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在高校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2015-04-28 07:33魏燕陈海平许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2期
关键词:师生课程课堂

◆魏燕 陈海平 许乐

作者:魏燕、陈海平、许乐,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教育技术(325006)。

在目前的校园里,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与可移动性正广泛而深入地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云技术在教育当中的应用,产生了新的学习形式——移动学习,它为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创造了条件。移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必将成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已经成为目前教育应用研究的热点。

1 “移动学习”与“翻转课堂”概述

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在数字化学习(E-Leaning)之后产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移动学习的研究开始于1994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WirelessAndrew研究项目,它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设备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移动学习从研究目的来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将移动学习推向市场,多用于培训;另一类由教育机构发起,立足于学校教育,试图通过新技术来改善教学、学习和管理[1]。目前,移动学习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利用它随时、随地、随身和短、平、快的特点深入开展应用研究非常有必要。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又称为“颠倒课堂”,起源于美国林地公园高中,而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较新,始于2011年。它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进行转变安排,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指导者,学生在课堂外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引进行个性化的主动学习[2]。在翻转课堂中,将重新规划课堂时间,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点,主要靠学生在课堂外来学习相关知识点,在课堂内主要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更加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2 移动学习在高校翻转课堂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高校师生特点分析 高校师生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强,对新事物、新技术充满兴趣。同时,高校师生当面交流的机会相对高中较少,需要通过某种更加便利的方式来搭建师生互动的桥梁,而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刚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有利于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拓展与延伸[3]。由此可见,基于高校师生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和互动需求,需要将移动学习引入高校翻转课堂中。

教学可行性分析 拥有智能移动终端是开展移动学习的基础。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智能移动终端功能在不断增加且费用在不断下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必需品,普及率很高,说明开展移动学习的关键设备已经具备。同时,大学的学习内容广、课程多,教师在课堂讲授相对减少,学生自学时间大量增加,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可以利用移动学习的优势,打通师生之间的课后交流、教学答疑和学生交流等环节。因此,从大学生拥有移动学习工具、大学学习自主性强和高校课程强调主动学习等特点分析,移动学习在高校翻转课堂中应用已具备良好的教学基础。

技术可行性分析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在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无线网络建设已成为数字化校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完善和无线网络接入成本的下降,进行移动学习的手机APP开发难度也在不断下降。从目前的技术层面分析,已经具备将现有的教学资源与即时通信技术、移动Web技术相结合来开展移动学习的条件。

3 具体的应用设计

具体的设计以探索强化师生互助,打破教、学孤岛,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索学习创新型教学模式为宗旨[4],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结合即时通信(IM)技术和移动Web技术来探索虚拟课堂——“云课堂”的建设。师生通过建设完成的移动APP可以实现教学答疑、“师生”即时交流、“生生”互助学习,最后通过数据分析,提出有利于课堂教学创新的高校教育教学建议。以下是本文构思的“云课堂”的具体应用设计思路。

提出“翻转云课堂”移动学习模式 结合移动技术的便捷性、云技术的快速性和低成本,构建“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的互动学习移动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探索一种新的移动学习模式——“翻转云课堂”模式。结合高校不同专业与课程的特点,将传统课堂进行延伸,增加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资源共享,强化虚拟课堂的应用,根据教学闭环原则实现教与学相互作用。

移动学习平台建设 结合即时通信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来建设学习平台,学习平台分为移动端和网络端两部分。移动端主要通过IM技术和移动技术以“云课堂”移动APP的形式呈现,主要以教师和学生用户登录进行互动;网络端主要是教师进行数据维护和数据分析,可以通过asp.net结合数据库技术来实现数据服务功能。具体的建设流程如图1所示。

教师可以通过登录教师端APP,以任课班级为单位或者以课程为单位来建设IM群,通过与学生的即时交互为学生答疑解惑,并且可以在回答课程中回应学生提出的疑问。学生可以通过登录学生端APP,加入相应的IM群,还根据需求组建群,同时可以与老师、同学进行即时交互,通过移动平台的课程资源,形成自主探究的“云学习”。网络端主要由教师进行应用建设,教师可以在网络端设置课程知识黑板报、问题、课后作业、微课资料构建虚拟课堂,并对系统数据进行设置,对系统基础数据进行维护,同时可以对交互的数据进行分析。

在高校课程中的应用 本文提出的基于移动平台“云课堂”的移动学习模式,主要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拓展在翻转课堂中加以应用,着力加强师生、生生的即时交流和移动式课程资源的建设。因此,这种移动学习模式在高校课程中的应用具有通用性。以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应用为例进行介绍。

图1 移动学习平台建设描述

1)教师进行“云课堂”平台操作。教师通过账号和密码登录“云课堂”APP后,可以看到学生的提问和互动会话记录,同时数据实现网页端与APP的同步,教师可以看到按照课程、班级建立好的IM群(图2),可以进入群与学生进行互动,也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相应的群组。另外,在“云课堂”模块中,教师可以在网页版后台登录设计课程黑板报、课后作业和教学资料等,同时在APP中可以直接回复学生的提问。

2)学生进行“云课堂”平台操作。学生通过账号和密码登录APP后,可以看到教师与大家的互动(图3a),同时可以看到课程或班级的IM群,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设立相应的群,可以在云课堂课程资源中查看课程黑板报、教学资料和课后作业(图3b),可以向教师提问(图3c)。

图3

3)教师后台进行数据处理。教师可以登录后台,设计电子商务专业相关课程的黑板报、课后作业和教学资料等,可以查看师生之间的交互数据分析,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度等的分析,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后台进行数据处理的界面见图4。

图4 移动学习平台后台界面

4 总结

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研究的热点,但移动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学习模式还很年轻,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尝试阶段,目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总体来讲,移动学习是在传统学习的基础上与移动技术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移动学习思考探索一种创新的学习模式,必将成为传统课堂的拓展与延伸,对翻转课堂教学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傅健,杨雪.国内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十年瞰览[J].中国电化教育,2012(7):36-40.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3]秦学礼.移动学习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和对策[J].计算机教育,2013(10):97-99.

[4]韩爱学.“云课堂”: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6):79-80.

猜你喜欢
师生课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