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评课要尊重和发挥科组长的地位与作用

2015-04-29 07:42胡爱民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研员架构意见

胡爱民

苏霍姆林斯基说:“尽管校长有各种各样的工作,但应当把听课和分析课摆在首要位置”,“听课和分析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作为一校之长,必须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听课之后一定要评课,评课一定要充分尊重科组长的地位,切实发挥科组长的作用。

一、 校长评课要充分尊重和发挥科组长的学科专业理解力

校长都有自己的专业学科,在听、评本专业的课时,校长有底气。但是,作为一校之长,不能仅仅局限于听、评某一个学科的课。纵然校长对其他课程都努力地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即使教育教学的道理是相通的,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校长对于自己专业之外的其他学科实在无法像科组长那样有精深的专业理解。那么,在听课、评课中,为了能够准确地理解上课教师教学设计的意图,弄明白教学目标是否妥当,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校长要充分尊重和发挥科组长的学科专业理解力,及时地和科组长进行深入的沟通,向他们请教和学习。这样就可以避免校长说外行话、瞎指挥,避免在和老师沟通时出现谬误和笑话。

二、 校长评课要充分尊重和发挥科组长的学科专业地位和作用

对于教师而言,有三个人是指引自己专业成长的关键人物。其一是自己的师父,其二是自己的科组长,其三是本学科的教研员。对于学校而言,科组长就是学校的学科教研员。科组长的教学理念、专业水准和教学水平等直接影响到学校学科教师的水平和成长,影响到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科组长是学校学科教师思想的旗手、行动的榜样、前进的领头羊,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指导者、引领者和推动者。学校必须树立科组长的专业地位和专业权威。基于此,校长评课需要充分地尊重和发挥科组长的专业性指导和意见,充分地和科组长进行交流和讨论。

三、 校长评课要充分尊重和发挥科组长在教学管理架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任何一个学校都有其自上而下的管理架构和通畅的管理层级关系。学校一般都有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校长听课之后,越过分管教学的领导,直接去和上课教师进行沟通,这样无论是从管理架构还是从管理层级来说,都是不合适的。合理的顺序应该是上课教师向听课的各位教师虚心地听取意见,向自己的科组长听取意见,如果有学校中层、分管领导听课的话,再去虚心听取意见……如此各方面的意见都会得到,当然这需要教师自己非常谦虚好学。这些专业性的意见对于帮助教师成长是非常有用的。听课后,校长需要主动地反馈自己的想法,指引教师的成长,但一定不能越过科组长,因为他们的意见更专业,他们更接触一线,更了解情况。这需要校长既要有维系学校顺畅的管理关系的水平,又要掌握好指导教师的方法和艺术。

四、 校长评课要充分借助科组长之口来宣传自己的教学理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组长就是“最后一公里”。课堂教学中,科组长往往是教学能力最强、教学效果最好的;班级管理中,他们往往是最受孩子欢迎、最令孩子们信服的;教师群体中,科组长常常是能力最强、号召力最高的……学校的任何活动中,科组长的执行力往往关系到活动最终的成败和成效如何。校长都有属于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看法和主张,那么该怎么传递、怎么落地呢?要和科组长进行沟通,并达成广泛的一致。校长在评课时,结合听课过程中的点滴,与科组长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除了对本节课的优劣得失进行点评之外,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教学理念、主张准确而清晰地传递到科组长那里,进而传递到学校最前线、最基层的地方。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信、失真,确保校长的教育教学理念能如臂使指地落实下去。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教研员架构意见
基于云控平台雾计算架构的网联汽车路径控制
评“小创”,送好礼
做慧眼识珠的教研员
苦练内功强素质 务实求精促发展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评“小创”,送好礼
图解《意见》明晰要求
VIE:从何而来,去向何方
企业架构的最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