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守规矩成为共同自觉

2015-04-29 00:44苗利明
党的生活·青海 2015年3期
关键词:执法者规矩党风廉政

苗利明

“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提出了纪律建设的明确要求,指出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着力方向。我们必须牢记党员身份职责,必须坚决服从组织决定,绝不能各行其是、讨价还价;必须严格请示报告制度,绝不能遮遮掩掩、瞒而不报;必须自觉接受各方监督,绝不能我行我素、独断专行;必须切实维护公平正义,绝不能公私不分、与民争利。这应成为全省党员干部共同遵守的标准尺度、令行禁止的基本准则。

规矩是每个人都不能忽略的办事章法和行为准则。对同家公职人员立规矩自古有之,如西周时期的《六计》、秦代的《量吏律》、汉代的《刺史六条》、晋代的《察长吏八条》、唐代的《六察法》、宋代的《监司互察法》、元代的《察司体察等例》、明代的《宪纲事类》、清代的《钦定台规》等。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往往是从不守规矩开始的。近些年,有些干部走向腐化堕落,受到党纪同法的制裁,从根本上看都是不守规矩的结果,不遵守党和人民立下的规矩,在不该伸手处伸了手。“有些干部连一些基本规矩都不讲,毫无制度意识、毫无敬畏之心,缺乏为官做人的起码底线,口无摭拦,随心所欲,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干。”这是习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针对当前某些党员干部缺乏规矩意识而及时敲响的自律警钟。

我们不缺少规矩,而是缺乏对不守规矩行为的惩戒。我们不缺乏对不守规矩现象的认识,而是缺乏一种良性的保障机制。往往是不守规矩的人得好处,守规矩的人吃亏。长此以往,规矩就显得可有可无,形同虚设。长此以往,公信力将丧失殆尽。

做好青海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健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机制,保持查处腐败问题高压态势不放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管控靠规矩。懂规矩、按规矩办事是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行为准则,要学会用规矩、用制度来提高治国理政能力。自觉用程序规范权力、约束权力,还要督促和支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要认真遵守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养成按党的规矩说话办事的习惯。古今中外,无论职位高低,“人人都要守规矩”是民众的普遍渴望,也是规矩顺利推行的基础。

言行守规矩。党员干部要懂规矩进而守规矩,自觉置身于规矩之下。真止把讲规矩当作一种责任,决不能逾越章法,蔑视制度。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积极主动,该自己干的工作,积极主动去干好,对既定决策部署,不折不扣,一抓到底,决不允许敷衍应付;该自己配合的工作,不遗余力地配合好,不推诿不扯皮。要有一种孜孜以求、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扎扎实实地干好各项工作,坚决做到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

用权讲规矩。执法者尤其要守规矩。“其身不止,何以止人?”执法者不但要勇丁承担起自己的职责,还要站得止、立得直,及时纠止“不止义”的行为,不能老让守规矩的“老实人”吃亏,让不守规矩的“不老实”的人赚便宜,这是执法者的职责、义务,否则就是失职、渎职。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和追求。领导与群众的区别就在丁领导手中有决策权、指挥权、管理权。有权之人不讲规矩,权力越大,危害越大。领导用权,必须有政策依据,有止规程序,不能凭个人好恶随意而为。要着力加强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将所有行政权力纳入清单,实行“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阳光操作,规范运行,严格监督,失责追究。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按规矩办事处事成事,这应该成为各级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新常态。

猜你喜欢
执法者规矩党风廉政
“按规矩办”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执法者当成为守法的标杆
新来的主任“立规矩”
粤人吃饭讲规矩
环境执法者如何做到尽职免责?
循乎规矩 本乎天然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三不”与“三无”
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