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帝王丝绸服饰纹样的比较研究

2015-05-05 09:05广
丝绸 2015年12期
关键词:龙纹帝王丝绸

雷 文 广

(绍兴文理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历史与文化

明清帝王丝绸服饰纹样的比较研究

雷 文 广

(绍兴文理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针对明清帝王丝绸服饰的纹样,采用比较研究法,从纹样的造型、类型、构图、色彩及工艺等几个方面,对其纹样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揭示明清帝王服饰纹样各自拥有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研究表明,明清帝王服饰制度在传统汉族帝王服饰制度文化的基础上,纹样的造型、构图、色彩及工艺表现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和发展,显示出中国传统帝王服饰文化制度的发展性和延续性。这一研究成果有力地说明了清帝王丝绸服饰的共同性及差异性,有助于人们了解这两个不同时期帝王丝绸服饰纹样的特点和异同。

明清;丝绸;帝王服饰;纹样比较;构图形式

丝绸面料因为质地精美、外观高雅,且染出的色彩比较准确,成为中国古代帝王服饰重要的衣料之一。到了明清时期,丝绸衣料在古代丝绸织造工艺的基础上,逐渐向精细加工发展,环太湖流域的江南地区成为帝王丝绸面料及精细加工的中心。明清帝王服饰多用纱、织锦、缎、漳绒、平纹绸等高档丝绸面料制作,结合缂丝、刺绣、织金、妆花、孔雀羽线等精细加工技艺,把丝绸的美发挥到极致,显示出中国古代丝绸制造的高超水平。关于明代和清代帝王丝绸服饰纹样的研究,基本是单独针对两个朝代帝王丝绸服饰纹样,而鲜有针对两者结合的研究。通过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帝王服饰纹样,对其款式、造型、纹样、构图、色彩和工艺技术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有助于人们了解这两个不同时期帝王服饰纹样的特点和异同。

1 纹样的类型比较

明代是在推翻元蒙的统治后建立的朝代,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目标,领导人民推翻了元蒙统治,在意识形态的服饰制度领域提倡恢复大汉文化传统,以此获得汉族的支持,维护其统治基础。服饰形制根据汉族的传统习俗,上采周汉,下取唐宋,确定明代服饰的基本风貌[1]。据史料记载,明代对冠服的纹样有着严格的规定,而冠服制度以外的便服,花式变化有一定灵活性。其纹样不仅有象征等级身份的龙纹及十二章纹,还加饰象征汉族各个时令的应景吉祥花纹,如七夕节穿喜鹊纹、端午节穿五毒纹和年节穿葫芦纹等,从而体现统治者强化华夏主体地位的思想意识,如图1(a)(b)所示。北京明代定陵出土文物中有明代万历皇帝七夕所穿带喜鹊纹的织金妆花过肩通袖龙襕袍,在丝绸面料上用织金妆彩装饰以万字纹、云纹及喜鹊纹穿插其中,袖下端绣有平水纹样。

清代入关初期强制推行按满族习俗的服饰改革,帝王服饰在服装款式上恪守满族遗风,顺治、康熙、雍正的朝服、吉服和画像中,服饰纹样主要有龙纹和云纹,呈现出简洁朴素的装饰风格,如图1(c)所示。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服饰纹样表现出求多、求满、求富的审美倾向。到乾隆时期,帝王丝绸服装在款式上仍然恪守满族遗风,而纹样方面,主张“润色章身,即去其文”。自乾隆以后诸帝的朝服、吉服和画像则依据乾隆皇帝的成规,把汉族传统的十二章纹转用到帝王服饰中。清代对帝王便服纹样没有严格规定,《大清会典》记载,清代皇帝的常服袍“色及花纹随所御,裾四开”。到清代中晚期,在帝王丝绸服饰上出现了大量的吉祥纹样,其纹样继承汉族传统纹样的基础上,在图案形式和内容都有所创新,如图1(d)所示故宫博物院藏清嘉庆灰色玉璧纹江绸袷袍。表1简要分析了明清帝王丝绸服饰纹样的类型。

图1 明清帝王丝绸服饰吉祥纹样Fig.1 Auspicious patterns of Ming and Qing imperial silk clothing

名称明帝王服饰清帝王服饰(乾隆以后)纹样的作用权利的象征、祈福纳祥;恢复大汉文化传统权利的象征、祈福纳祥;缓和满汉民族矛盾素材来源汉文化传统纹样并吸收;民间风俗,加饰象征汉族各个时令的应景吉祥纹样吸收汉族传统纹样及民间吉祥纹样权力类十二章纹、龙纹十二章纹、龙纹文字类万字、寿字万字、寿字山水类云纹、寿山平水纹样云纹、寿山平水纹样反映风俗类五毒纹、喜鹊纹、寿桃纹、灯笼纹、葫芦纹、月兔纹等蝙蝠纹、鹤纹、三多纹其他少量几何纹样无

