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环境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的现状与反思

2015-05-04 07:11牟玉清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新课程新课改生物

牟玉清

自甘肃省2010年秋季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至今,本人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已有四年多时间。现就新课程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期进一步改进和提升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能力,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并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积极参加新课改的培训和学习,对新课程的实施满怀信心,充满期待

2010年暑假和2011年暑假,我校全体生物教师连续两次参加新课程《国培计划》的远程培训,具体学习了生物课程背景及课程理念,在教学中如何把握课程内容的变化,落实课程目标——生物学概念教学等理论知识;认真观看了朱正威等专家的教学视频片段。2012年本人又参加了全省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期间研读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方案(实验)》,人教版《生物教师培训手册》及相关书籍和培训教材,详细听取和记录了新课程专家对新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观摩了其他省市一线专业教师的精彩授课。学习和培训使我深受鼓舞,让我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充满期待。

二、组织和实施新课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迷茫和无奈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面对新课程内容的变化和结构的调整,感到使用教材和组织课堂教学的难度加大,施教过程中感到有些困惑、迷茫甚至无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驾驭教材

新课程教材和旧教材相比较,教材内容的难度加大了,学生探究活动增加了,增加了许多科学史的内容;同时对课程的结构也做了相应地调整。面对这一变化,有多年高中生物教学经历的本人在备课和组织教学方案时总觉得不适应而需要下大气力学习和调整。

(二)组织教学

1.课时紧张,在特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难度大。

新课程要求高中生物(理科)完成五个模块(其中三必修两选修)的教学任务,由于在高二年级开始开设生物课程,高三年级要高考复习,实际的教学时间为一学年,用一学年完成五个模块的教学课时很紧张。又由于中考生物成绩所占比例很少,白银市中考生物成绩仅占总分的二十五分之一,所以在绝大多数初中,生物仍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副课而不被重视。学生生物基础知识的欠缺又加大了在特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的困难度。

2.教法运用中,存在有些教法生搬硬套、流于形式的倾向。

新课程“面对全体学生、注重探究式学习”理念的落实,在实际教学中虽然借鉴了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比如用“导学案”教学、“高效课堂”建设,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但有流于形式的倾向,别人用起来很有效的方法自己去做却有些生搬硬套的感觉,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条件制约

实验课教学设备不足和多媒体设备不足严重制约着生物实验教学和现代教育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已在《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见《素质教育》2013第4期)一文中有比较详细的论述。但在现实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学校仅高一年级的教室有多媒体设备,在高二年级才开设的生物课几乎没有用多媒体教学的可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问题确实让教师苦恼而无奈。

三、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改要求,提高新课程环境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能力

(一)不断学习、反思和总结,是提升教师自身业务能力,提高新课程环境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能力的首要条件

学习生物学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21世纪生物科学在飞速发展,新课程渗透部分生物科学的前沿知识。要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如写教后记是一条非常有效的提升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的途径。要学习和运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加以完善,从而能熟练运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重视教材和《课标》的有效结合,提高整合教材的能力,是提高新课程环境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能力的必备技能

新课改对教材的要求虽然有开放性和选择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只有研读教材才能超越教材,做到把《课标》和教材有效结合,才能提高整合教材的能力。这样不仅能提高新课程环境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能力,而且能缓解课时紧张的压力,做到深入浅出,在特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

(三)搭建有效的交流平台,让学习和交流为教师提高新课程环境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能力起到应有的作用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交流的作用毋庸置疑,但目前的交流流于形式的倾向较严重。笔者认为和教学一线的教师、专家交流或许效果更好,要把别人的成功经验和自己的教学实际有效结合,避免生搬硬套,东施效颦。开展有效的校本教学研讨,同校同组教师相互交流、学习借鉴,由于所处环境相同,面对的实际问题相似,共同探讨更能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也能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如生物实验教学必备仪器和药品的购置、多媒体配置及校园网络建设等,切实为提高新课程环境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提供必备的条件保障

总之,我们教师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反思、总结和交流,才能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同时要有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切实投入,有效管理。或许大家一起努力,我们才能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新课程环境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能力,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改仍“在路上”,新课改之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新课改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第12话 完美生物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