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新增万亩设施菜种好

2015-04-27 16:02余中伟等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江夏区蔬菜基地种菜

余中伟等

导读:武汉江夏区系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区县之一。2013年,江夏区紧抓武汉市新增7万亩设施蔬菜基地项目契机,新建了万亩设施蔬菜大棚,建设规模、扶持力度为历来之最。如何把新增设施蔬菜基地种好是农业主管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产业链中关键的一环,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为谁种”、“谁来种”、“种什么”和“怎么种”四个方面思考。

余中伟,武汉市江夏区农业局,430200

冯国民,通信作者,武汉市江夏区农业局,

江夏区纸坊中兴街29号,

电话:027-87952852

郑彬,张耀,刘成平,江夏区农业局

收稿日期:2014-09-14

2013年,新增7万亩(4 667 hm2)设施蔬菜基地纳入武汉市“十件实事”之一[1]。作为武汉南菜园的江夏区将承建约900 hm2。6月13日,《武汉市新增7万亩设施蔬菜基地项目推进会》在江夏成功召开[2],掀起了设施蔬菜基地大投资、大建设、大发展热潮。在火热抓设施硬件建设的同时,如何把新增设施蔬菜基地种好是农业主管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产业链中十分关键的一环。应重点从“为谁种”、“谁来种”、“种什么”和“怎么种”四个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1 明确“为谁种”

这是从思想上、定位上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新建万亩设施蔬菜基地既是为菜农建的,也是为市民建的。设施基地重点是为武汉市民菜篮子服务的,即“服务城市,致富农民”。市民的菜篮子需求就是广大菜农的努力方向、奋斗目标。

2 落实“谁来种”

江夏区新建设施蔬菜基地均由农业企业具体承建,而申报承建的农业企业大多是涉足农业不久或由其他行业转行而来的,有资金,但有种菜经验的人员较为缺乏。结合区情农情,主要可依靠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2.1 引进一批种菜大户

优先从区内引进一批种菜大户充实到新建设施蔬菜基地,园区企业要做好水电路渠、生产临时用房、产品配送、品牌上市等配套服务,采用租金等优惠或激励措施,为种菜大户引得进、留得住、种得好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2013年,力争每个千亩以上设施蔬菜基地引进种菜大户50户以上。

2.2 培育一批家庭农场

2013年,家庭农场首次进入中央一号文件,并明确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3]。家庭农场可在工商部门进行登记,因其有法人身份、权责明确、经营规范,在申报项目和享受政策支持上比一般大户要占优势。家庭农场是培养职业农民的重要摇篮,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支重要主力军。通过项目支持、政策激励、技术帮扶等途径培育一批家庭农场,通过1~2年努力,力争每个千亩以上设施蔬菜基地培育蔬菜家庭农场10个以上。

2.3 聘请一批种菜能手

引进种菜能手,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如在该区凡华农业园一期蔬菜基地引进的部分种菜能手就是成功典型。引进的种菜能手刘竹青夫妇二人一共租了0.53 hm2菜地,共计16个钢架大棚,常年收入达20多万元。

3 谋划“种什么”

3.1 保障快生菜

武汉市是个大都市,而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民市民化步伐加快,蔬菜需求是刚性需求,蔬菜消费呈刚性增长。快生菜生长周期短,如凡华农业园芽苗菜工厂化生产,播种芽苗菜最快7天可上市[4]。在保障鲜嫩农产品均衡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近年来,极端灾害性天气如冰冻雨雪、旱涝灾害频繁,给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设施蔬菜基地种植快生菜在抵御自然灾害、抗灾自救、恢复生产和平衡菜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增万亩设施基地中,常年设施快生菜基地不低于133.3 hm2。

3.2 扩大优势瓜菜

结合武汉市民消费习惯和江夏区种植现状,稳步扩大茄果类、瓜类、豆类、绿叶菜类等优势蔬菜和名优西甜瓜等瓜类种植,新增设施基地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33.3 hm2以上。

3.3 适度发展特色菜

根据自身销售渠道,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适度种植一些新奇特及野菜新品种,如苦苣、紫背天葵、樱桃番茄、香椿、马齿苋等,以满足市民菜篮子多样性需求。

4 解决“怎么种”

4.1 善种“品牌菜”

市民对蔬菜质量安全备加关注,十分敏感,安全放心是基本要求。区农业行政执法部门会同工商部门切实加强对辖区农资市场的整治监管力度,开展放心农资下乡入村活动,营造销售放心农资、使用放心农资的良好氛围。在蔬菜种植环节,从播种育苗到收获上市,全程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从生产源头上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支持引导设施园区申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标志,组织引导园区企业牵头注册商标,争创名优蔬菜品牌,提高园区蔬菜产品的知名度、竞争力。

4.2 巧种“淡季菜”

结合武汉实际,采用“春提早、夏遮阳、秋延后、冬保温”思路,充分利用和彰显设施菜园的人工小气候,周年生产,均衡市场供应,丰富市民菜篮子,鼓起菜农钱袋子。种植技术比较成熟的有早熟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苋菜、竹叶菜等,一般可提早15~20天上市。夏遮阳种植的小白菜等快生菜,能有效减轻高温暴雨、病虫为害等不利条件影响,保证产品品质。

4.3 勤种“科技菜”

“种好一半收”,选好适销对路的设施蔬菜品种十分重要,不同的栽培季节所选品种也不尽相同。如早春黄瓜在主要商品性状满足武汉市民消费习惯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耐低温弱光的品种。茄子基本都选用紫色或褐色的长果形品种,而绿皮圆球形的则少见;冬春莴苣则选用较耐寒的品种,夏秋莴苣则选用耐热耐抽薹的品种。

“三分种,七分管”,设施蔬菜投入大,必须精细打理。适期定植、温湿度控制、施肥种类、施肥时期、施肥量、整枝打杈、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调控等等都是技术活,对种菜技能要求较高,农技人员应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农业部门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及现场观摩等方式引导园区科技种菜。

4.4 多种“立体菜”

一是根据不同蔬菜种类生长习性及对光照强度要求的差异,合理搭配形成立体种植,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土地产出率,江夏区已经摸索出的有苦瓜(丝瓜)与薯尖、竹叶菜、苋菜等立体间套作种植模式[5]。二是将传统爬地生长改为垂直向上生长,如利用吊蔓或搭架引蔓技术用于礼品西甜瓜、小型南瓜、中小果型冬瓜等立体栽培模式,增加种植密度、改善产品商品性状,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唐良智.武汉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R].武汉:武汉市人民政府,2013.

[2] 江夏区农业局.全市7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江夏召开[EB/OL].http://www.hbagri.gov.cn/tabid/64/InfoID/65814/frtid/1045/Default.aspx,2013-06-18.

[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3/content_2332767.htm,2013-12-31.

[4] 彭鹏,董义忠.蔬菜新贵芽苗菜高调“驾到”[N].楚天金报,2012-08-24(15).

[5] 冯国民,郑彬,万兴华,等.薯尖与苦瓜的立体高效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08(12):24.

猜你喜欢
江夏区蔬菜基地种菜
海底能种菜?
农谷三安模式 蔬菜基地大白菜喜获丰收
参观曹家桥蔬菜基地
种菜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初级中学德育工作掠影
浅析“菜篮子”工程建设之“喜”与“忧”
现场
扶好“素质”管好“规范”—— 武汉市江夏区学前教育优质发展经验
自种菜,更安全?
重塑城管新形象——记武汉市江夏区城管委主任范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