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定位下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应用分析

2015-05-08 02:59李辉雄苏新雄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6期
关键词:引流术血肿微创

李辉雄 苏新雄

CT定位下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应用分析

李辉雄 苏新雄

目的 探讨CT定位下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实验组患者实施CT定位下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用CT定位下微创穿刺引流术可提高治疗效果, 定位准确, 降低病死率, 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CT定位;微创穿刺引流术;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为临床常见疾病, 其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等特点, 其中以老年患者居多, 导致患者死亡和致残的原因是脑水肿、脑脊液循环梗阻使患者颅内压提高, 出现一系列病变[1]。因此, 采取有效的措施清除颅内水肿, 可避免血肿对周围组织的破坏, 降低颅内压,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显示[2], CT定位下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等特点。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7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讨论CT定位下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5年1月本院治疗的7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6例。其中实验组男21例, 女15例;年龄54~80岁, 平均年龄(66.32±4.41)岁;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11.49±2.08)分;经CT检查血肿左侧患者18例, 右侧患者18例, 平均出血量(32.87±3.92)ml。对照组男19例, 女17例;年龄53~81岁, 平均年龄(65.04±4.17)岁;GCS评分(12.52±2.11)分;经CT检查血肿左侧患者16例, 右侧患者20例, 平均出血量(34.14±3.62)ml。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家属均自愿参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全身麻醉后在耳尖上方或血肿最薄投影处行切口, 小骨窗开颅, 显微镜下进入血肿, 将血肿清除并止血, 生理盐水彻底清洗后引流。实验组患者通过CT定位下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 本院采用西门子双排螺旋CT, 层厚5 mm, 矩阵512×512,以听眦线为基准线, 以血肿最大层面为基准, 将扫描床移动到血肿最大层面处, 在定位灯投射处做好穿刺标志, 测量血肿中心到头皮的最短距离, 选择适宜长度穿刺针, 穿刺针缓慢穿入颅骨及脑膜, 避开大血管、重要功能区、静脉窦, 将穿刺针插入血肿中心, 将血肿液化部分抽出, 如有凝血块引流不顺时, 可注入尿激酶后再引流, 术后复查CT至血肿引流满意后即可拔针。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差异。近期疗效评价标准[3]:应用GCS预后评分, 优:患者恢复良好, 可以进行正常生活, 存在轻度神经障碍;良:患者中度病残, 但可自理;中:意识清楚, 但生活不能自理;差:植物生存或死亡。良好率=(优+良)/总例数×100%。远期疗效评价标准: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价:1级:恢复日常生活;2级:日常生活部分恢复正常;3级: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帮助, 借助拐杖行走;4级:卧床但意识正常;5级:植物状态。优良率=(1级+2级+3级)/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实验组近期治疗优良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远期疗效比较 实验组远期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远期疗效对比[n(%)]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为中老年患者常见疾病, 其属于脑实质性脑出血, 具有较高致残率和致死率, 高血压性脑出血起病急、变化快, 为中老年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及时降低颅内压, 防止出现继发性神经损伤, 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早期手术治疗可消除血肿对脑组织压迫, 使血肿对脑组织的损害降低至最小, 保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传统开颅手术具有创伤大、失血量过多等缺点, 不利于患者恢复。小骨窗开颅术同传统手术比较有所改进, 临床治疗高血压性脑病的关键为清除血肿及脑组织周围水肿, 但骨窗大小对高血压性脑病治疗不起决定性作用。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 神经内镜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 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应用CT定位下微创穿刺引流术在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下, 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其具有安全性高、定位准确等特点, 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和危重患者[4]。

CT定位微创穿刺引流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5]:①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②设备要求不高, 可在基层医院开展;③手术过程中可应用局部麻醉;④脑皮质损伤小。手术过程中应用尿激酶可液化血肿, 防止出现机械性破坏, 在治疗时可保护脑组织不受损伤, 有效缓解颅内高压, 但在手术中应保证动作轻柔, 防止损伤血管及大脑组织, 术后应复查CT,了解是否再次出血。

本研究显示, 实验组患者近期优良率为86.11%, 远期优良率为77.7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78%,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结果同文献报道基本一致[6]。

综上所述, CT定位下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有效清除血肿, 促进患者恢复, 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1] 郭铁, 荣阳, 荣根满.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中国医学指南.2015.13(11):56-57.

[2] 米万均.微创穿刺与小骨孔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评价.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2):124-125.

[3] 张永伟. CT定位引导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0例临床观察.吉林医学.2014.35(6):1257.

[4] 徐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及常规方法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3):1083-1085.

[5] 王勇, 童凌云, 张华廷, 等.硬通道穿刺术与显微小骨窗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比较.浙江创伤外科.2013.18(5):668-669.

[6] 刘道清, 江敏, 周志娟, 等.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医学综述.2014.20(15).2807-280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6.041

2015-08-10]

512500 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人民医院放射科(李辉雄), 外科(苏新雄)

猜你喜欢
引流术血肿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软通道引流术疗效观察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