从纹样的作用来看,帝王服饰的社会象征意义大于精神审美功能,纹样具有维护权利和统治的象征意义,其根本作用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权利和地位。明清帝王服饰延续了汉族服饰中表“大统”的纹样,以表示统治者的正统地位,如十二章纹和龙纹,这说明了中国汉族服制文化的成熟、稳定和权威性,也表明延续几千年的帝王服饰制度在明清时期并没有消亡,反而是对中国古代帝王服饰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从纹样类型上看,明清帝王服饰纹样在继承了传统帝王服饰纹样的基础上,增添了种类繁多的吉祥纹样,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方面明清两代处于封建时代,延续了象征等级权利的十二章纹和龙纹;其次,宋元以来,随着理学的发展,在服饰纹样上反映意识形态的倾向性越来越强化,社会的政治伦理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宗教观念都与纹样的形象结合起来,表现出某种特定的含意,几乎是有图必意,意吉必祥;再次,明清丝绸织绣技艺空前提高,不但出现了《天工开物》等科技巨著,而且在缂丝、刺绣、织金、妆花、孔雀羽线等精细加工技艺,均已达到高超水平,为丝绸服饰的复杂纹样加工准备了技术条件。

2 纹样的色彩比较

中国传统服装色彩的运用,依附于先人对自然的原始认识,并深受“礼”的影响。传统服饰色彩,尤其是帝王服饰色彩,是中国宗法社会思辨观念在服装上的集中表现。中国传统服饰色彩尊卑有别,等级森严,其色彩具有鲜明的特定性。除了玄纁色外,“正色”也被运用到帝王服饰中。阴阳五行学说将五行与五色相配属,并将色彩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用木、火、金、水、土来对应青、赤、白、黑、黄。因此,青、赤、黑、白、黄五种颜色也被认为是“正色”。明清时期的帝王服饰制度遵循“下不可僭上”,等级低的人不能穿比其身份等级高的服装,但是等级高的人却可以穿等级低一些的服装。因此,明清时期部分帝王服饰色彩并没有严格参照五行色彩,在纹样色彩中出现月白、香黄、水粉、湖色、雪青、烟色、绿色等“间色”色彩,如明代的帝王肖像画中(图2),服饰中的龙纹有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这种色彩组合与以往历朝是不同的。

自唐代开始,天子专用黄色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明清帝王丝绸服饰主要色调也采用明黄色。其龙纹常用织金妆材甚至加织孔雀羽,水纹、云纹和山纹常运用晕色手法。根据故宫博物院现存清代的帝王服饰(图3),其纹样在实地纱面料上采用三色或四色间晕色与退晕结合的色彩装饰方法,三晕色的色彩有“红—粉红—水粉”“蓝—浅蓝—月白”“烟色—香黄—明黄”“绿—浅绿—湖色”“雪青—雪灰—白色”等色组。这些艳丽的色组用在一起,缤纷华丽,对比强烈而又协调。清朝帝王丝绸服饰华美富丽,晕色和谐自然,大面积的明黄色上点缀着数十种不同明度、纯度、色相的色彩,形成富贵奢侈的装饰特征[2]。

图2 孝宗皇帝画像(明代)Fig.2 Picture of Emperor Xiaozong in Ming dynasty

图3 乾隆朝服(清代)Fig.3 Court dress of Qianlong in Qing dynasty

3 纹样的构图形式与造型特征的比较

明代遵从程朱理学,宣扬“存天理灭人欲”,社会风气保守和内向。明前期帝王服饰仪态呈现出端庄,气度宏伟的审美取向。随着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解放了理学禁锢下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丝绸服饰逐渐走向装饰华丽但格调高雅不粗俗,总体呈现儒家思想的精致内敛、端庄肃穆的审美特征。清代初期帝王服饰体现朴素便捷的游牧民族的特色,在装饰工艺和纹样方面大体沿用明代而稍有变化。清中期后,随着世俗文化的发展及统治集团的日益腐化,帝王丝绸服饰的纹样呈现出繁复华丽和富贵豪华的审美倾向,与明代端庄肃穆的服饰特征形成极大的差别。

