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舌操对老年冠心病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5-05-05 02:20杨锦湄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心电图冠心病康复

杨锦湄,李 勤

(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00)

中医舌操对老年冠心病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

杨锦湄,李 勤

(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00)

目的 探讨中医舌操对老年冠心病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5年9月64例在本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基础性治疗;观察组32例在常规基础性治疗基础上加中医舌操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炎78.12%;观察组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0.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7%;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7%。中医舌操对老年冠心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舌操能有力促进心脑的血液循环,能有效巩固和治疗老年冠心病,及对康复效果有持久性,是一种良好的老年冠心病康复的自我保健操,此操作简单易行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易于被家属和患者接受,在临床中应大力推广。

中医舌操;老年冠心病;康复治疗;疗效观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1]。冠心病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多见,近几年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多[2]。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2%,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发病率也逐年增加[3]。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已跃至首位,不同程度的反复发作,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信心,冠心病是当今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4]。因此,结合临床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老年冠心病的治疗和护理就成为防治的重点。舌与心有着密切的关系,又因为心藏神,脑也属于心藏神的范畴,所以心脑都和舌头密切相关。“中医舌操”是指通过舌体运动预防疾病的一种自我保健操,它简单易行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本科是昆明市重点老年病中医专科,每年都收治众多老年冠心病入院患者,笔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理论采用中医舌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选择在昆明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2015年3月-2015年9月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64例。遵照赫尔辛基宣言及“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5],方案获得昆明市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过程跟踪

1.1.1 纳入标准 ①年龄65~85岁。②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即国际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的内容。③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①可能影响效应指标观测、判断的其他疾病、证候或合并症。②已接受其他相关治疗并可能影响效应观测指标。③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心瓣膜病、心肌病及心包炎。④舌头有疾患或不能配合做舌体运动的患者。

1.1.3 退出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条件,纳入错误。②由于病情发展,患者昏迷而不能配合做舌体运动或死亡的患者。

1.1.4 2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具有均衡性(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 ±s)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 参照《内科学》[4]。①不同程度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并向左上肢放射。②休息或给予硝酸甘油、β受体阻断剂等可明显缓解,发病时心电图伴有ST段改变。

1.2.2 中医诊断 参照《中医内科学》[6]。

1.3 治疗方法 选取本科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给予患者提供吸氧、利尿剂、扩张血管、钙离子拮抗剂与 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性治疗基础上加中医舌操康复治疗,从入院的第3天开始责任护士发放宣传单并教会患者做中医舌操,以后督促患者每日坚持做3~4次。终身坚持。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取卧位或坐位,闭目养神,全身放松,然后做操。

1.3.1 伸舌运动 张口,缓缓将舌尖尽量伸出,再慢慢缩回,闭口,反复9次;

1.3.2 卷舌运动 舌抵上腭,用舌尖反复触压上腭凹处,反复9次。其作用一是接通任督脉,二是益气生津;

1.3.3 顶腮运动 舌体左右摇伸,轻轻顶压内腮,反复9次,再做3次顺时针、逆时针搅动;

1.3.4 咬舌运动 将舌尖尽量伸出,然后从舌根附近部位开始,用上下牙齿轻咬舌体,直至舌尖,反复9次;

1.3.5 刮舌运动 从舌根附近开始直至舌尖,以牙轻刮舌体,反复9次;

1.3.6 吞津运动 在上述操练中,每当津液盈口时,可分3次缓缓咽下。

1.4 注意事项 (1)宜空腹餐前进行操作;(2)量力而行,循序渐进;(3)每日3~4次,每次时间不宜过长。

1.5 疗效判定 治疗1疗程(15 d),判定疗效。①临床疗效的判断:显效:患者的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其程度及所持续的时间等均明显减轻,心电图检查发现ST 段降低;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发生改变,甚至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程度有加重的趋势,心电图检查未发生显著的改变。②患者满意度的判断:实施护理1疗程(15d),判定满意度。参照《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7]。制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评分,100分为满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观察期间无退出病例及脱落病例。

2.2 临床疗效 治疗1疗程(15天),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及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2.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 2组患者心电图疗效的对比 见表3。

表3 2组患者心电图改善的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3 2组患者满意度的对比 见表4。

表4 2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过程中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根据冠心病临床表现,可归属“胸痹”范畴[8]。主要表现为患者胸闷、心悸、胸骨后发生剧烈的疼痛,疼痛呈现放射状向心前区等位置扩散,发作时会造成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同样能够帮助患者提升治疗的有效率[9]。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逐渐改善患者的冠状动脉状况,促进血液循环恢复正常,还能在患者病情发作时避免造成心肌梗死或者死亡的情况[7]。

中医学认为,舌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人的五脏健康状况会在舌头上表现出来。中医医生应用舌诊的方法,通过观察舌头的颜色和形状,来了解人的内脏是否患病或患了什么病。舌与心有着密切的关系,又因为心藏神,脑也属于心藏神的范畴,所以心脑都和舌头密切相关。“中医舌操”是指通过舌体运动治疗及预防疾病的一种自我保健操,它简单易行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人的舌头因为有吞咽、说话的功能,人们形象的比喻它为“第三只手”。通过做舌操可促进心脑的血液循环,,防使病情恶化,同时,金津玉液,也可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此法操作简单方便,而无内服药的不良反应。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8.12%);观察组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90.62%)明显高于对照组(71.87%);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71.8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我国的中医护理成为现代医学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中医护理的独特优点与现代护理方法相得益彰,它积极有效的促成医疗工作的发展,在具体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工作者应当体现中医护理的优势特点,发挥其内在的科学护理方式,不断的创新护理方法,使现代护理学更加高效化,中医舌操是将中医传统疗法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疗效独特,操作简单易行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适应范围广泛,又体现了祖国中医学的博大精深,易于被家属和患者接受,患者满意度好。在临床中应大力推广。

[1]程磊,汤小芳,张学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1):1721~1741.

[2]许继艳,常秀武,丁瑞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 60 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03:111-113.

[3]张姝,卢霜.老年性胸痹心痛护理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l5(18):248-250.

[4]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S].2007.

[6]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5-145.

[7]马晓伟.夯实基础履行责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专题)[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3):5-8.

[8]罗玫,杨雨竹,莫凤梅.中医经络推按配合药膳疗法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9):2238-2241.

[9]杨雨竹,王惠珍.中医经络推按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722-1723.

杨锦湄(1982.4-),女,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老年病中医外治疗法研究。

R256.2

B

1007-2349(2015)12-0107-03

2015-10-26)

猜你喜欢
心电图冠心病康复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警惕冠心病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