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水平改变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2015-05-08 02:59吴祖毅谢平伯梁兴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6期
关键词:降钙素白细胞胰腺炎

吴祖毅 谢平伯 梁兴

降钙素原水平改变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吴祖毅 谢平伯 梁兴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水平改变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3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根据是否合并有感染分为并发感染组(20例)和非并发感染组(15例)。测定两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 对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标准(APACHE-Ⅱ)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体温、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APACHE-Ⅱ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感染组降钙素原水平高于非并发感染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钙素原水平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患者中水平升高, 且高于急性胰腺炎无并发感染患者, 观察降钙素原水平改变有助于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诊断, 利于预测此类患者预后。

降钙素原;急性胰腺炎;感染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危急病症。急性胰腺炎的病程中并发感染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也是急性胰腺炎病情从轻度向重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时, 患者可出现相关的严重并发症, 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但对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的及时发现和确诊尚无统一的临床检查方法[1]。本文选择本院急性胰腺炎患者, 观察降钙素原的水平改变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3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为本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 上述患者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1], 且通过临床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上述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有感染分为并发感染组(20例)和非并发感染组(15例)。并发感染组中男12例, 女8例,年龄最小22岁, 最大69岁, 平均年龄(41.2±9.3)岁。非并发感染组中男9例, 女6例, 年龄最小21岁, 最大70岁, 平均年龄(40.9±9.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诊断 所选患者除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外, 并发感染患者腹部出现腹膜刺激征, 患者的体温超出正常范围, 且均在38℃ 以上;腹部CT检查结果提示胰腺周围组织发现有坏死征象, 有不规则气泡存在, 通过细菌培养检查, 可观察到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

1.3 检测方法 所选的35例患者均取肘静脉血3 ml实施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测, 同时取部分肘静脉血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抽取静脉血检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情况, 同时对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体温、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APACHE-Ⅱ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感染组降钙素原水平升高, 且高于非并发感染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体温、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APACHE-Ⅱ评分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体温、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APACHE-Ⅱ评分结果比较(±s)

注:与非并发感染组比较,aP<0.05,bP>0.05

组别例数体温(℃)降钙素原(μg/L)白细胞计数(×109/L)C反应蛋白(mg/L)APACHE-Ⅱ评分(分)并发感染组2.38.7±1.0b.4.89±1.12a.14.3±1.2b.24.6±2.7b.11.2±2.8b非并发感染组1538.8±0.91.41±0.9813.9±1.123.0±1.810.5±2.4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病情较急,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血淀粉酶水平升高。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而急性胰腺炎病程中, 合并感染可使患者的病情加重, 使轻度病情转变为重度病情[2,3]。当急性胰腺炎合并有感染时, 患者可出现严重的腹膜炎症状, 甚至出现休克, 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要及时观察和诊断是否并发感染。而对于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和非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体征来说, 二者存在的差异不大。普通的检查手段不能及时观察到急性胰腺炎患者是否并发感染。降钙素原是一种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物质, 在人体内有较好的稳定性[4]。正常情况下降钙素原水平很低, 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生成。当机体被细菌侵袭导致感染时, 降钙素原水平显著升高。在鉴别感染和非感染疾病中, 降钙素原水平检测应用较多[5-7]。本文中, 把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合并感染和非合并感染患者, 分别测得其降钙素原等指标水平。结果显示, 合并感染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降钙素原水平升高, 且高于非合并感染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合并感染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APACHE-Ⅱ评分分别和非合并感染患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降钙素原水平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患者中水平升高, 且高于急性胰腺炎无并发感染患者, 观察降钙素原水平改变有助于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诊断, 利于预测此类患者预后。

[1] 付永峰, 王晓涛, 张国志.3项指标在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4(9):1245-1247.

[2] 张爱明. 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童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意义. 海峡药学.2015.27(4):140-141.

[3] 潘秀林. 社区获得性肺炎和肺结核中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5, 8(3):338-340.

[4] 傅叁君, 高国生, 胡爱荣, 等. 血清降钙素原和常用炎症指标联合CTP评分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 7(6):519-521.

[5] 唐红梅, 赵兰兰. 测定血清降钙素原浓度指导抗生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2015.10(17):95-96.

[6] 王肖茜, 马敬斌, 王道昉. 乳酸脱氢酶和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中国妇幼保健.2015.12(16):2545-2547.

[7] 唐讯波, 冯佩仪.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改变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感染及预后的临床意义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 7(13):23-2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6.016

2015-07-16]

525300 信宜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降钙素白细胞胰腺炎
白细胞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