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在新课标理念下的探索

2015-05-04 07:17李应宣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初中体育教学特点

李应宣

【摘 要】初中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推动我国教育发展,也是初中教对学生学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进行了课程改革,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教育。本文将介绍初中体育教学在新课标理念下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新课标理念 特点 策略

前言

体育教学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在新课标理念下进行改革,并且还要因地制宜地对教学研究进行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新课程改革克服了以往体育课所存在的问题,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对体育的热情,让体育精神不仅存在于课堂,也要融入学生的生活。

1 新课标理念下的体育课特点

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模式不同,它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如师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式学习等,致力于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与幸福,努力培养其终生学习的能力。懂得利用学生好奇心来引发学习兴趣。体育教师要学会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体育练习。同时,新课标还强调“健康为本”,它要求学校师生将“健康第一”作为整个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最基本的理念。”健康“一词范围广泛,它不只是指身体无恙,更暗含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心态。与传统体育教学“忽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截然相反,现行新课程与时俱进,直观具体地反映新的课程理念:每一个阶段为学生设立一个阶段目标,使学生感到自己“阶梯性”的进步,增强自信心,乐于进行体育锻炼。

1.1 了解体育锻炼的目的,学会锻炼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作用、科学锻炼身体的原理与方法、体育卫生保健常识,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锻炼、怎样锻炼、如何在锻炼中进行调控。

1.2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传统的体育教学比较强调教师的教,学生只要跟着教师学就行,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体育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1.3 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终身体育是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的任务不仅仅是增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而且要培养体育能力,使学生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2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的策略

2.1 构建开放型的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有组织、有目的和有计划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型的课堂。例如,当学生进行投掷训练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统一指挥、集中训练所有学生。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安排的状态中,大大降低了学习积极性和热情。相反,教师可以采取“自行分组,自行练习”的方法,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相互学习和指导。教师只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及时点拨,对于表现较好的小组要立即做出表扬和认可。如此一来,学生乐于学,而教师也可以轻松地教。

2.2 教学内容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喜欢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

2.3 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只研究教法不重视学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2.4 留给学生自学自练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自学自练的机会,如:体委根据课的内容、 学生兴趣安排准备活动,小组长组织游戏比赛等,以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同时,安排自由活动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练习内容,有利于提高该项目的运动水平,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5 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体育知识、技能、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运用于体育实践,坚持锻炼,持之以恒,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2.6 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从而获得进步。

3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内容,教师所采用的教法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法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教师的教,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教法的研究。

3.1 改进传统的评价方法,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在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评价是教师的专利,教师仅对学生的运动成绩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是不科学、不全面的。通过这种评价,只有少数人获得了鼓励,体验到成功,而大多数学生都成了体育学习的失败者。所以要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要科学地评价学生。

3.2 教师要掌握几种激励法,激励学生的自信心。作为体育教师,鼓励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最为常见的就是语言激励的方法。教师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美的语言来表示对学生的赞许和表扬,这样做不但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交流,巩固师生间的感情,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的积极性。当学生在活动中出色的完成任务时,教师一定不要吝啬于表扬学生。来自于教师的赞同和认可,将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会让他们更有自信心,也更爱于学习体育。

4 结语

总之,体育教学作为初中的基础课,对学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通过对初中体育教学在新课标理念下的探索,来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构建开放型的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标理念初中体育教学特点
浅议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新课标理念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