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养成教育”中健康成长

2015-05-04 05:50黎英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成长家庭

黎英

【摘 要】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养”。学会做人,就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抓好养成教育,让学生在养成教育中健康地成长,让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是教育的精髓所在。

【关键词】养成教育 学校 家庭 孩子 成长

孩子们每天背着书包来到学校,是为了学知识、学做人,学做一个会爱的人,爱父母、爱师长、爱同学、爱班级、爱学校,学会与伙伴相处,学会谦让,学会关心……学做一个文明的人,要讲卫生,不说脏话,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关心国家大事、剖析社会现象、热心公益事业……这些,都是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养”。学会做人,就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抓好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养成教育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谈谈自己的点滴做法:

一、养成教育可从细微处入手

一个人的日常所作所为可能是件很小的事情,但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因此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生活实际,在工作中我从小处着手,扎扎实实地抓学生的养成教育。这学期我新接了一个班级,每天我进入教室时,总感觉怪怪的,教室里为什么乱乱的呢?我留心观察了一下,发现每节课下课了,同学们都没有收拾课桌的习惯,桌面上横七竖八地摆放着打开的书、作业本、笔,甚至衣服等,书包抽屉也像个“垃圾桶”似的。上课了,让他们找出相关的教科书,翻来转去地找了老半天才拿得出来;有时,明明上的是语文课,但桌面上依然翻打开着的数学书、练习本。这一切,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是我尝试着让他们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还同学们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我给他们编了个小童谣:“小小学生学自理,样样东西放整齐。书包抽屉不凌乱,双手灵巧勤整理。轻轻松松找物品,方便整洁又省事。自己事情自己做,大家看到都夸你。”每天都记得督促孩子们收拾课桌,还进行比赛,看谁做得好。一个月过去了,现在每天进入教室,看到教室里干净整洁的样子,看到同学们的变化,我心里感到非常欣慰。所以,实施“养成教育”,作为教育者,一定要留意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选择最好的教育手段,“对症下药”,以期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二、养成教育要家庭学校互相联系,不可或缺

作为一名班主任,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要想关注好每一位学生,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就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因为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是一部分,另外还有大部分时间是花在家里,所以养成教育不能只在学校进行,还要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

我曾带过这样一个学生,他是班长,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有一阵子,他上课时经常目光游离,还有时发呆。我跟他谈心,他总说没事,请老师放心。家长说在家里一切正常,孩子回家也跟往常一样做家务和功课。后来,通过其他同学的了解,我才知道这孩子最近迷上了学校门前小商店的抽奖活动。有一次孩子只花了5角钱却中了20元钱的大奖,他兴奋得不得了,大方地又买吃的又买喝的,从此就沉迷于此,天天想着怎样中奖。有一次,他是把别人中奖后撕碎的奖券从地上捡起来,小心地粘贴上,去向老板去兑奖。又有一次,他居然偷了家里的20元钱,全部用于抽奖。我知道这一情况后,及时和家长联系沟通。在我们大家共同的教育引导下,孩子终于远离这一活动,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问题终于得到妥善解决。

三、养成教育要以身作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传”,这是好多老师都懂的至理名言。细心的老师不难发现,板书“龙飞凤舞”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写字大都是潦草的;板书认认真真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写字大都是端端正正的。所以,想让学生做好,老师自己就要先做好。比如,一开始,我觉得同学们不够礼貌,他们见到老师总是害羞地躲起来。于是每天见到同学们,不管是谁,我都主动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再适时引导他们,说:“下次见到老师,要轮到你主动向老师问好哦”。当孩子们做好时,我会及时地表扬他们。结果,没过多久,同学们变得越来越文明礼貌。

四、养成教育,教育形式要多样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然,我们在对其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切忌形式单调,特别是一味地说教,否则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手抄报等形式,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各种各样的杰出人物的好习惯。大家都知道李嘉诚守时 ,为什么呢?哦,原来他的秘诀是每次办事、约人见面都把自己的表拨快十分钟。其次,我们要及时地肯定学生的进步,用各种方式表扬他们,让孩子在愉快的心境中不断前进。最后,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制定班规。整个班级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谁做了好事,在班里要得到鼓励、支持、欣赏;谁有不良行为,大家会反对、批评、谴责,这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非常有意义的。

总之,抓好养成教育,让学生在养成教育中健康地成长,让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才真正是教育的精髓所在。让我们共同来“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种下一种品格,收获一个人生”吧,让“养成教育”之花开遍整个校园,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沐浴着“养成教育”的春风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成长家庭
家庭“煮”夫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