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字在胸,意在笔先

2015-05-04 02:46周维红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范字读帖笔画

周维红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识字与写字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长期以来,识字、写字教学的指导一直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识字教学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而写字是对识字的巩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然而现阶段写字有效教学在误区中渐行渐远,教师往往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仍不能行之有效。在写字教学中,教师的范字、字帖是学生写好字的根本。学生观察分析范字、字帖的过程被称为“读帖”。临写的质量取决于读帖的透彻,感悟的深刻。读帖经常被比喻成学习书法的水之源、木之本。而写字教学的“读帖”是指学生在写前对目标字静心观察、细心体味,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做到“成字在胸,意在笔先”。现在很多学生在写字时往往是看一笔写一笔,写出来的字整体性不够,多数字是散架的,因此指导学生有效地读帖十分有必要。它是识字、写字的基本,是写字教学有效开展的关键。

只有看清了字的笔画,对字的间架结构进行分析,注意长短、轻重、间距、角度等方面后,才能对要写的字有清晰的印象,做到“成字在胸”。 有效读帖充分调动学生的口、眼、脑,使直观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这样,临帖才更加有效。有效读帖过程还能为师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方法,提高自己的写字水平。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读帖呢?

一、有效读帖,注重方法指导

低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汉字,对汉字的间架结构、笔画形态还不是很清楚,只有模糊的形象认知。学生只是走马观花,东看看西看看,读帖过程没有一点效果。这时,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

(一)整体欣赏,勾画轮廓

为了杜绝现在很多学生看一笔写一笔的毛病,必须先引导学生树立起整体观,从大入眼。我们中国的汉字是方块字,可以按结构划分为左右、上下、包围、独体四大类。汉字还表现了我们中国人的美德——谦让,有左窄右宽、上短下长等。有了整体的感知,学生的脑海中就勾画出字的大致的轮廓,不至于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如“满”“临”是左右结构,不是上下结构。

(二)细致分析,凸显特征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说:“察之尚精、拟之贵似。”整体欣赏只能了解大概,学生的认知还是笼统的,不容易发现字与字的差别。再加上汉字字形复杂,笔画变化丰富,使学生很难把握。因此,在教学中,我用多种方法细致分析,凸显汉字的特征,便于学生记忆。

1.比字形,形近字区分,关注细微之处。在教学“己”、“已”和“巳”时,笔画都一样,区别在于竖弯钩的起点不同。如果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得出结论,只是老师讲,不对比,学生肯定印象不深,出现混淆。反之,让学生比一比,找出不同之处,学生的积极性立刻提高了,表现欲望也强了,效果就比较好。

2.找规律。虽然每个字都不一样,但是还是有共同点的。每个笔画、每个偏旁组合在一个字中是非常和谐的,上下左右,互相呼应。如左右结构的字有左右相背或相向的;上下结构的字有上压下或下托上的;左中右的字各部分均分,又窄又长的等等。通过找规律,学生的目光更敏锐,观察能力能得到较好地训练。

3.看范字,仔细观察笔画。教师在写范字的时候,学生仔细观察,看看哪个笔画长,哪个笔画短,哪个笔画最难写,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字的笔顺、间架结构、主笔位置等。观察越仔细,印象越深刻,进而达到从眼中有字到心中有字的地步。

4.合理想象。想象能帮助我们记忆,更好地把握字的特点。如“马”“鸟”等字,我们在脑海中想象“马”的样子,头不宜过大,身体不能太小,所以竖折折钩不能写得太窄,我们写出来的字要像真马一样强壮。

(三)归类记忆,整合特征

为了更好地记住汉字,归类记忆是一种好方法。聚散为整,将单独的字按一定的规律排列,使学生温故知新,有效读帖,常读常新。如辛字旁作为左偏旁的字(“辣”“辩”“辫”“瓣”),辛的最后一笔竖变成了竖撇。羊字旁作为左偏旁的字(“羚”“羟”),最后一笔竖也变成了撇;作为羊字头时,竖不出头(“羔”“姜”)或变成撇(“着”“差”),而且变宽了。

二、有效读帖,关注氛围营造

有好方法,未必能写出好字,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有效读帖的基础。

(一)营造“乐学”氛围

只有学生自己愿意学,喜欢学,才有可能练出一手好字。教师在引导读帖时可以创设情境,比如带着大家去汉字王国做客;可以用多媒体动画引入,字以动画的形式出示;可以做游戏,偏旁或笔画搭配等,使学生乐此不疲。

(二)营造“宁静”氛围

为了更有效地读帖,学生必须拥有一个宁静的氛围,静利于思考,静利于观察。写字是一件“细活”,学生在练字过程中要戒除浮躁、好动的心理,静心写字,达到“书法能使人致静”的效果。通过写字训练,学生会逐步体会到“宁静致远”的意境。

(三)营造“认真”氛围

“认真”是儿童自觉性、自制力强的表现,为了练好字,为了书写整洁美观,学生必须自觉地反复练习。一人这样做,人人这样做,学生才能更持久地坚持下去。有效读帖贵在认真,贵在持之以恒。

三、有效读帖,注重及时评价

评价是学生写字水平提高的动力,鼓励性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客观纠正错误的评价使学生少走弯路。消极的评价只能伤害学生的自尊。而教师的评价也不能像字条似的,仅仅只是从笔法、结构两方面入手。当学生在读帖时有一点发现,就应该表扬,而且要及时。及时的表扬是有效读帖的推动力,使学生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读帖也会越来越有效。

总之,“成字在胸,意在笔先”的有效读帖不仅要重视方法的指导、学习氛围的营造,还需要及时地评价等。写字教学是一项持久而艰巨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争取把这传统瑰宝——中国书法艺术延续下去,发扬下去。endprint

猜你喜欢
范字读帖笔画
光明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学好书法,重在读帖和临帖
小学硬笔书法课堂教学模式刍议
间架练习指导(二)
——纵横错落
读帖浅谈
一笔画
读帖三式:欣赏·分析·记忆
“读帖”不误习字功
——论“读帖”的功用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