3.1 十二章纹排列的比较

帝王十二章在周代已经运用到中国帝王冕服中,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其排列形式有着严格的规定,上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纹样;下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纹样,象征了至善至美的帝德,有利于巩固统治阶级皇权的功能。明代帝王服饰中的排列基本上遵循了周代的上衣下裳的排列方式,清代帝王服饰上的十二章纹样并没有严格按照传统冕服的纹样排列布局。从故宫博物馆藏清乾隆明黄地五彩戳纱绣金龙十二章夏朝袍实物(图3)可以看出,清帝王服饰上的十二章纹样的位置和以往历朝是不同的:上衣领前列三星,领后为山纹,右肩有兔,代表月亮,左肩部日中有乌,代表日;右胸为黼纹,左胸部为黻纹,后背正龙下方为龙纹,左下方为华虫纹,上衣共有纹样八章。下幅前身右为火纹,左为粉米;后身为藻纹,左为宗彝纹。下幅共四章[3]。清朝帝王服饰上的十二章纹样虽然没严格沿用冕服的图案布局,但这些纹样象征了至善至美的帝德,在清代帝王服饰中被沿用下来。表2简要比较了明清帝王丝绸服饰十二章纹排列的异同点。

表2 明清帝王丝绸服饰十二章纹排列比较Tab.2 Comparison on twelve chapter patterns of imperial rob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3.2 构图形式的比较

明代帝王丝绸服饰主要有十二团龙衮服、八团、四团、柿蒂、柿蒂过肩及过肩通袖龙袍等形制;其款式采用汉族传统宽袍大袖;纹样构图有对称团龙、柿蒂纹及柿蒂通肩等造型,纹样布局主要分布在肩部、袖口、领圈周围及下摆等部位,袖子和前后胸部是纹样装饰的重点。清代帝王丝绸服饰保留了满族长袖窄衣的款式,主要有端罩、四团龙衮服、冬夏朝服及龙袍等,其纹样主要分布在领圈周围、肩部、袖口、腰部、膝部及下摆等部位,前后胸部及腰部是纹样装饰的重点。明清帝王服饰中比较常见的纹样构图形式是居中式、对称式和满地式(图4)。

居中式:居中式构图是一种将主体纹样安排在

服装中心的构图形式,主体纹样能够反映出穿着者的身份地位,如明代的龙袍,团龙纹样居中,为正面造型,清代龙袍中团龙纹样,但其形式有将团龙纹样一剖为二,从而显示“中庸”和“方正”的社会观念和哲学思想,如图4(a)所示。

对称式:对称式纹样有一种稳定、端正及威严的感觉,符合统治者的心理诉求。如清代龙袍的下摆装饰的“海水天涯”纹样采用了左右对称式的设计,如图4(b)所示,寓意江山稳定。明代过肩通袖龙襕袍,两袖左右各有一条立龙襕纹,从而形成左右对称,在视觉上达到稳定均衡的感觉。

满地式:满地式是将一个纹样造型做上下左右无序排列,多为面积较小的纹样,如云纹、万字。清代帝王丝绸服饰上的纹样多采用满地式,明代则比较少。清代帝王丝绸服饰纹样多而满,做工精细复杂,且充满世俗气息。如图4(b)所示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雍正龙袍,龙袍面以明黄色缎面料为地,绣金龙9条,围绕龙周围饰云蝠、团寿纹,下幅绣海水江崖八宝立水纹,各种纹样布满在服装的各个部位,显示出清代追求满、多、精的装饰风格。

图4 清代帝王服饰龙袍Fig.4 The imperial robe in Qing dynasty

帝王服饰中的纹样有寓意与象征的功能,在纹样构图的形式上,明清时期纹样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维护统治的需求,但由于社会风气和审美趋向的不同,纹样排列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明代帝王丝绸服饰采用了汉族的宽袍大袖形制,为纹样装饰留有一定空间,纹样的整体布局比较集中,多以团龙纹样的形式出现,因此,服饰上多留空白。而清代帝王服饰的纹样布局主次分明,纹样松散繁密,有点缀式的单独纹样、适合纹样及连续性纹样等形式,服饰上空白较少。其服饰在丝绸面料上用缂丝、织金、妆花等工艺装饰各种繁杂的纹样,色彩鲜艳且纹样多而满,使丝绸服饰呈现出富贵华美的审美风尚。纹样在形式上形成大小、方圆、高低、长短、粗细、曲直等变化,同丝绸面料在质感上形成刚柔、轻重、润燥的变化,可以看出清统治者奢侈萎靡、乐于享受的生活作风。

3.3 造型特征的比较

明代帝王服饰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等级观念森严,帝王服饰的形制及制造工艺在所有服饰中等级最高,其丝绸服饰纹样造型庄严大气,设色华丽而工艺精致,反映了统治者的神圣与威严。如明成祖画像中,永乐皇帝明黄色四团龙纹袍,龙纹简洁有力,周围环绕刺绣精致的云纹,呈现出稳重肃穆的审美特征。清代帝王丝绸服饰纹样造型多弯曲,形体纤细而工艺精细,常在同一丝绸面料上使用多种工艺表现手法,从而形成富贵华丽的效果。例如在乾隆的朝服中,龙纹和寿字用平金绣法,其他花纹采用短串法中的“二丝串”绣成,用赤圆金、紫赤圆金及淡圆金钉绣的龙纹和寿字,则闪烁于其他花纹之间,形成最醒目的主花。外观高雅的丝绸质地配上精致多样的服饰加工工艺,充分体现了着装者的高贵身份。选取明清帝王丝绸服饰主要的纹样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如下:

