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2015-05-04 06:17李玉静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效率改革

李玉静

【摘 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要认真研究新课程,全面开展高效课堂的构建。只有把握新课改的特点,才能在新课改中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改革 效率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新课标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那么,数学教师如何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呢?为了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

一、明确教学目标,精心备课

无论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所以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布局。要想把握教材布局,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是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还要备好教学对象。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你所讲的这节课能否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关键,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地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高效课堂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课堂结构的改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教学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在这种理念下,传统的数学教材也作了相应的改变,由“例题+习题”模式转变为“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模式。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利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数学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情境导入,是一堂好课妙趣横生的开头,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二)加强动手操作,激发创新兴趣

动手操作的过程,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而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安排一些动手操作活动,放手让学生操作,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这样动手操作就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先让学生猜想:圆锥的体积可能与谁的体积有关?有什么关系?学生大胆猜测后,教师引导:“你们能不能利用手中的工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水、沙子)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呢?问题一提出,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验证的活动中去。这样教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另外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加强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团队精神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课堂上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更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培养团队精神,发散学生思维激发求异性。

三、形成良好的习惯,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

1. 课前预习习惯。预习不只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带着问题去听课,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 课堂学习习惯。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书写时要认真,书写解答过程要规范,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要集中精力紧紧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专心学习。

3. 对学生的练习应及时反馈。尝试、探索、自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面批面改,对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是否发展,学生的吸收、消化是否高效进行小卷测试,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结果给予及时反馈等。

4. 课后巩固习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是重要的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并能举一反三,然后再做作业。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三机一幕”进入了寻常教室。现代化教学手段最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分钟的内容在三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可以省出大量让学生实践的时间;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虽然现代化教学手段有这么多的好处,但也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不少教师因为有了自带的电脑光盘而忽视了板书,有了课件的演示而忽略了教师的当堂示范,从而变成了学生在向电脑学习,电脑在给学生上课,而教师只是一个讲解员。如此一来,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多媒体走进教室的目的相反。只有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合理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是教学观念现代化、师生关系民主化、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手段多样化等方面优化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效率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瞧,那些改革推手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