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化疗的Ⅱ期结肠癌患者血清Smad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5-05-08 02:59刘岩青盛吉章孙凤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6期
关键词:氟尿嘧啶结肠癌辅助

刘岩青 盛吉章 孙凤莉

术后化疗的Ⅱ期结肠癌患者血清Smad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刘岩青 盛吉章 孙凤莉

目的 研究Ⅱ期结肠癌患者术后行辅助化疗前后血清Smad4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110例Ⅱ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 根据有无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37例)和未复发组(73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对其辅助化疗前后血清Smad4水平进行检测。分析血清Smad4水平与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未复发组化疗后血清Smad4水平与化疗前相比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化疗前血清Smad4显著低于未复发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Smad4水平与患者无病生存期呈正相关(I=-2.03, P<0.05)。结论 血清Smad4水平变化可作为评测Ⅱ期结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指标。

血清Smad4;结肠癌 ;化疗;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其易复发和转移的特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1]。Ⅱ期结肠癌最为多见, 手术治疗是其公认的治疗手段, 而辅助化疗也越来越普遍, 但是辅助化疗的效果却存在争议。因此, 寻找能早期预测化疗疗效的分子生物学指标非常重要。Smad4基因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信号通路的重要级联分子, 在信号转导、调节靶基因的转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作者之前的研究表明Smad4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与了肿瘤新生淋巴管的生成, 促进了肿瘤的转移[3]。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血清Smad4水平变化在Ⅱ期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沧州市中心医.2013年5月~2015年8月经病理和临床指标诊断为Ⅱ期结肠癌患者110例, 平均年龄(68±10)岁, 平均随访时间为60个月。其中未复发者(未复发组)73例, 复发者(复发组)37例。所有患者均行结肠癌根治术, 术后行静脉化疗, 化疗方案:四氢叶酸200 mg/m2, 5-氟尿嘧啶425 mg/m2连续5 d.28 d为1个周期, 共化疗6周期。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化疗、放疗及免疫治疗等抗肿瘤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血清Smad4的检测方法

1.2.1 建立标准曲线 利用棋盘滴定法确定抗原、抗体最适工作浓度。采用间接ELlSA法检测不同浓度标准品的吸光度值, 以浓度为横坐标,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 建立标准曲线。

1.2.2 血清Smad4检测 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25℃条件下静置1 h.10000 r/min高速离心10 min, 取上清血浆1 ml,加入1.5 ml试管中, 置入-65℃冰箱保存。待所有血液样品处理完之后统一采用ELISA检测Smad4蛋白浓度, 实验严格按照Smad4蛋白(ELISA)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 随访 所有患者均采用电话随访、门诊复查和住院等相结合的随访方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Curve Expert1.30曲线软件绘制标准曲线。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化疗前血清Smad4水平变化比较 复发组化疗前血清Smad4水平为(36.5±8.7)pg/ml, 而未复发组中化疗前血清Smad4水平为(75.4±12.7)pg/ml, 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图1。

2.2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mad4水平变化比较 复发组术化疗后Smad4水平为(40.2±11.5)pg/ml, 与化疗前Smad4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未复发组化疗后Smad4水平为(99.3±21.5)pg/ml, 显著高于于化疗前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图2。

表1 两组化疗前血清中Smad4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s, n)

表1 两组化疗前血清中Smad4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s, n)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Smad4(pg/ml)阳性阴性复发组3736.5±8.71621未复发组73 75.4±12.75023

表2 两组化疗后血清中Smad4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s, n)

表2 两组化疗后血清中Smad4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s, n)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Smad4(pg/ml)阳性阴性复发组3740.2±11.52017未复发组7399.3±21.54528

图1 复发组化疗前Smad4血清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复发组化疗前Smad4的表达水平

图2 未复发组患者化疗前血清Smad4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后Smad4的表达水平

2.3 化疗前血清Smad4与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的关系 患者化疗前血清Smad4的水平与其无病生存期呈正相关 (I=-2.03, P<0.05)。患者化疗前血清Smad4水平越高, 其无病生存时间越长;Smad4 阳性表达组的无病生存时间明显的长于Smad4阴性表达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

