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劳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05-04 07:23黄云燕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多媒体效果应用

黄云燕

【摘 要】劳技课程是义务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的教学版块,它全方位落实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义务,在初中生的教育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在初中劳技教学中的应用已开始普及。本文以目前初中劳技教学的特征为前提,阐述了初中劳技教育的基础手段,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多媒体 初中劳技 应用 效果

近段时间,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在初中劳技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多媒体使初中劳技课程突破了以往的时空约束,拓展了劳技教育的内容,使教学媒介的呈现力与交叉性得以展现,使学识的传达速度加快,弥补了传统劳技教学中的漏洞。劳技教学与多媒体的融合,也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介的融合,它为劳技教学带来了全新的风貌。所以,学校应承认多媒体对劳技教育的协助作用,利用多媒体教学硬件设施,让学生的劳技课异彩纷呈。校园、教师以及学生需要通力合作,运用多媒体,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一、多媒体在初中劳技教育中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是一类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颠覆,同时有其独到的教学特色。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为多媒体教学的“横空出世”提供了契机。

(一)电子板书的应用

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电子板书,节省了老师书写板书的教学时间,并以文档形式重新定义了板书的书写模式。

(二)课件展示的应用

现代的多媒体课程依照教学需求将包括相异媒介讯息的各类教育活动整合成课件,并采取超文本、超链接等方式对教材进行全新地诠释。尤其是在劳技教育中,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对教材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对劳动充满向往。

(三)积件挑选上的运用

老师可以依据教程的特色从积件库中挑选某个章节进行展示,打造课堂情景,紧抓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劳技教学的质量。

(四)教程整合中的运用

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教学资源,透过变更教学构造,使教学质量发生质的飞跃,凸显多媒体教学的魅力。

劳技教育中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应是独立的,而应该融合运用。预计中的多媒体教育应是多元化的,它能最优配置劳技教育中的教学资源,使课堂充满乐趣。教学手段反映了教学实践,对教学实践也有引导功能,而多媒体课件使初中劳技教学手段不再受到限制。

二、多媒体在初中劳技教学中的运用效果解析

(一)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以往的初中劳技课堂传授知识的模式单调,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少之又少,教学氛围的营造不到位,而学生也陷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境地,在老师的主导地位被强调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文档、图像、音视频等展现给学生,使教材以另一种生动、精彩的方式展示出来,它会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冲击,充分体现教程的多元化。

多媒体技术能将初中劳技课程中一部分笼统的、难以掌握的劳动技巧转变为图像或视频,这有利于学生掌握劳技课程中的重难点,并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中汲取劳动学识。

以往的劳技教学只传授给学生教材中的理论,使学生的眼界无法得到拓展;而多媒体的快速便捷的特征,使学生能通过图像或视频看到劳动技术的示范,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提升了学生的实操能力

虚拟试验室的创建,为学生的实际操作提供了机会。以往的教学模式比较单调,大部分劳技教学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长时间地听老师讲课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并对劳动技能的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这样,劳技课应有的功效无法正常发挥,也压缩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在劳技课程中进行多媒体教学,老师应引导学生进入具象化甚至虚拟的情景中。而在劳技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用试验来示范,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由于试验收到时空的限制,实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能够弥补劳技教学中的短板。目前,老师能够利用相异的软件在电脑上模拟试验流程,这对学生来说是具有实际教育意义的。

(三)增强了学生与老师的互动

多媒体交叉式劳动技巧教学模式是在多媒体投影功能的基础上打造的一个完备、信息化、多用途的电脑局域网络劳技教学体系。在该教学方式下,老师和学生就是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的工作单位,讲解、演示和练习可以同时开展。

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能够依据其自身的需求进行实际操作,学以致用。

(四)对重难点进行分别讲解

为了让学生观测、了解劳动的流程和技巧,在用多媒体示范时应利用分别讲解、定格以及放缓速度等手法进行。

透过分化讲解并播放演示视频,学生可以更高效地掌握制作技巧,进而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

(五)演练中的运用

在劳技课堂中,因为学生的能力有所差别,所以利用视频反复重播的功能,就能保证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也给了学生温故知新的机会。

例如在《礼仪插花——礼仪花篮的制作》单元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借助摄影技术奖常规的礼仪花篮制作过程录摄成像。首次播出时,老师应透过录像引导学生进行观测、仿效,并摸索制作的流程,学生在制作礼仪花篮的同时可以反复观摩视频,这样有助于提升动手能力。

结束语

综上,初中劳技课中应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手段进行融合,并使多媒体技术展现出其独特之处。在初中劳技课中合适、合度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动手能力,使之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样可以使多媒体技术得到推广和普及,促进其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俞国新.现行初中劳技综合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58):33.

[2]张秀辉.优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克服初中生英语课堂心理疲劳[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3):238.

[3]张欣.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语文教学更彰显学科特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7):110-111.

[4]马风忠.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及注意问题[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5):170-170.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效果应用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