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应用价值评析

2015-05-08 02:59赵立宏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6期
关键词:神经节中重度脑病

赵立宏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应用价值评析

赵立宏

目的 评析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6例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33例。在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 观察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 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针治疗, 疗程均为10 d, 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价量表(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神经节苷脂;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应用价值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属于新生儿期常见疾病, 也是导致新生儿病残、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未有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早期治疗干预可降低病残发生率[1]。本文旨在评析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应用价值, 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6例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33例。观察组中男16例, 女17例;胎龄36~42周, 平均胎龄(39.5±2.6)周;体重2.32~4.52 kg, 平均体重(3.02±0.35)kg;其中20例为中度.13例为重度。对照组中男15例, 女18例;胎龄35~41周, 平均胎龄(39.9±2.4)周;体重2.25~4.64 kg, 平均体重(3.13±0.37)kg;其中21例为中度.12例为重度。两组患儿均经CT检查证实, 诊断符合相关标准。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 观察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20 mg神经节苷脂+20 mg葡萄糖注射液(10%), 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针治疗, 0.125 g胞二磷胆碱针.20 mg葡萄糖注射液(10%), 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0 d, 观察比较两组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7 d内新生儿意识转清, 可引出原始反射, 恢复肌张力, 平稳呼吸, 惊厥减轻明显或停止;有效:7 d内新生儿意识转清, 可部分引出原始反射, 肌张力改善, 平稳呼吸, 惊厥减轻;无效:7 d后新生儿上述各项指标未有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新生儿NBNA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新生儿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新生儿NBNA评分比较( x-±s, 分)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指的是新生儿在围生期发生窒息, 导致脑部因缺氧、缺血而损害。该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意识状态、惊厥、肌力变化方面, 同时也是脑病严重程度及后遗症区别的主要指标[2,3]。该病对新生儿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也是导致新生儿病残(视听障碍、学习困难、智力低下、癫痫、脑瘫)的一个主要原因。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影响新生儿智力发育, 同时也是导致新生儿期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脑性瘫痪、智能滞后等)的主要原因[4]。目前临床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未有满意治疗方案, 给予有效神经保护药物治疗, 减少后遗症出现, 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研究证实, 神经节苷脂属于一种细胞膜的成分, 对兴奋性氨基酸产生的神经毒性具有拮抗作用, 可保护缺氧、缺血所致脑损伤的细胞膜, 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可作为一种营养增强剂、营养神经因子, 促进恢复神经系统功能。神经节苷脂是在哺乳类动物的神经组织中存在, 可穿透血脑屏障, 对缺氧、缺血所致脑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对神经元重构有促进作用, 对损伤神经元有促进再生作用, 改善神经传导, 保护脑组织, 加快脑电活动, 使神经支配功能恢复,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病理改变有改善作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时, 能量代谢为早期基本病理生理变化, 之后出现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等一系列反应, 最终致使神经细胞损伤、死亡[5]。且缺氧缺血时并未出现多数神经元死亡情况,而是缺氧缺血发生后几小时至几天, 出现多数神经元死亡情况。所以, 给予药物干预治疗, 能够减轻、预防迟发性的神经细胞损害。对于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 在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 降低减少并发症出现。

综上所述,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于宗君.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江苏医药.2013.39(33):5478-5480.

[2] 陆智俊, 徐云芳, 邱云芬.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江苏医药.2013.39(22):2775-2776.[3] 王新东.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效果分析.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6):515-516.

[4] 李文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新医学.1999(7):379-380.

[5] 马丽平.多巴胺联合纳洛酮对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249-425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6.091

2015-05-25]

123200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神经节中重度脑病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防治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循证护理在预防中重度哮喘患儿不良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中重度颈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MRI研究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