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2015-05-04 06:58冯志刚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培养交流

冯志刚

【摘 要】口头交际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培养口头交际能力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引发情感,拓展思路,搜集素材,创造生活情感;勇于交流,展示自我,互动交流,增强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评议,培养交际习惯和能力;总结口语交际,巩固事情要点,为写作作准备;让性格内向和不善交际的学生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口头交际能力。

【关键词】口头交际能力 培养 交流

交际是人们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任何人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交际。尤其是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交际面的日益扩大,交际频率的日益加快,交际的效率更高,交际的观念和方式也不断改变。因此,掌握交际的一些原理和实务,就成为了现代人的必需。这就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而每个人只有通过社会化过程才会获得社会性。如何让学生乐于交际,善于交际,在学生之间双向互动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口语交际兴趣,引发情感

首先老师发挥主导作用,老师既是口语交际的倡导者又是口语交际者。老师以导入的最佳艺术形式,进行开场白,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几句美妙语句,勾画出口交际的目的、内容,提出令人遐想的问题。如《童年的回忆》这一课。老师有激情地叙述:童年是一幅画,画中有我们的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场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童年也是一坛成年老酒,让我们回味无穷,难以忘怀。童年的哪些事会把我们带回如昨天一样往事的回忆,说不定我们从在祖父的园子看老牛吃草等会联想到童年的生活。创设情景,进行口语交际。

二、拓展思路,搜集素材,创造生活情感

口语交际的素材来源于丰富的生活。生活能为学生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交际素材。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零距离互动,深入各小组,启发诱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打开学生记忆的大门,让学生想一想自己玩耍过的地方,经过的场景,这会让他们兴奋不已。说的时候要按一定顺序说出事情的经过,做到胸中有数。

三、勇于交流,展示自我,互动交流,增强口头表达能力

老师转换角色,以听众的身份,加入到小组交流的学生中去,成为学生的伙伴,进入交际情境。其间随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童年的傻事、趣事。如,生甲:“我过年时偷喝爸爸的白酒。” 生乙:“我偷看母鸡下蛋。”生丙:“我为小鸡接生。”生丁:“我用清水淘盐。”大家以表演的形式,声情并茂具体形象的说出了事情的经过。

四、组织评议,培养交际习惯和能力

小组交流时,让学生用心倾听、真诚合作,要求大家在表现自我的同时要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述,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并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还可以就听到的情况作以补充,取长补短。小组长对本组的发言进行评议,评议着重围绕是否有条有理展开,同时是否恰当运用文明用语、肢体语言,也要予以评价,从而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五、总结口语交际,巩固事情要点,为写作作准备

小组长与老师互相配合,汇报总结。汇报交流好的,予以鼓励,如总结语:童年充满了纯真和情趣,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令人难忘和留恋。我们在记忆中搜寻这些素材,想象中重温了那如梦幻似的快乐时光,这节课我们走进了童年,展现了童年多姿多彩的生活。老师重点板书,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为写好《同年的回忆》打好基础。

六、让性格内向和不善交际的学生动起来

有些学生不善言谈与交际,常常处于一种孤独寂寞的状态之中。更有些学生,在自己最亲近的人(如父母、好友等)面前能说会道、滔滔不绝,表现得很自如。但是到了一些特殊环境,特别是在自己的老师、生人、优秀的异性面前,大众场合等,就哑口无言,不自在、紧张和脸红,尽管他们迫切想改变自己,渴望与别人接触、交流,更希望被他人接纳、肯定、尊重、赞赏,这些学生,我们在生活中可经常试着主动和他们聊天,陪他们玩耍,让他们的心晒晒太阳。使他们主动加入集体之中。

总之,口语交际课要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深挖学生潜力,张扬个性,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交流&イベント
交流&イベント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