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的社区康复治疗

2015-05-08 02:59高晓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6期
关键词:阻塞性常规康复

高晓飞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的社区康复治疗

高晓飞

目的 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进行社区康复治疗, 对比研究社区康复治疗与常规治疗的差异。方法 90例缓解期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社区康复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 每组45例。常规治疗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案, 社区康复治疗组在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社区康复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情况。结果 社区康复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采用社区康复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社区康复治疗;常规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其主要特点是患病例数较多, 且病情发展较缓慢持续, 致死率较高, 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本文选取了病程时间较长、且病情发展较慢的90例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治疗与社区康复治疗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本院及所处社区中90例处于缓解期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社区康复治疗组, 每组45例。诊断标准参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排除肿瘤、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结核、脏器功能不全、智力障碍、意识模糊等患者[1]。常规治疗组中男27例, 女18例, 年龄64~83岁, 平均年龄(73.6±3.1)岁, 病程2~18年。社区康复治疗组中男34例, 女11例, 年龄62~88岁, 平均年龄(72.6±5.1)岁, 病程3~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组参考临床常用药物治疗方案,社区康复治疗组在服用常规药物的同时采用社区康复治疗,包括:①心理与健康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 树立患者信心, 逐步让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戒掉以往生活中的不良习惯。②家庭氧疗:方法是使用鼻导管吸氧, 吸氧时间保持≥15 h的低流量, 夜间不间断, 吸氧浓度保持在28%~30%, 给氧流量为1.5~2.0 L/min, 防止患者氧中毒或二氧化碳潴留。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保持器具清洁卫生, 防止患者感染。③营养饮食支持:注意引导患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进食高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 多食水果、蔬菜等维生素含量较多的食物, 牢记多餐少吃的原则。④体育锻炼:要根据患者身体素质方面的个体差异情况, 为其合理选择运动方式, 诸如散步、慢跑、骑车、太极拳或者辅以简单的器械锻炼等, 适当控制强度, 循序渐进, 每次锻炼时间为10~20 min或感觉轻微疲劳、稍微出汗为宜。⑤呼吸功能训练:采用胸式呼吸, 患者体位为半卧或仰卧, 用鼻吸气, 将两手放置于前胸和上腹部, 升高腹部达到最大隆起后缓慢呼气, 不要用力。训练次数可视患者个体情况而定,基数为3次/d.15~20 min/次[2]。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 并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比较 社区康复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比较( x±s)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比较( x±s)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用力肺活量(L)第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治疗前治疗1年后治疗前治疗1年后社区康复治疗组451.45±0.211.91±0.348.35±4.2871.22±5.21常规治疗组451.51±0.16.1.72±0.1457.25±3.2262.57±2.14 .3.8.10.30 P<0.05<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社区康复治疗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分)

注:与常规治疗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生活质量评分社区康复治疗组45 7.3±1.6a常规治疗组456.2±1.5

3 小结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得出, 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 采取社区康复治疗法比常规治疗效果更佳, 不但能更好的提升患者肺功能, 改善生活质量, 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便于调节饮食营养、增强肌体免疫力,促进患者自我康复能力的提高[3,4]。家庭氧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肺部动脉高压, 预防肺源性心脏疾病的发生, 延长患者生命周期。目前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日益严重, 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提倡居家养老的方式正在被社会广泛接受,社区康复治疗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应运而生[5]。

综上所述,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病程时间长且复发率高的常见疾病, 以社区康复治疗为主同时辅以良好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的减少发病率、提高患者康复率, 值得在社区老年患者和医院常规治疗中进一步的推广。

[1] 梁志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的社区康复疗效评价.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8):34.

[2] 赵宇冰, 林丽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的社区康复治疗.西部中医药,.2012(8):25-28.

[3] 郑荣斌, 杨沈雷, 方嘉.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当代医学.2014(10):14-15.

[4] 白英.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的效果观察.中国医学工程.2013(1):116-117.

[5] 邴洁, 张丽华, 肖振美, 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调查及影响氧疗依从性的因素分析. 中国临床康复.2005, 9(28):42-4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6.199

2015-07-29]

467099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预防保健科

猜你喜欢
阻塞性常规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常规之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