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5-05-04 07:02李闯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语文思维高中语文教学

李闯

【摘 要】高中语文学科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更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使得学生可以深层次广泛了解语文知识,增加学习的兴趣,以此促进教学进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强化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语文思维 创新思维培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目标。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有针对性地优化,对学生渗透创新思维培养,有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许多高中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开始改变以往的单一灌输方式,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启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思考创新之门,逐步培养他们的语文创新思维能力。

一、语文思维及其特点

思维是人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通过对记忆中储存的表象,概括和推理预见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发现原来未曾发现的东西。语文思维是指在语文学习中得到的信息,及时进行思考、探究,并结合实际给出自己的见解,并且可以适当有度地进行创新。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劣等的教师只是奉送真理,而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就指出教师的职责不只是向学生灌输、传授知识,让学生弄懂并记住前人的经验和结论,而且要教会学生思考,交给学生一把探求真理、认识世界的钥匙。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针对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探知、吸收上更进一步地理解、提升。思维能力综合了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为一体,进行深度地总结,是一系列人脑活动后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其代表着思考者的智力水平,但是这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提高的。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能力锻炼,师生要多方交流,不断地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加工,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使思维主体的意识不断优化,不断地在“聚合——发散——聚合”的碰撞过程中推向高潮和深处。由此可看出语文思维的几个特点:

(一)交流性

师生在课堂上针对某些语文知识会进行不断地交流探讨,思维能力最终会通过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在师生间进行信息的交换,其中可能一致、互补,或者存在分歧,但是最终会使得思维不断调整,得到最优解。思维的交流性,会使学生深入挖掘知识,思考的空间更为广阔,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再狭隘,是非判断能力会有所提高,

(二)广泛性

人的想象能力是天马行空的,同样,语文思维的另一特点就是广泛。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文化知识的程度不一,教育形式的多样,会引起各种不同的思考反馈。古今中外,社会、家庭、学校、理想、道德、情操、伦理、政治、经济、法律、美学……凡语文教学中所涉及的东西,几乎无所不包。由此,不同的学生会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教师需要结合教材的内容,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敢于接受部分创新思维。

(三)渗透性

语文课堂从来都是一个智慧火花迸发的地方,教学内容一般都有较强的语言美、结构美、形象美、意境美。所以,当教师以真挚热烈的情感指导学生分析、比较、理解、消化和欣赏文章时,思维的形式正悄悄地渗透进了学生的心灵之中,就如蒙蒙春雨,在春意融融的美景之中,丝丝入土,滋润着花草树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思维的意义

现代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过于依赖书本,没有创造性,只是接收知识,而不能将知识及时吸收转换为自身的能量。在毕业之后,步入社会之时,往往不能有效运用到学习到的知识。现在的很多高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只是单纯地应付,真正发自内心地去学习思考的极少,而这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语文思维的培养在教育改革上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也是大势所趋。而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可以改善一味灌输的形式教育,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了解语文,喜欢语文。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总结能力、判断能力等,使他们不断调整改善自身。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创新思维的途径

(一)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改变观念

高中语文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必须改变自己的观念,摒弃陈旧的教师万能的教育观念,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高中语文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对学生以启发引导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在一种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自由、自主地学习。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唯有高中语文教育者改变教育观念,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自由地探索知识,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教师的素质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努力提升自己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首先,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认真研究教材,设计科学的有助于学生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方式。其次,高中语文教师还要发扬创新精神,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中语文教师就需要掌握创新的思维与方法,鼓励学生自由地发挥个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第三,高中语文教师要提升自己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还应该学习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与心理健康。

(三)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需要建立在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学习与探索的基础之上,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尝试。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指导学生进行自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不但是教学与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创设一种开放的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情景,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中语文教师就要开展各种活动,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渗透和培养。语文教师不能只是利用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尝试一些新的体验,使学生在全新的环节中去尝试和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但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还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从而实现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荣.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2]姚民治.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思维高中语文教学
注重人文关怀点燃生命之光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