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化手段,激发小学生科学探究兴趣

2015-05-04 07:25沈喜瑞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事半功倍信息化手段有效整合

沈喜瑞

【摘 要】利用信息化手段与科学学科教学有效整合,需要教师从观念、方法、素质各方面提高,利用科学的结构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 有效整合 观念 方法 事半功倍

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这次课改为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化手段在辅助教学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是应用的情况和效果却存在一定问题:有些教师不能恰当使用信息化手段,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不少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时没有针对重难点设计内容等。那么如何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何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这是摆在我校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

那么,利用信息化手段与科学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创设情境,优化课堂结构,突出教学重难点,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它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独有、广阔的学习环境,又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思维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从以下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转变了教师观念,提高了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

国家的振兴在于教育,教育的振兴在于教师,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和基础。因此,我们利用业务学习时间,选择有关信息技术教育和新课改等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的理论,如《信息技术入门》《素质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指南》《创新学习论》供教师们学习。做到了把“学习──研究──实践──总结”贯穿于研究全过程,使研究自始至终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正常进行,为开展这一课题奠定了基础。

二、科学课与媒体整合教学结构模式

(一)巧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有效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

科学课本身就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教师必须讲究教学策略,有效地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确保探究性学习的质量。

如对三年级上册《动物》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信息化手段,录制了几个小朋友寻找小动物的过程,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探讨寻访小动物的观察和调查方法及注意事项,有效地为寻访小动物这一活动提供了成功的保证。

(二)利用多媒体,巧妙突破重难点,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科学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小学生的感知特点,在课件制作时,把深奥的科学道理巧妙地融入大量的色彩鲜明、生动逼真的动画中,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如在《马铃薯是沉还是浮》一课中,学生理解马铃薯的沉浮跟水的密度有关系较难,教师在实物展示台上用天平称同一体积的盐水和清水的重量,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一道理,从而突破了难点。

(三)利用多媒体,增大课堂容量,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新课程下的科学课堂,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扩展了知识面,它包括了动物、植物等多方面的知识,一节课的容量相当大,教师们要“多、快、好、省”地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如在教学《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单元时,蚕的生命周期有四十天左右,学生在饲养蚕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把蚕的生长过程中的典型形态变化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在最后小结蚕的一生时把浓缩后的蚕的生长过程,播放出来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再一次经历蚕的生长过程,再现真实情景,有利于归纳蚕的生命周期。接着开展了 “认识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的活动,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蝴蝶、狗等动物的生长过程及每个阶段经历所需时间资料和录像,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

这样一来,学生就非常清晰地明白了,有效地增加课堂的容量,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利用多媒体,拓展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种从一定的目的任务出发,有计划、有组织、较持久地认识某一对象的知觉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三年级的《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教学中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屏幕上使运动的事物静止化,静止的事物运动化,从而培养增强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也十分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如在观察蜗牛和蚂蚁的身体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观察。

2.可以呈现大量的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研究空气与人们的生活时,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许多关于人、动植物和空气的关系的资料,如图片、文字、故事、音像资料等,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后再出示了一些补充材料,让学生在阅读大量的材料后分析、归纳,培养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获得知识的技能,培养他们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之,我们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寻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信息技术信息化手段,给学生创设乐于接受,容易接受的教学环境。化枯燥为精彩,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把科学的课堂与信息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endprint

猜你喜欢
事半功倍信息化手段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初探
信息化手段在“做、学、讲、练”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运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