龙纹:明代前期帝王丝绸服饰上的龙纹体形粗壮,形象高大。头发曲而向上冲,有怒发冲冠之势,显得威武凶猛。四肢有力,五爪刚劲,五爪紧紧相靠,似鹰爪,常以云纹环绕其间,烘托出威严大气、稳重肃穆之感。明代晚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呈衰退之势,这时期的龙纹神气大不如前期,显得苍老而无力。清代帝王丝绸服饰中龙纹比明代的龙纹显得更加苍老。其龙纹龙须杂乱,头毛细密成蓬,下鄂细密鬃须,似苍老之龙。龙纹四肢纤细,五爪无力,似鸡爪,缺乏神韵和气势,但是刻画细腻,如图5所示。

图5 明清龙纹图案Fig.5 Patterns of dragon desig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山石纹:又称江崖纹,既山头重叠。明代的山石纹比较简单,只有三个山峰,造型直而陡峭。清代早期山体平缓倾斜,稍后期变更为水中岩石的效果,较为复杂。

水纹:清代水纹多刺绣在服装下摆,有“平水”和“立水”之分,平水纹样配色多用三晕色和四晕色,较为复杂和写实,以多层重叠、旋转弯曲的曲线造型,来模仿海波、海浪、旋涡等,其写实丰富、线条流畅,富有动感。

云纹:明代云纹丰满圆润,比较程式化,循环偏小,多呈朵云状,形体敦厚而显得庄重。清代云纹多弯曲,称“骨云纹”,形体纤细而轻巧,灵动多变[4]。表3简要地对比了明清帝王丝绸服饰纹样的构图形式与造型特征。

表3 构图形式及造型特征的比较Tab.3 Comparison on composition form and styling features

5 结 语

通过对明清帝王丝绸服饰纹样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其纹样的根本作用是为了显示统治者的权利和地位。丝绸服饰纹样受当时社会、文化、经济状况及审美取向的影响会呈现不同的造型特征。总体来说,清代帝王丝绸纹样造型柔细、色彩丰富、布局满密的富丽装饰风格与明代帝王丝绸纹样的雄厚大气有一定的区别。

[1]黄能馥.中国服装史[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267-320. HUANG Nengfu. History of Chinese Costume[M]. Beijing: China Tourism Press,1995:267-320.

[2]雷文广.清代帝王丝绸服饰的审美特征[J].丝绸,2013,50(1):54-57. LEI Wenguang.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emperor silk clothing in Qing dynasty[J]. Journal of Silk,2013,50(1):54-57.

[3]诸葛凯.设计学十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6-218. ZHUGE Kai. Science of Art Designing[M]. Ji’nan: Shandong Pictoria Press,2006:6-218.

[4]缪良云.中国衣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225-350. MIAO Liangyun. Classics of Chinese Costume[M]. Shanghai: Shanghai Cultural Publishing House,2000:225-350.

[5]袁仄.中国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79-124. YUAN Ze. History of Chinese Costume[M]. Beijing: 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2005:79-124.

[6]刘安定,李强,邱夷平.中国古代丝织物织款研究[J].丝绸,2012,49(5):45-49. LIU Anding, LI Qiang, QIU Yiping. Study on silk textiles with inscription in ancient China[J]. Journal of Silk,2012,49(5):45-49.

Comparative Study on Pattern of Ming and Qing Imperial Silk Clothing

LEI Wenguang

(College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312000, China)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patterns of Ming and Qing imperial silk clothing in terms of their shape, type, composition, color and process with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study, thus revealing their uniqueness and otherness. The study shows that Ming and Qing imperial clothing system ha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pattern shape, composition, color and technical expression on the basis of culture of traditional Han imperial clothing system and reveals the development and continu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imperial clothing system. This research achievement indicates the commonality and otherness of Qing imperial silk clothing and helps people understand features,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imperial silk clothing patterns in the two periods.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silk; imperial clothing; pattern comparison; composition form

2015-01-12;

2015-09-07

doi.org/10.3969/j.issn.1001-7003.2015.12.011

TS941.12;K892.23

B

1001-7003(2015)12-0054-06 引用页码: 121301

猜你喜欢
龙纹帝王丝绸
走,去抓帝王蟹
霁蓝釉留白龙纹梅瓶
她与帝王为邻
帝王蝶的疯狂迁徙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
西夏装饰纹样中的龙纹及特点
西夏寿陵残碑龙纹复原研究
丝绸情调
皇太子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