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128例临床疗效分析

2015-05-08 02:59温瑾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6期
关键词:甘草酸慢性病乙型肝炎

温瑾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128例临床疗效分析

温瑾

目的 分析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128例)与对照组(72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维生素C、肌苷、维生素B和辅酶A等护肝药物治疗, 在此基础上, 观察组患者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 对照组加用甘草酸二铵治疗,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 两组在肝区肿痛、乏力、腹胀、肝脾肿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肝功能在恢复谷丙转氨酶(ALT)、胆红素(BIL)、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82.0%, 对照组有效率为55.6%,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可以对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有明显改善, 用药后复发率低。

复方甘草酸苷;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6个月以上, HBV没有全部清除, 肝细胞内HBV繁殖使肝细胞持续损伤及肝功能损害。10%~20%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1%~5%演变为肝癌[1]。复方甘草酸苷(compound glycyrrhizin for injection)是复方制剂由甘氨酸、甘草酸等几种成分组成, 该药物有保肝护肝、消炎、调节免疫力等作用, 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对复方甘草酸苷治疗2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感染科2012年8月~2014年9月2年期间确诊的200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 男154例(77%), 女46例(23%), 年龄40~65岁, 平均年龄56.5岁.40~55岁患者160例(80%), >55岁患者40例(20%)。随机分为观察组128例(64%)与对照组72例(36%)。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排除肝炎患者的慢性重叠感染。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维生素C、肌苷、维生素B和辅酶A等护肝药物治疗, 在此基础上, 观察组患者增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00 m, 静脉滴注.1次/d, 经过1个月后治疗方案更改为口服100 mg复方甘草酸苷胶囊.3次/d, 疗程为3个月。对照组患者加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20 mg静脉滴注.1次/d , 经过1个月治疗后, 治疗方案改为甘草酸二铵胶囊120 mg.3次/d , 疗程为3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效果明显:肝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效果较明显: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肝功能异常较治疗前有较明显的下降;效果不明显:患者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指标改变较小。有效率=(效果明显+效果较明显)/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 两组在肝区肿痛、乏力、腹胀、肝脾肿大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后两组的肝功能指标ALT、BIL、AST、GGT均有明显的改善, 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体征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bP<0.05

指标观察组(n=128)对照组(n=72)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前治疗后ALT(U/L).340.5±112.580.5±44.5ab309.4±122.0128.5±51.5aAST(U/L).340.2±112.288.2±39.0ab324.2±160.2146.1±81.5aBIL(μmol/L) 57.9±22.325.1±11.4ab49.9±13.621.1±8.7aGGT(U/L)166.2±85.687.6±36.5ab156.3±80.6102.0±56.5a

2.3 根据以上疗效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 分析得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105例, 效果不明显23例, 有效率为82.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效40例, 效果不明显32例, 有效率为55.6%,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复方甘草酸苷的主要有用成分是β型蛋氨酸、甘草酸和甘氨酸, 外观通常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疏松块状物, 该药物常用于对慢性肝病治疗, 通过改善肝功能的异常情况达到治疗的目的。药物中的甘草酸苷的作用是保护肝细胞膜、对免疫能力进行调节和阻止病毒增殖等, 该药物常保护肝细胞膜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控制磷脂酶A2的活泼性来阻断起始阶段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能力, 使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介质无法产生, 从而达到抗炎作用, 保护肝细胞膜。复方甘草酸苷在医治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时, 患者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治疗效果良好, 该药物长期使用, 肝炎的复发率低、疗效好[2]。复方甘草酸苷是复合物, 该药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和甘氨酸,甘草酸苷有抗炎、护肝、防止肝纤维化和调节免疫的作用,该药的治疗机理同抑制磷脂酶的活性、免疫调节、保护肝细胞膜、诱发干扰素等因素相关[3,4]。临床观察认为复方甘草酸苷在免疫调节、T细胞活化、诱发干扰素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研究认为, 甘草酸保护肝细胞膜是通过抑制磷脂酶的活性, 发挥抗炎作用来实现。复方甘草酸苷有较好的保肝、降酶作用, 无明显副作用, 使用方便。通过对本院感染科确诊的200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验证认为,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效果良好, 临床上能够控制肝病的发展。

[1] 于冰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中国社区医师.2004.22(6): 8-9.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传染病信息.2000.13(4):141-150.

[3] 王岩, 马英骥, 杨宝山, 等.复方甘草酸苷减轻HEPG2 细胞凋亡的机制 .中华肝病杂志.2005.13(2):132-135.

[4] Shiro P, Toshiro T, Takashi M, et 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stronger neo-minophagen C at different doses on chronic hepatitis and liver cirrhosis. Hepatol Res.2001.19(1):31-3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6.092

2015-07-09]

467000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感染科

猜你喜欢
甘草酸慢性病乙型肝炎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甘草酸联合大黄素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转分化的抗肾脏纤维化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