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结构、劳动力市场特征与就业

2015-04-24 23:10唐时达巴曙松刘睿侯敬雯
江淮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金融结构就业

唐时达+巴曙松+刘睿+侯敬雯

摘要:本文使用1999—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结构、劳动力市场特征以及两者的交叉作用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市场主导型融资比例的提高有促进就业的作用,银行集中度的提高对就业水平造成负面效应。(2)劳动流动程度与就业水平呈正比。(3)当劳动流动程度趋低时,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就业;当劳动流动程度趋高时,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就业。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正在从二元经济的模式转向新古典经济的模式,劳动流动程度大幅提高,而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仍以间接融资为主。因此,为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降低间接融资比重偏高的不良影响,我们要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市场主导型融资在金融结构中的比重。

关键词:金融结构;劳动力市场特征;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2-0016-008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www.jhlt.net.cn

*基金项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点基础领域研究课题“国际经济金融结构研究”

作者简介:唐时达(1983—),湖南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国农业银行博士后,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互联网金融、金融风险管理与劳动力市场;巴曙松(1969—),湖北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与金融市场监管。

一、引 言

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不是决定就业水平的唯一因素。金融发展领域的大量实证文献表明,金融市场对就业有着显著的影响。金融深化提高了金融资产收益率,降低了实际利率,因此推动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从而增加就业。金融发展对就业水平有直接和间接双重效应:直接效应在于金融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会根据市场导向作出合理的战略调整,创新出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吸纳更多的劳动力;间接效应在于金融发展通过发挥其资金融通的功能,推动不同行业的成长,促进产业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带动就业增长。

最新的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相互作用对就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相关的理论研究认为,金融市场的不完全对就业水平有不良影响,而影响程度则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在这一领域,大多数的实证研究侧重于考察劳动需求的因素,并采用微观数据考察金融市场对劳动需求的影响。然而,采用宏观数据对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就业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较少,而关于中国方面的经验研究则仍是缺失的。本文的研究对此是一个补充。

当前,正是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时期,而中国金融结构也在迅速调整,故研究中国金融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特征对就业水平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借鉴Donatella、Christophe & Anne-ga?觕(2012)的研究,采用中国1999—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就业水平。研究的目的在于:第一,考察金融结构、劳动力市场特征对就业水平的影响;第二,考察金融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特征的交叉作用对就业水平的影响。

二、计量模型、变量选取与研究方法

(一)计量模型

为考察中国金融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的相互影响对就业的作用,本文借鉴Donatella、Christophe & Anne-ga?觕(2012)的研究设立如下计量模型:

lnEi,t=c+?琢i+vt+?字·lnlabori,t+?啄·lnfini,t+

?酌·lnlabori,t·fini,t+?渍lnCVi,t+?着i,t(1)

其中,Ei,t是就业率,?琢i是省际固定效应,vt是时间固定效应,?着i,t为残差项。labori,t为劳动力市场特征指标,fini,t为金融结构指标,labori,t·fini,t为劳动力市场特征指标与金融结构指标的交叉项,用以考察金融结构与劳动力市场特征的交叉作用对就业的影响,CVi,t为其他的控制变量。我们使用的是中国29个地区(1)1999—2012年的数据。数据的来源如下:各省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各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各省上市公司的IPO、SPO、配股增发和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等来自相关年度的Winds数据库和《中国金融年鉴》,其他的数据均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市的经济统计公报。

(二)变量选取

1.就业水平指标

本文所采用的就业水平指标为各地区就业人数与其总人口的比重,数据来源为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2.金融结构指标

已有文献普遍认为,“金融结构”一词指的是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在金融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在这类文献中,金融结构被分为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这一定义被林毅夫(2009)、贾玉革和李健(2005)等学者称为“狭义”的金融结构。“广义”的金融结构则包括金融工具的结构、金融机构的结构和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等。

本文重点考察“狭义”的金融结构。因此,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反映金融结构:市场主导型融资结构和银行主导型融资结构。直接融资比例(M-finance)变量反映了市场主导型融资结构,银行集中度(B-finance)变量反映了银行主导型融资结构。

关于市场主导型结构指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划分标准,债券和股票为直接融资,杨俊和王佳(2009)认为在中国地区金融数据缺失严重的情况下,非金融机构的融资结构是一个相对较好的表达市场主导型程度的指标,并在其实证研究中用债券和股票的规模/总融资规模对市场主导型结构指标进行度量。本文借鉴其做法,用债券和股票的规模/总融资规模来度量市场主导型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4—2012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猜你喜欢
金融结构就业
美国金融结构变迁对我国启示的研究
制度安排视角下的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
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探究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金融结构视角下的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分析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