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四放手”

2015-05-04 07:04黄钟雅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放手素质教育教学质量

黄钟雅

【摘 要】激发儿童探索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在解决问题中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应立足学生,善于放手,抓住学生学习的最佳时机,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充分的空间和充分的选择权,努力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探索的精神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各种素质都获得培养与提高。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学质量 放手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是当今社会的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各种素质都获得培养与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放宽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应广泛地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使知识技能的学习不仅成为素质形成的基础,而且成为素质培养的过程。具体的,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四放手”。

一、相信学生,敢于放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更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解决或通过合作解决一些问题。如果不相信学生的这些能力,课堂中是无法放手的,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相信学生,敢于放手,为全体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这个“台”搭得要大,四周不能有“漏洞”,教师应该像听众那样仔细倾听,抓住关键点进行点拨,为学生的表演“加油喝彩”。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可让学生用六根小棒随意分成几堆,然后按各自分得的情况用加法算式的形式口述,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分类。板书时,把1+5,5+1,2+4,4+2,1+2+3,2+3+1,1+3+2,2+1+3,3+1+2,3+2+1,写在左边;把3+3,2+2+2,1+1+1+1+1+1写在右边,以示区别。引导学生观察,着重让学生说说右边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然后进一步问:这两组算式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突出第二组相同的加数连加)接着提问:“像这样相同的加数连加的算式还有吗”?每个学生都争着发言,在学生兴趣正浓的基础上,师问:“谁能用算式表示100个2连加?”此时,学生仍然充满信心,争着表现自己。教师指名演板,当写出一大串2时,下面的学生开始议论起来,这时教师追问:“你们是不是觉得太繁琐了?想学一种能表示100个2连加的简便方法吗”?就这样,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乘法的意义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教学,教师“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二、立足学生,善于放手

教师要有目的地放手,在备课时要立足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素材,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目标和情感意识。学生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很容易产生兴趣,如果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还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就不但能激趣,而且还能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例如,在学习了“认识人民币”的知识后,我设计了一次"今天我当家"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双休日当一回家,配合好家长给孩子准备好一些钱,让孩子自己给家里购买一些蔬菜和水果,让孩子亲身体验生活,进一步认识和熟悉人民币,并且初步学会怎样使用人民币。如果学生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则能更好地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在解决问题中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应立足学生,善于放手,抓住学生学习的最佳时机,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充分的空间和充分的选择权,努力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探索的精神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造机会,乐于放手

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机会,对于深化、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尤为重要。每个公式、法则的推导,每一解题方法的确立,教师应在方法上引导,在关键处点拨,绝不能把学生的思维控制死,要放手让他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可能的条件下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例如,我在教完“认识钟面”后,出示一道巩固题:在钟面上画出4:55。结果全对的同学不多,怎么办?我采用让学生在展现自我中求知——学生教学生的方法。首先,我把普遍出现的错误归类、板书。随后,请一位同学上台在黑板上的钟面上画出4:55。再请位“小老师”讲讲上面画得对不对?错在哪里?为什么?怎样改?为什么?"小老师"一上台,同学们可激动哪!他们讲的讲、问的问,全体同学都有了展现自我的机会。“小老师”精彩的讲解,同学的追根问底,不但使学生愉快地学到知识,而且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要创造每一个机会,乐于放手,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在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之间架起桥梁,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互学互励的课堂气氛,从而达到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四、教师要精心组织,巧于放手

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组织能力,一个完美的教学设计方案固然重要,但并不代表一定能取得高效的结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精心地组织教学活动,巧妙地安排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探索创造的空间,促使他们去探究、去创新。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非常规的开放性问题,引导他们多思多问,教会他们善于打破常规去分析、去思考,从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总之,相信学生是放手的前提,立足学生是放手的保证,创造机会是放手的方法,精心组织则是解决放手的形式。只要我们每位教师在课堂上能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兴趣定会高涨,教学效果也会大幅度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放手素质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浅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放”与“不放”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