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安全问题初探

2015-05-06 22:44张启超
科技与创新 2015年8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建筑师城市

张启超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越来越复杂和拥挤,在城市中居住的人们受到了各种自然和人为危险因素的威胁。因此,完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提高城市空间的安全性已成为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空间设计;城市;建筑师;安全要求

中图分类号:TU984.1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8.030

城市是人类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的主要聚集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膨胀,城市也变得矛盾和复杂。人是群居物种,但喜欢群居的人类并未因此单一化,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因此,在这样一个共存着各色人群的空间中,应使人们和谐相处,使每个人都能在公共空间与隐私空间之间来去自如。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对城市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性研究已迫在眉睫。通过研究城市系统,可掌控空间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从而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提高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通过分析、研究空间设计的安全原则,可知道空间设计,使未来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人与公共空间的关系更和谐。

1 城市安全性研究的意义

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应先考虑城市空间环境的安全性,其他一切因素都要建立在它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的公共空间的研究,并对空间环境进行改善,可提高城市空间的防灾减灾能力,同时,可为城市设计规划阶段提供指导标准,有效地避免一些不当的城市环境设置。在此情况下,可保证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基本符合安全要求,创造一个宜人、舒适和无安全隐患的,“以人为本”的城市环境系统。

2 我国城市的发展趋势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系统在探索中前进,城市化进程未成熟,城市基础设施薄弱,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设计研究领域,关于城市系统的安全性研究还不完善。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不断分辨危险、评估危险,从而控制危险,人们对安全的需求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不断提高,对危险的认知也进入了更深的层次。因此,应在动态的社会发展中探索城市的安全要求,从而为人们建立更安全、舒适的城市空间。

3 城市空间

克莱尔认为,城市空间是开敞的,用于室外活动的,人们可以感知的空间。它具有几何特征和美学质量,包括公共的、半公共的和供内部使用的空间。外部空间与一般建筑空间是相对的,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认为,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具有意义的空间,且可认为它是“没有屋顶的建筑”,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街道等)、公园和娱乐空间等。开敞空间设计需要遵循两重原则,即心理的开敞和生态学的代谢。

从狭义上讲,城市公共空间是指那些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便利的户外空间和半户外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和地铁等,人们可以在城市公共空间休闲、游玩,进行商业、娱乐活动和庆祝活动等。公共空间包含开放空间和专用空间,开放空间有城市的街道、广场、停车场、地铁和公园等;专用空间有高尔夫球场和网球场等。

4 城市的分类方法

城市的分类方法有2种:①由是否具有人为性划分,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空间和人工环境空间。自然空间环境包括山河、湖泊、绿地和森林等,它们构成了城市的自然特色;人工空间环境包括广场、街道、公园、房屋和车站等公共设施,它们构成了整个城市的风貌。②以功能类别区分,城市公共空间可以分为居民区、工作区、交通区和和休闲区。居住型公共空间包括居民小区、居民区的延伸系统和老年活动中心等;工作型公共空间包括工业园区、写字楼和工厂等;交通型公共空间包括城市火车车站、机场、汽车站、地铁、市中心街道、天桥、地下通道和步行街等;休闲型公共空间包括休闲、健身(公园、广场)和商业娱乐区域(商业街、娱乐场所)。

5 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因素

5.1 车道设置

在车道设置方面,有以下3个影响因素:①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要设置必要的隔离设施或高度差,防止交通事故发生;②在城市的核心街区缺少对机动车辆的警告牌,或步行道和机动车道的布局不合理,均容易对行人造成碰撞、擦伤等;③在城市交通拥堵时,没有有效地对交通进行分流,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城市交通枢纽设计中,应适时、适地地采取立体分离和时间分离方式将车流与人流有效分流,使城市交通更安全、通畅。

5.2 街道公用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是指城市人生活、休闲和进行各种活动的基础物质支持,比如公交系统、公园、地铁和活动中心等。城市公共设施协调着人与城市环境的和谐。此外,城市公共设施还包括道路指示牌、垃圾桶、路灯、公共厕所、公共布告牌、电话亭和座椅等为市民提供生活方便的设施。

5.3 公园环境系统的布置

公园环境系统的布置应注意以下2点:①园林中的道路需要清晰、明了,路面应平整、坚实,并注意防滑,以免行人发生意外;②公园内的雕塑、假山等建筑需要合理安排位置,防止对行人造成伤害。

5.4 紧急避难场所的战略地位

城市的紧急避难系统是保护城市的居民在破坏性较强的灾害中的避难场所,同时,可在灾难后为城市的重建提供基础条件。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系统的越庞大、越复杂,其不稳定性就越高。一旦子系统失灵,便会影响其他子系统的功能。此外,人口基数越大,灾难发生后的连锁效应就越大,安全保障的难度也越大。因此,城市系统需要加入周全的灾难保护系统,在发生灾害时可最大限度地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并对人群进行有效疏离。由此可见,城市紧急避难系统在灾害发生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许多实例证明了应急避难场所在减少和防止人员伤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汝淑,祁素萍.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安全性辨识[J].艺术与设计,2008(6).

[2]金磊.构造城市防灾空间——21世纪城市功能设计的关键[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1(08).

[3]罗祖德,徐长乐.灾害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建筑师城市
《室内空间设计》
小小建筑师
《SOHO模式下的现代办公空间设计—婚庆展示区效果图》
高娜作品——合一园艺空间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猴子建筑师
刘鑫、叶满波、刘颖空间设计作品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