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病因及处理

2015-05-08 02:59贾慧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6期
关键词:低血压痉挛肝素

贾慧霞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病因及处理

贾慧霞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病因及处理。方法 选取106例血液透析患者, 回顾分析患者的急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原因以及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全部患者共接受1250次血液透析治疗.375次发生了急性并发症症状, 并发症发生率为30.0%, 其中低血压占30.13%(113/375), 高血压占54.93%(206/375), 心律失常占5.07%(19/375), 肌肉痉挛占6.93%(26/375), 凝血占1.60%(6/375), 出血占1.33%(5/375)。结论 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 存在一定的急性并发症发生几率, 因此, 需要针对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并发症发生原因的不同,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临床护理

血液透析治疗是一种肾功能衰竭患者清除多余体液和盐分, 以及血液中毒素, 从而维持氯化物、钠、钾等化学物质平衡的临床治疗方法, 也是多种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患者最为常用的维持生命治疗措施[1]。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 患者存在一定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 进而会对血液透析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2]。本次医学研究就对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病因及处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本院血液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6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6例, 女50例, 年龄最小38岁, 最大78岁, 平均年龄(54.5±13.2)岁, 血液透析治疗时间1~10年, 平均治疗时间(6.2±1.7)年, 每周透析次数2~4次, 平均透析次数(2.3±0.4)次, 患者疾病类型包括:慢性肾衰竭终末期尿毒症90例, 急性肾衰16例。

1.2 处理方法

1.2.1 出血 出血是一种透析治疗常见并发症, 包括体外循环管道漏血和体内出血两种, 其中, 血液透析导入期的新患者常容易出现体内出血现象。患者出现出血征象后, 需立即降低肝素的药物剂量, 改善尿毒症, 加强透析。完成透析治疗后, 适当静脉注射等量的进口低分子肝素或是鱼精蛋白,对于出血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 应实施无肝素抗凝血液透析法透析, 血流量为250~300 ml/min, 也可使用生理盐水间歇性冲洗管道。

1.2.2 凝血 导致透析治疗患者发生凝血的主要原因在于高凝血状态、手臂外露血管收缩所致的回流障碍、肝素用量不足、血流量过小等, 因此, 患者透析治疗过程中, 应保持循环管道通畅, 对患者治疗时的血流量进行密切监测, 一旦其出现高凝倾向, 则需要提高肝素用量。若血液浓缩过度,则应适量饮水, 同时, 透析过程中加强保暖措施, 避免患者发生寒颤。

1.2.3 肌肉痉挛 导致患者发生肌肉痉挛的原因在于使用低钠透析液或是过度超滤, 其护理关键点在于, 对于透析过程中体重升高过快的患者, 需延长透析时间, 提高透析频率,防止发生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以及超滤脱水过多过快等问题, 并适当输入50%葡萄糖和生理盐水。

1.2.4 心律失常 导致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在于低血钾、高血钾、电解质紊乱或是心脏疾患史未得到有效控制。护理关键点在于, 遵医嘱观察低钾者尿量, 适当补充钾元素,保持钾的平衡。适当应用消心痛等药物。尿少患者需要增加坚果类、蘑菇、香蕉等高钾食物的摄入量。对于存在心脏疾病史的患者, 需对其出入量进行严格控制。

1.2. 5 高血压 导致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原因在于肾素活性过高、水钠潴留容量负荷过重等, 因此, 护理人员应嘱患者控制体重以及液体的入量, 尤其是不遵医嘱用药的患者,需避免其随意应用中草药, 选择低钠饮食, 适当应用降压药物。

1.2. 6 低血压 导致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在于细胞外液容量下降, 血浆渗透压过低, 心力衰竭,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心功能障碍, 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超滤量过多超过心血管的代偿等。护理关键点在于, 对经常发生低血压、心血管不稳定、老年的患者, 采用血液透析滤过、序贯透析、高钠透析, 改变透析模式, 减少透析脱水量, 透析间期控制体重, 避免脱水过量, 控制脱水速度[3]。

2 结果

106例患者共接受1250次血液透析治疗, 其中.375次发生了急性并发症症状, 并发症发生率为30.0%, 其中低血压占30.13%(113/375), 高血压占54.93%(206/375), 心律失常占5.07%(19/375), 肌肉痉挛占6.93%(26/375), 凝血占1.60%(6/375),出血占1.33%(5/375)。见表1。

表1 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n, %)

3 讨论

血液透析治疗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慢性肾衰竭终末期尿毒症和急性肾衰治疗方法, 但是, 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 容易发生失衡综合征、肌肉痉挛、心律失常、低血压、高血压、低血糖等急性并发症症状, 进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性, 降低透析治疗有效率, 增加患者痛苦[4]。导致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发生急性并发症的原因较为复杂, 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加以分析, 使其做好相关预防措施, 包括药物的合理应用、体重控制等[5], 另一方面, 在患者透析治疗过程中, 应对其病情进行动态监测, 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症状, 从而巩固透析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预后[6]。

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 针对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患者诱发原因的不同, 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治疗和控制措施, 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能够实现明显的降低, 其中, 低血压占30.13%(113/375), 高血压占54.93%(206/375), 心律失常占5.07%(19/375), 肌肉痉挛占6.93%(26/375), 凝血占1.60%(6/375),出血占1.33%(5/375)。

综上所述, 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 存在一定的急性并发症发生几率, 因此, 需要针对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急性并发症发生原因的不同,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1] 刘洁.浅析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病因与护理.大家健康.2013, 7(3):146-147.

[2] 蒋小红, 马伟平, 许月嫦.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病因分析及护理.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 9(1):80-81.

[3] 赵春来.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病因及处理体会.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3):1766-1767.

[4] 马晶.浅论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中国卫生产业.2013.2(4):24-25.

[5] 白颖.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2):2389-2390.

[6] 吴英华, 吴南娇.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实用医技杂志.2009.14(3):366-36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6.068

2015-08-13]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内科

猜你喜欢
低血压痉挛肝素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