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书书法借鉴传统篆书书法初探

2015-05-06 10:10曹先兵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女书点画方块

曹先兵

(湖南科技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南 永州425199)

一 女书书法的概念

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还存活、并仍在民间使用的女性文字。传统的女书作品一般书写在自制的手写本、扇面上,或刺绣在布帕上,女书的传播及应用也以相对地较为单一。 而传统书法艺术是几千年中国文化流传下来的精粹,她以汉字为载体的独特艺术形式门立于世界其它艺术之林。几千年来传统书法艺术大力发展,渗透到当今社会的任何文化层次。

女书书法的提出,是相比较传统书法而言。传统书法是从实用到纯粹的艺术,经历了很大的变迁,几千年来不断丰富发展,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女书虽然也是一种实用性文字,但是当时只流传在少数妇女之间的文字,据考证,其历史并不如传统书法之悠久。

作为实用性文字而言,其书写当然是以辨识为目的的,之所以提出女书书法的概念,只是作为女书研究过程中的一部分,这样更有利于女书向前传播和发展,使之成为中华文明中的一朵奇葩。任何的新生事物的研究都有其共性特点,女书书法的提出,便是为了使其在传播交流中不断发展演化,为中华文明增添新的血液。

二 女书书法与传统书法之界定

女书作为实用而流传的文字,只能算作是书写的方法而已,而传统书法演化到现代,已经是一门完全独立的艺术了,这其中的转化是经历了千百年来多少代的古之贤者成就了书法这门艺术。

虽然女书作为实用文字,但它与汉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字形依然是方块形状,也是由曲线和点构成。单字,独音,多形。虽然它在结构上与用笔上,没有中国传统的汉字书法艺术那样的丰富,但它的一些形式,篇章结构与中国书法艺术相差无几。

传统书法是一门艺术,艺术是借一种媒介来抒情表意的一种形式。女书书法是从实用中走出来的女书文字。她只有从传统书法中吸取营养,才能成就女书书法的地位,才能更好更多地为世人接受,才能真正的走得更远。显然,女书书法对传统书法而言,传统书法在理论上的著述,书法作品流传数量上可谓浩如烟海,有什么理由不借鉴一个成熟的艺术门类来发扬光大自己呢!

既然都是方块文字,以有造型上的相同之处,向成熟的书法艺术借鉴,有利于丰富女书自身的造型观念,在女书书法中融入更多的书法信息,将大大的丰富女书自身的审美价值,这样的借鉴融入,可令当今千万书法爱好者们亲近女书,欣赏女书,从而达到传播女书文化的目的。

三 女书与篆书的比较与借鉴

(一)章法之比较及借鉴

传统书法中的章法,有很多的样式,但篆书的章法样式基本上与女书的形式相差不大,方块字的造型,单个独立,都是行列分明。可以整齐划一,也可以大小随形,可以有行有列,也可以有列无行。书写在扇面上的女书和装订成本的女书,章法形式与书法中的扇面,册页,是同样的形式,没有太多的差异,只不过有的女书作品中多增加了作者自己设计和绘制的花纹装饰。

书法中的样式要是包括中堂,竖幅,横幅,镜心,扇面,对联,册页,条屏,斗方,卷轴等等,这些传统的样式,可以没有任何问题被女书的作品所应用,也同样可以悬挂在厅堂中供人观赏,这样一来,女书书法便走出了以前的那种只在女子中少数几人用小本子,小扇子传阅的状况,大大拓展了女书书法的传播途径。

(二)结构的比较及借鉴

女书独特的外形造型结构,是以菱形方块为根本特征。通过线,点,圈(圈可以看作是闭合的线的组合),构造出不同的女书文字。

汉字同样是典型的组合,他们与女书同出一辙,在汉字的书体中,与女书相接近的有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这些字体在外形,构成组合,书写的感觉上与女书的书写很类似。故知,我们借鉴书法的各种书体外形及结构方法来发扬女书书法,借鉴方块形的其他形,不仅仅局限于长菱形,可以是方菱形,也可以是其他的斜菱形。就如传统书法中的方块汉字一样,也有各种不同的方块:有正方的方块,如楷书,有长高形的方块,如小篆,还有偏平的方块,如隶书。更多的是在方块的外形中出现一些不太规则的外形变化,这样的就更加丰富多彩了,像行书、草书,都是这一类的书体。我们发现,要把女书写成如篆书的长方块,如楷书的正方块,如隶书的扁方块是很容易的,只是把这种方块写成菱形就可以了。

