空洞,其空间上方的土壤和石砾会在引力的作用下缓慢下沉。加上地底煤矿的不规则性,最地表的土壤会由平整逐渐变得凹凸不平,渐渐贴合空缺空间下的表面。所以,从物理的角度讲,原本种于地表的作物的根会偏移原来的位置,互相交缠,甚至部分根茎露出地表。结果作物无法正常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枯萎死亡。下图为受到地陷影响的作物:(长草的区域)

另一方面,地下的空洞也会损害植物赖以生存的地下水系,造成严重的水流失。由于地下形成了广域的不规则空洞,其上方的地层会不均匀地弯折,进而产生裂缝。这样人为对作物进行灌溉或者下雨时,水分无法在植物的根茎区域存住并继续下渗到更深的区域,会造成植物的缺水。不仅如此,根据当地农民的描述,在近地表的区域,存在一定量的地下水流。如果煤矿开采加剧,该地的相关水系将遭到破坏。流水会下渗到更深的空洞区域,不能继续滋养上方的植物根茎。因此,大量的农作物会进一步受到影响难以生存。下图为受到地陷影响的地下水系示意图:

5.2细节分析:

关于未来影响方面,该井田为2011年投入生产。到2014年,在3年的时间内全部井田的2.6%造成了地表的塌陷。按照这个速度以及煤矿的服务年限,大约在未来的60年内整个井田的地上土层下陷面积将会扩大20倍,达到最大值37658820平方米。依照调查结果,在3年内,耕地塌陷188241平方米,共计损失玉米4940250斤,折合成人民币为2470125元。依照这个发展趋势,预计对于农作物(玉米)的影响最终会逐渐发展到每年损失98805000斤,折合成人民币为49402500元。不仅如此,由于井田覆盖区域包括公路,以及村民住宅,最终损失的一定会超过预期范围。下图为地陷造成的房屋以及公路的损毁:endprint

不仅如此,除了物质上的直接损失,地陷还会对当地居民造成更深远的影响。

依照调查资料,目前的地陷程度影响了500户村民,按照平均一家四口的算法,一共约2000人受到影响,其经济源—玉米的种植受到打击,最终他们可能失去维持生计的收入来源,不能靠卖作物赚钱。而且,依照这个速度,在未来的60年内,可能将有10000户农民受到影响,40000人陷入困境。长子县总人口数为350000人。换句话说,一个井田最终可危及一个县八分之一的人口。

5.3 其他隐患:

当一个井田枯竭时,受影响的不仅局限于当地的生活。由于失去了煤炭的来源,设备会被废弃,在井田上班的工人会失业,将近两千人和他们的专业技术将面临荒废的危机,而且没有受过其他技术培训的人将难以适应接下来的生活。地方则失去农耕这一重要的经济来源。可以说,不计后果地开采煤矿,最终会引来当地经济体系的崩溃。

除此之外,地陷造成的损伤难以恢复。就人为填坑这种解决办法来讲,并不现实,主要原因是现代科技难以实现,并且成本难以计算。而自然恢复这种方法也不现实,其主要原因是速度过慢,其原理是借助地壳的运动和侵蚀、风化的影响,逐渐把地底的坑洞填满。但是,地壳的运动速度是极其缓慢的,肉眼难以观测。就该井田的情况来讲,恐怕需要数百、数千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没有办法等那么久。

六、结论及建议

6.1是否可放弃煤矿开采?

不可能,根据背景介绍,中国是世界产煤大国,产量高达世界产量的40%,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占总量的70%。如果放弃煤矿,不仅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上千万的技术人员也会失业。这样,地方经济体系会被破坏,社会也会变得不安定。

6.2可能的解决方案:

依据资料及现状分析,采煤造成的地陷逐渐破坏耕田,并造成房屋和道路的开裂、下沉。因此,地方政府应在合理的情况下,加大勘煤力度,尽可能把井田建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以此降低社会成本。总之,不能为了眼前利益影响未来发展。

6.3其他建议: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里发展迅速的类型,为了获得能源,各地采煤的频率必将持续上升。但人们往往容易被利益蒙蔽,忽略了这种做法对当地人员未来生活的影响。所以地方政府应做好或呼吁相关企业做好预案,以此来解决生活被采煤影响的工人、农民的各种问题,并采取措施协助培训工人和农民多种用于维持生计的技术。这样,在现存经济体系受损后,失业人员可以及时避免由于结构性失业带来的隐患,社会趋于稳定。endprint

猜你喜欢
井田煤矿影响
关于大平井田煤层缺失带成因的探讨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晋煤成庄井田煤储层特征及其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
株柏井田岩浆岩侵入煤层规律的探讨和在找煤开采中的应用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
孟津井田山西组沉积环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