图3 血清Smad4表达水平与Ⅱ期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关系

3 讨论

结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多种治疗手段, 如手术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 使Ⅱ期结肠癌的治愈率已明显提高, 但化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4]。因此, 寻找能早期预测化疗疗效的分子生物学指标非常重要。目前, Ⅱ期结肠癌患者的最主要化疗方案还是以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Smad蛋白被证实是TGF-β家族的下游信号蛋白, 在信号转导、调节靶基因的转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Smad4蛋白是其重要的成员之一, 其位于人染色体18q21, 是首先在胰腺癌中发现的新型抑癌基因[6], 其所编码的Smad4蛋白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的重要级联分子, 在信号转导、调节靶基因的转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7]。国外多项研究报道, 在胰腺癌、乳腺癌、结肠癌、食管癌中, Smad4基因的缺失与失活可以增加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能力, 从而导致肿瘤的转移复发[8]。Papageorgis等[2]经体外实验证实Smad4基因失活能与结肠癌细胞的化疗耐药有密切关系, Smad4可能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选取110例Ⅱ期结肠癌术后行以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辅助化疗的患者, 对其化疗前后的血清中Smad4水平进行检测, 探讨其在其化疗中的意义及其与无病生存时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发现, 复发组化疗前血清中Smad4水平明显的低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化疗前后血清中Smad4水平变化不显著;但是未复发组化疗后血清中Smad4水平与化疗前血清Smad4水平相比, 明显升高(P<0.05);这说明在在结肠癌患者中Smad4发挥了抑制肿瘤复发转移的作用, 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9];同时也说明血清中Smad4的水平可以预测Ⅱ期结肠癌术后对以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辅助化疗的疗效和敏感性的预测, 高水平的Smad4的Ⅱ期结肠癌术后患者对以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辅助化疗有良好的疗效, 复发转移的几率也明显降低。作者进一步分析了血清中Smad4表达水平与Ⅱ期结肠癌化疗后的无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血清中Smad4水平与结肠癌患者化疗后的无病生存时间呈正相关, 化疗前血清Smad4水平越高, 其无病生存时间越长, Smad4 阳性表达组的无病生存时间明显的长于Smad4阴性表达组。

总之, 血清中Smad4的水平能预测Ⅱ期结肠癌患者术后对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辅助化疗的敏感性, 并与化疗后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呈负相关, Smad4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抑制因子的作用。但是, 因为本研究样本量有限, 还待更大的临床样本来证实, 同时, 需要更多更深入的具体分子机制的研究。

[1] Siegel R, DeSantis C, Virgo K, et al. Cancer treatment and survivorship statistics.2012. CA Cancer J Clin.2012, 62(4):220-241.

[2] Papageorgis P, Cheng K, Ozturk S , et al. Smad4 in activation Promotes malignancy and drug resistance of colon cancer. Cancer Res.2011, 71(3):998-1008.

[3] Liu Y, Sheng J, Dai D, et al. Smad4 acts as tumor suppressor by antagonizing lymphangiogenesis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hol Res Pract.2015.211(4):286-292.

[4] Ferlay J, Shin HR, Bray F, et al. Estimates of worldwide burden of cancer i.2008: GLOBOCA.2008. Int J Cancer.2010.127(12).2893-2917.

[5] Annes JP, Munger JS, Rifkin DB. Making sense of latent TGF-β activation. J Cell Sci.2003.116(Pt2):217-224.

[6] Yanagisawa J, Yanagi Y, Masuhiro Y, et al. Convergence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and vitamin D signaling Pathways on SMAD 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s. Science.1999.283(5406).1317-1321.

[7] Lagna G, Hata A, Hemmati-Brivanlou A, et al. Partnership between DPC4 and SMADProteins in TGF-beta signalling pathways. Nature.1996.383(6603): 832-836.

[8] Hahn SA, Bartsch D, Schroers A, et al. Mutations of the DPC4/ Smad4 gene in biliary tract carcinoma. Cancer Res.1998, 58(6).1124-1126.

[9] Miyaki M, Iijima T, Konishi M, et al. Higher frequency of Smad4 gene mutation in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with distant metastasis. Oncogene.1999.18(20):3098-310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6.113

2015-09-02]

061001 沧州市中心医院肿瘤外二科(刘岩青孙凤莉), 心内科(盛吉章)

猜你喜欢
氟尿嘧啶结肠癌辅助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