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台油田马19井区东营组沉积特征研究

2015-05-06 23:48鄢菲
科技与创新 2015年8期
关键词:泥质粒度泥岩

鄢菲

摘 要:根据研究区录井、测井、岩芯观察描述以及分析化验、沉积相研究综合分析认为,马19井区东营组马圈子油层发育于三角洲平原亚相,主要由三个微相构成,分别为水上分支流河道微相、分流河道间微相和决口扇微相。其中,分支流河道砂体是本区东营组马圈子油层的主要储层类型。

关键词:兴隆台油田;沉积相;地层;岩石

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8.106

1 区域地质背景

兴隆台油田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田家镇和新兴镇,构造上处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兴隆台断裂背斜构造带。马19井区位于兴隆台油田南部边缘,工区面积约60 km2。

研究区钻遇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太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下第三系房身泡组、沙河街组、上第三系馆陶组、明化镇组及第四系地层。其中,东营组马圈子油层是马19井区的主要油层。

2 地层特征及分布

研究区东营组自成一个完整的构造运动旋回,即断陷-断坳-抬升。沉积上由湖泊的河流三角洲沉积到准平原化的泛滥平原沉积,由部分湖相到陆相。

该区东营组地层总体分布特点为北薄南厚,地层厚度860~1 360 m。东营组一段地层为中、西部普遍偏薄,地层发育最薄处位于马125井附近,厚度仅为160 m;最厚处位于马225井附近,厚度可达560 m。东营组二、三段地层为中部、西部地层较厚,而东部明显变薄,地层发育最薄处位于马256井附近,厚度为500 m;地层最厚处位于马142井附近,厚度可达1 150 m。

3 沉积相标志

3.1 岩性相类型和组合

岩石相类型及其组合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根据研究区取心、录井资料观察和统计,东营组共有8种岩石相类型,分别是含泥粉砂岩、含泥粉细砂岩、含泥细粉砂岩、含泥细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灰绿色泥岩和黑色碳质泥页岩。

垂向上主要有5种岩石组合:①粉细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组合。垂向上为一正韵律,底部为粉细砂岩,中部为泥质粉砂岩,向上岩性变细为泥岩,反映沉积作用由强到弱的变化,主要分布在分支流河道部位。②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组合。垂向上组成薄互层,粉砂岩厚度大小不等。该组合是河道间薄层砂部位沉积的岩石相组合。③泥质含砾砂岩、泥质粉细砂岩、灰绿色泥岩组合。底部常见侵蚀现象,有泥砾;中部为粉细砂岩,顶部渐变为粉砂质泥岩、泥岩,主要分布在分支流河道部位。④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组合。垂向上为一正韵律,底部为细粉砂岩组成韵律主体,主要分布在分支流河道部位。⑤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组合。砂质岩厚度小,泥质岩厚度较大,发育有水平层理。

3.2 岩石结构特征

据薄片分析资料,岩石颗粒粒径小,磨圆度较差,主要为次圆到次尖,风化程度中等到浅。主要岩石成分为长石、石英,其次为岩屑。其中,长石含量为41.6%,石英含量为40.3%,岩屑含量为7.6%.岩屑以花岗岩为主,岩石胶结疏松,胶结物成份主要为泥质。主要岩石类型为硬砂质长石砂岩,说明砂岩成熟度较低,距物源区较近。

3.3 沉积构造

原生沉积构造是沉积环境的物理反映,是判断沉积环境和古地理环境的重要内容。研究区主要有以下5种沉积构造类型:①波状层理。由于受波浪的影响,水流无一定流向,水体动荡而形成的层理一般发育在河间薄层砂中。②水平层理。该构造在泥岩中发育,其层面平整、清晰,在弱水流或较平稳的条件下形成。③交错层理。常见槽状交错层理等,在粉砂岩、细砂岩中发育,是河道沉积的主要层理类型。④斜层理。该层理类型在该套储层中发育,常见于角度较小的直线斜层理和不规则斜层理,是单向水流条件下的层理类型。⑤搅混构造。在砂泥岩交界处,常见到由于水体不稳定而形成的搅混构造。

3.4 粒度分布特征

粒度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物物源性质和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它是反映原始沉积状态的重要标志。

从概率曲线类型来看,主要有两段式和三段式两种类型。两段式由跳跃和悬浮两个次总体组成。跳跃段百分含量为60%~70%,粒度分布区间在2.0~3.4Φ之间,倾斜角在53°~67°之间,分选较好;悬浮段百分含量为13%~20%,粒度分布区间在2.6~5Φ之间,倾斜角在13°~28°之间,分选差。三段式由滚动、跳跃和悬浮三个次总体组成。滚动段百分含量小于1%,粒度分布区间小于1.8Φ,倾斜角在5°~10°之间,分选性差;跳跃点百分含量为60%~69%,粒度分布区间在1.8~2.3Φ之间,倾斜角在60°~70°之间,分选较好;悬浮段百分含量为10%~15%,粒度分布区间在2.3~5Φ之间,倾斜角在13°~20°之间。概率曲线均反映出牵引流沉积特征。

C-M图主要由滚动悬浮段(PQ)、递变悬浮段(QR)和均匀悬浮段(RS)组成。其中,滚动悬浮段C值为1 000~1 600 μm,M值为200~500 μm;递变悬浮段C值为300~1 000 μm,M值为80~200 μm;均匀悬浮段C值为120~300 μm,M值为20~80 μm。说明水动力条件弱,搬运距离远,沉积物粒度细,反映了牵引流沉积特征。

4 沉积模式及微相划分

根据上述沉积环境标志,结合区域沉积发育背景,将研究区东营组马圈子油层的储层沉积模式确定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主要由水上分支流河道微相、分流河道间微相、决口扇微相构成。

参考文献

[1]廖兴明,姚继峰,于天欣,等.辽河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2]何幼斌,王文广.沉积岩与沉积相[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3]张振国,李瑞,杨惠贤,等.扇三角洲微相模式在油藏挖潜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25(1):48-55.

〔编辑:王霞〕

猜你喜欢
泥质粒度泥岩
泥岩层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
基于属性特性算法的商品推荐系统模型
陶刻技法简析
情感粒度
红河油田36区块水平井水平段井壁稳定技术
油田碎屑岩粒度分布情况测定中激光粒度分析仪应用的价值
南宁市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现状及问题探讨
定向钻技术施工大管径管道穿越泥岩地层的技术措施
GSL-101B II激光粒度测试仪在滑石领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