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品德课堂的动态生成

2015-05-04 07:16黄良清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预设动态奶奶

黄良清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课堂中会发生一些课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这需要我们跳出教案预设,善于捕捉信息,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让品德课堂党教学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

一、动态生成预设目标的“弹性”

教师在课前均预设了教学目标,但是,预设的教学目标并不是检测课堂的唯一标准。当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机发生变化时,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对一些始料未及的信息进行接纳,并将这些作为教学进一步展开的契机。如我在《读懂爸爸妈妈的心》这一课的教学中,先用故事引入,接着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充分地讨论。这时,我听到教室一角学生轻轻的讨论声:“我妈妈叫我不用对奶奶好。因为妈妈说,我小时候,奶奶从来没有抱过我……”声音虽小,但引起了我的关注,我马上让其他同学停止了讨论,我问这个学生:“你的话刚才老师都听见了,那现在你是怎么想的,告诉我行吗?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吧,没关系。”学生站起来,犹豫了会儿说:“因为我妈妈跟我奶奶吵过架,有时我替奶奶做些事,妈妈就会骂我。”“其实他奶奶对他挺好的。”马上有同学插上话来。我又问:“那你想对你奶奶好吗?”该生点点头。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并没有马上告诉他该怎么做,而是对全班同学说:“其实他是个孝顺的孩子,你们有什么办法让他妈妈也尊敬奶奶呢?你们能帮帮他吗?”于是,同学们展开了激烈地讨论,想出了很多的办法:把奶奶对你的好经常讲给妈妈听;有的说找外婆帮忙,让外婆从老人的角度说说晚辈不孝敬他们的感受,让妈妈明白……这样一来,全班学生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自我教育。虽然“怎样让他妈妈也尊敬奶奶”这并不是我预设的目标,但这正是学生的课堂动态生成的目标, 于是笔者及时地调整了教学目标。

二、动态生成教学流程的“变奏”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已习惯按预设流程执行课堂教学流程,甚至生怕一不小心出现的“节外生枝”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很少去关注学生非同寻常的另类表现。实际上,学生课堂的“节外生枝”正是他们真实情感的流露,内心世界最迫切的需要。一位老师在上《校外探路》这一课时,结果学生在考察交通路线的过程中却惊异地发现,在学校附近一条200米左右长的街道上,竟开了17家发廊。“这么多发廊都是什么时候开张的?为什么都选择在这条街道上开店?他们的生意是不是很好?”对此,这位老师并未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新问题置之不理或轻描淡写地议一议,而是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生活。没料到,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丝毫没有觉得这是教材以外的“附加题”,他们从中获得了更多的体验和收获。课堂教学是开放的,更是生成的,所以我们的预设要凸显开放性,要留有发展的空间。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生成,也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

三、动态生成教学内容的“扩充”

富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是一个师生、生生积极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品德教师要树立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扩充教学内容的新观念。有位老师在教学《诚实是金》一课时,听了《许衡不吃无主梨》的故事,学生都互相交流怎样做一个诚实的人以及诚实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这时,一个男生的声音引起了我们大家的注意:“太诚实也不好的。” 这是老师所始料不及的,也是课堂动态生成的真实写照。这说明“只有诚实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这一观点,有些同学还是不认可的。想想,现实当中也确实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将是空白的。于是,老师问这位学生:“你为什么会这么想,能告诉我们吗?”学生说:“有一次,我和表弟一起拿了妈妈五元钱,后来我老实地交代了,被妈妈骂了一顿,表弟不敢说,没说,逃过了这一劫。”这时,马上有几个学生与他产生了共鸣。老师马上问大家:“那么你们是不是都这么想呢?”底下传来“是”“当然不是”的声音,更有甚者,在座位上争了起来。老师趁机把“正方,反方”的观点写在黑板上。老师说:不如我们来个辩论会,同意正方观点的请坐到教室的南边,同意反方观点的坐到教室的后边,如果中途改变了想法,可以随时调换位置。话音刚落,教室里马上变成了两队,认为诚实不好的足足有17人,约占了三分之一。接下来教室里非常热闹,老师只插在其中做一些点拨、解释,大部分时间由他们自己去争。终于在激烈的争论中,十几个同学回到了正方”,大家终于都认可了“诚实是金”。

四、动态生成教学评价的“润剂”

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自我评价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因此,教师还应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通过适时赞赏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探索、敢于表达的勇气,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探究并尝试解决;及时激发保护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一位教师在教学《读懂爸爸妈妈的心》这节课上,请来了家长与学生一起上课,采用家长与孩子对话的交流形式,使课堂上到处可见情真时的泪水,意浓时的微笑。可就在此时,一位父母离异的学生伏在桌上痛哭失声。而对此生成性资源,教师没有按已设计好的教学过程按部就班地继续进行教学,没有因学生“干扰课堂”而批评这位学生,而是走过去给了他一个最温暖的拥抱,用自己的行为代替了语言评价,使这个父母离异的学生在得到老师关注和关爱的同时,也树立了对生活的自信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设动态奶奶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奶奶喊你吃饭啦
奶奶驾到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我家也有奶奶等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