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Ms_EEPO探究式教学思考

2015-05-04 06:58黄启联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对话

黄启联

【摘 要】2010底年,我校引进孟照彬教授的MS-EEPO有效教学模式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感受和振奋人心的喜悦。通过将近四年的学习和实践,我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受。MS-EEPO有效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授受式教学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形式,是“个性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声”。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式,MS-EEPO探究式教学并不仅仅是指师生之间单纯的讲解和接受,它更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个性的挖掘和肯定,使学生在学习中展示自己个性的风采,开发学生的灵性与智慧,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MS-EEPO探究式教学 巧设问题 群体互动 对话

在“探究”日渐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存和生活状态的今天,一种较完整的现代教学理论——探究教学理论也正在逐步形成。作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历史学科的教学应如何更好地在MS-EEPO有效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呢?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在MS-EEPO模式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可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

一、以文为本,让学生与教材深刻对话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让学生解读历史文本——教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探究式教学强调的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马丁语)。这就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亲历文本,对话教材,对教材进行独立性地带自我意识地阅读、分析,并在全身心地体验品味中获取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见解,通过教师巧设问题探究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为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感觉、理解和评价教材,实现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平等对话。

(一)创设情景,巧设问题,激发学生与教材探究对话的兴趣

在MS-EEPO中实施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由“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向“导着学生走向教材”转变,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巧妙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对教材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尽量创设各种情景,巧设各种问题。引导学生融入教材。通过提问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去研读课文,探究历史。

(二)引而不发,让学生在与教材的对话中解决问题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索,常有创新,因此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通过与“探究对话”解决问题。首先让学生读出教材中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然后通过四人小组进行分组讨论探究,在规定的时间里各小组讨论得出很多的认识,并且在各小组里呈现,最后由老师指出学生回答的亮点和不足。接着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再次形成四人小组从不同角度去探讨问题,直至最终找出答案.。

二、群体互动,展开激烈而平等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这句话恰恰也道出了在MS-EEPO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的特征之——在MS-EEPO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是创造的、生成的教学。MS-EEPO探究式教学理论认为,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醒,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并在同他人的对话探究中促进新的意义的创造。因此展开师生间的直面沟通,学生与学生间的生生互动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了,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和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加以积极地引导和恰如其分地肯定。

三、张扬个性,让学生与历史自由对话

在MS-EEPO有效教学模式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它强调要“充满了把学生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的情怀”“要把学生培植成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心理的现代人”,更何况让学生学会自学,自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适时开放时空、创造情境、巧设问题,利用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感悟自由地与历史人物展开对话,与同学之间展开对话。总之,要多渠道地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够释放自己情感、展现自己个性的平台,这不仅会使学生在学习情感上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而且会使他们理解到更多的为什么,从中我们也会发现有太多的意外和惊喜。

MS-EEPO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民主和平等的教学,一种沟通和合作的教学,一种创造和生成的教学,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地尊重和发挥。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引发了笔者对以下两方面的思考:

第一,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肩负着“传道, 授业,解惑”三大重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常以权威者和社会代言人自居,以长者的身份自居,要求学生绝对地服从自己。在这种理念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只能是一种僵化的、冰冷的、机械的关系。由于师生之间缺乏真正地探究和对话,也就谈不上理解,更谈不上精神上的交融,学生永远是被动者,而这反过来又阻碍了教学任务的更好落实。在教学理论走向探究和对话的时代,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不仅是教学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需了。“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还教学一个本真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你——我”的关系。在MS-EEPO有效教学的探究式教学中形成的“你——我”关系中,师生双方都作为整体的、独特的个人而相遇与交往,在相互探究对话与理解中接纳对方,正如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所说:“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及学生式教师…… 这里没有谁教谁,也没有自己教自己,只有从头到尾在相互地教”。

第二,在教学中要注意几个误区:一是认为探究即是浪费时间,在探究中对话浪费时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其实在MS-EEPO有效教学模式中的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要能够巧设问题,让学生的探究在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下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思想个性的挖掘。二是认为课堂探究对话无法掌控整个教学的课堂。这里存在一个问题,那就需要我们不能单为探究而探究,为了对话而对话,而需要我们老师巧设问题,让我们的学生在主题之下,生成出更新颖而富个性的思考与认识,否则课堂就会走向形式主义。三是认为探究的目的是取得一致同意。这是一种偏见。因为探究对话不是为了消除差异,排除异己,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珍视差异,观点的不同正说明问题的复杂性,说明探究的必要与可能。从本质上说,探究的目的是求同存异、协调发展、寻求真知。诚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的“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探究之后的对话是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途径。

总而言之,在MS-EEPO有效教学模式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符合时代的精神。在时代潮流面前,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我们应及时把握时代气息,改进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双方相生相长,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良好的素质。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话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