(三)用笔的比较及借鉴

由于书写工具和书写者的不同。在用笔上会出现不同的方法,因而出现多样的作品。女书作品中,阳焕宜老人的作品,大都用圆珠笔之类的硬笔书写,其握笔姿势就是毛笔的握笔方法,她的女书作品呈现出细小、圆润、凝练、笔笔入纸而又古意盎然,与传统书法中的大篆有异曲同工之妙。女书传人欧阳红艳的女书书法作品,用传统的毛笔工具书写,字形加大,笔画加粗,用竹叶、兰叶的形状入书,起笔收笔都是露锋,虽然秀丽,但线条的变化却很少,笔画中却缺少了笔法墨法。千篇一律的实形,显得工艺性十足,少了些传统书法的艺术趣味。

在书写的笔法上,由于女书是菱形的从右上角往左下角方向的笔画很多,这与书法中的横画的方向很不一样,倒是如书法楷书中的撇画相类似,且在篆书中,这样的用笔方向也是很少的。女书其它的圈、点、折笔画与篆书的没有什么差别。

在女书书法中,借鉴篆书的用笔特征,使笔画藏露得当,虚实相映,曲直相生,丰富变化。是女书书法用笔进一步发扬光大的方向,只有传统书法,可以为女书书法提供如此丰富的用笔体会,且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

所以与,要把女书进行艺术化,执着于工艺造型的笔画特征及用笔方法,只能让女书只限于可识别,及工艺产品工业化的境地,在文字本体的书写形态上是不可能有更高的艺术化道路可走的。

(四)点画形质的比较及借鉴

纵观当今女书的存世作品,其点画形质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老一辈的女书书写作品,其点画沉稳,用笔缓,内劲足,字形显得凝练,字体小,有如甲骨文和金文。如高银仙老人与阳焕宜老人的作品。第二类是,女书传人欧阳红艳及河南王澄溪女士组建的澄溪女书艺术中心书写的女书作品。以物象的外形加于点画之中形成的工艺美术字。第三类是以传统书法为基础的女书作品,在点画形质中有着传统的书法功力,艺术价值较高。在浩如烟海的传统书法作品中,有着千变万化的线条,为女书书法的线条转型提供保障。

老一辈书写的女书作品,是我们学习女书的核心,其点画形质中所包含的审美潜质是我们要花大力去体会的。她们书写时的内心是非常虔诚的,她们为自己能使用这一独特的文字表达方式而骄傲,因此她们能做到笔笔入纸,每一条线都凝聚了她们的情感,这样的精神表达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敬仰的,也是一切艺术所要追求的境界。

但是,从书法造型的笔法多样性的审美追求上来看,第二类的作品是有些不足。在有着较好的传统书法艺术基础的当代,女书书法要有较好的发扬,定要以传统书法为基础,因为传统书法点画形质的表情达意方面,存在几千年来书法艺术的共性,所以我们要充分体味书法线条形质中的审美艺术感,赋予女书作品线条更多的变化及民族文化精神。

四结语

传统书法每种字体有其点画形质的特点,每一个书法家在自家面貌,又形成不同的特点,每个朝代的书法作品,在精神体现上,都有着千差万别个性体现,以传统书法为基础的女书书法作品,能契合传统书法的所有工具,所有审美,并且有的广泛的群众基础,更加便于女书书法的创新发展及传播交流,只有更好地向传统书法学习借鉴,才能发扬这更有意义的书法奇葩——女书书法艺术。

[1]李庆福,冯广艺,邵则遂.永州女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

[2]张国权,王金梁.女书女人处女地.[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

[3]周飞战.女书文化与视觉艺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王澄溪.澄溪女书书法字帖[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女书点画方块
有多少个方块
女书
不一样的方块桥
非物质文化遗产
——女书习俗
谜题方块
点 画
“练成优美点画,方能把字写好”——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之《书谱》今译(一)
歌册,独特的“女书”
七绝·春雪
女书传承和保护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