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15-04-23 17:24马丽文
中国扶贫 2015年1期
关键词:刘永富精准工作

马丽文

匆匆一年,与扶贫有关的大事很多,在新思想、新政策、新部署的支撑和推动下,扶贫开发工作交出了精彩答卷。岁末甫至,又添大事。2014年12月22日至24日,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

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扶贫工作,安排部署2015年工作,研究了新常态下的扶贫工作。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刘永富出席会议,做了题为《锲而不舍抓改革 戮力同心补短板》的工作报告并作总结讲话。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范小建出席会议,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郑文凯主持全体会议,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蒋晓华、司树杰、欧青平、洪天云出席会议并主持分组讨论。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扶贫办,有关省市协作办,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门和国务院扶贫办机关各司,直属事业单位、归口管理社团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刘永富指出,这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意见》的第一年,是精准扶贫的启动之年,更是社会扶贫的创新之年。这一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全面部署,各地各部门和各级扶贫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扎实工作,狠抓落实,扶贫工作在新的起点上高位推进,机制创新取得突破,重点工作全面开展,片区规划顺利实施,社会扶贫开创新局面,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减少1000万以上贫困人口的任务可以实现。

通过学习总书记、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学习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刘永富强调应从三个方面提高认识:

一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扶贫开发是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绝不能妄自菲薄、未富先骄、未富先懒。

二是扶贫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要有进一步坚定深化改革、狠抓落实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新常态下的扶贫工作既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又有不少难得的发展机遇,扶贫工作必须锲而不舍地抓好落实,要有新理念、新思路,采取新办法、新举措。

扶贫是贫困地区工作的重中之中,是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性质、地位、作用、方针、任务不变,目标不变,但是抓落实的理念、思路、措施、办法、工作方式、思想作风必须要转变。

结合当前的扶贫工作和会议讨论情况,刘永富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三个必须”,即必须要认真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必须锲而不舍地抓好扶贫机制改革和重点工作落实。

在常规举措之外,会议特别强调了建档立卡工作,这是精准扶贫的基础,也是各级各部门落实扶贫优惠政策的基础,意义重大。

刘永富说,建档立卡工作政策性强、系统性强、技术性高、精准性高、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各地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据初步统计,全国共动员乡镇以上干部约80万人,省市县三级共开展培训5000多期,培训人员64万人次,投入经费5亿多元。在近10个月的时间里,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基本完成了贫困识别和数据录入,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

刘永富强调,精准扶贫是系统工程,是战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底数不清,方向不明,指向不明,很难扶到真贫上。建档立卡问题轻一点看是数据质量,重一点看是责任心,是能力问题。建档立卡的数据是基本的数据,贫困户瞄不准,对不起老百姓。他要求,一把手必须要亲自过问,亲自抓,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年打下基础,二年巩固完善,三年规范运行。

扶贫如何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做好扶贫工作,不仅事关全党工作的大局,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质量和真实性。刘永富认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在扶贫,这是政治责任,是党的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扶贫攻坚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把重点工作抓在手上,把党和国家的政策实惠落在贫困群众的身上。

针对2015年的扶贫工作重点,刘永富强调了七个方面:

第一,关于建档立卡。在抓好2013年度建档立卡基础数据核查的同时,要做好2014年度数据采集工作,包括采集扶贫需求、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帮扶成效等方面的内容,争取在明年第一季度完成。此外,还要继续抓好信息化建设,抓紧推进业务管理子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对扶贫资金项目、各项重点工作以及贫困人口脱贫返贫情况的动态管理。总之,建档立卡工作要进行倒查,挤出水分,夯实基础,用好成果。

第二,关于驻村帮扶工作。干部驻村帮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党的政治优势的重要体现。25号文件印发实施后,各地积极建立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在原有包村干部、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等工作基础上,按照每个贫困村都要派驻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要有帮扶责任人的要求,积极派驻工作队,基本实现贫困村的全覆盖。

干部驻村帮扶既是实现精准扶贫的管道,又是培养锻炼干部的平台,是双赢的机制,既帮穷人,又锻炼自己。驻村干部肩负着提高基层扶贫工作能力、宣传扶贫工作方针政策、组织动员群众、落实扶贫重点工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等方面的任务,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对干部驻村进行规范,既要管理,更要激励,要带着感情关心驻村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扶贫生力军、催化剂作用。

第三,关于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新常态下扶贫开发的基本方略,是扶贫工作治理能力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体现和要求,既涉及到片区,又涉及到村到户;既涉及专项扶贫,又涉及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要提高针对性、有效性,集中资源帮助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下一步精准扶贫会有很多方面的重点工作要抓,主要有实施片区规划的精准、到村到户的精准、专项扶贫的精准、行业扶贫的精准、社会帮扶的精准。对于十项扶贫工程,各地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以“10+X-Y”的方式选择实施,切实把扶贫政策实惠落实到特定人口、具体人口身上,使扶贫资源传递精准化、使用专业化,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努力提高扶贫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第四,关于改革创新。扶贫机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扶贫工作发展的动力。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狠抓改革措施的落实,要改变传统观念、思维习惯、工作方式,帮扶要变保姆式为教练式,改变给钱给物、包办代替的老做法。

第五,关于社会扶贫工作。当前,社会扶贫工作要特别注重细化、实化帮扶内容,改进帮扶方式,提高针对性、有效性,使帮扶工作更加精准,更有成效。同时,还要对帮扶成效进行考核评估。各地要采取措施,搭建平台,提供服务,进一步鼓励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重要作用。

第六,关于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是扶贫工作的生命线,是扶贫工作的底线,事关贫困人口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要完善以结果为导向的扶贫资金分配机制,把资金分配与工作考核、资金使用绩效挂钩,加大按扶贫成效分配资金的比例。要探索与精准扶贫相适应的资金使用机制相结合,资金使用要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提高针对性,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要继续建立与项目审批权限下放相匹配的资金监管机制,强化省市监管责任,明确省市县乡村各级工作职责,细化监管重点。要创新公开透明的扶贫资金监督机制,坚持和完善扶贫资金公告公示制度,到村到户的资金项目一般应公示公告,充分发挥农户、社会和舆论的监督作用,要逐步实现扶贫资金项目信息化管理,或者引入第三方监督。

第七,关于总结扶贫经验。我国扶贫开发事业成就举世瞩目,国内外高度认可,创造了很多成功经验,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需要认真总结,宣传推广和借鉴。总结经验,发现典型,主要目的是学习借鉴、大力宣传,要通过解剖麻雀式的研讨,总结一批经验、发现一批典型、推出一批先进。一方面加强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激励改革创新;一方面向社会宣传,唱好主旋律,凝聚正能量,讲述中国扶贫好故事。

猜你喜欢
刘永富精准工作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2018年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再减1000万以上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不工作,爽飞了?
精准扶贫二首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