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患者造口初期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2015-05-08 02:59陈单傅桂芬林枚光冯国生陈丽君梁秀妹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6期
关键词:大肠癌造口慢性病

陈单 傅桂芬 林枚光 冯国生 陈丽君 梁秀妹

大肠癌患者造口初期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陈单 傅桂芬 林枚光 冯国生 陈丽君 梁秀妹

目的 调查了解大肠癌患者行造口术后近期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311例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包括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结.311例造口患者中, 自我效能总体得分为(72.75±15.38)分, 其中高水平者有42例(14%)、中水平260例(84%)、低水平9例(3%)。从高到低分别是健康责任、运动、心理暗示和营养。单因素分析显示, 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合并慢性病情况和家庭住址与其自我效能呈显著负相关(P<0.05);医保力度、文化程度和月收入与其自我效能显著正相关(P<0.05)。其余如性别、烟酒嗜好等与自我效能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最主要的预测因子是年龄、合并慢性病的情况、文化程度、医保力度和月收入。结论 造口初期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偏低, 影响因素较多, 临床护理人员应特别注重年龄偏大、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指导其逐步改善自我效能。

大肠癌;造口初期;自我效能;相关因素

自我效能表现为患者对增进自身健康的信念以及所具备的能力, 决定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执行和维持, 影响其诊疗和康复过程。我国肠造口人群在突破百万大关的基础上, 正以极快的速度增长[1]。本研究对311例大肠癌造口初期患者进行自我效能调查, 并分析其主要预测因子, 为建立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的临床护理路径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2014年广西某三甲医院收治的311例大肠癌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中老年患者居多。其中男188例, 女123例;年龄19~89岁, 平均年龄(54.14±12.58)岁;营养不良97例, 合并其他慢性病160例, 发生远处转移168例。

1.2 调查工具

1.2.1 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 涵盖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的临床特征。

1.2.2 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 由Becker等[2]编制, 后台湾学者据此将其修订为四个子量表组成的SRAHPⅡ量表,共28个条目, 均采用5级正向评分。

1.3 资料收集方法及统计 患者行改良后Miles术后1个月,研究者采用统一的方法, 分别以住院查房、造口联谊会或电话随访的形式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325份, 因不可抗因素造成的截尾数据为14例, 有效回收率为95.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相关因素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11例造口患者中, 自我效能总体得分为(72.75±15.38)分, 其中高水平者有42例(14%)、中水平260例(84%)、低水平9例(3%)。从高到低分别是健康责任、运动、心理暗示和营养。单因素分析显示, 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合并慢性病情况和家庭住址与其自我效能呈显著负相关(r=-0.16、-0.13、0.55、-0.47, P<0.05);医保力度、文化程度和月收入与其自我效能显著正相关(r=0.29、0.34、0.41, P<0.05)。其余如性别、烟酒嗜好等与自我效能无明显相关性(r=-0.14、0.36、0.16, P>0.05)。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进入回归方程(χ2=111.418, P=0.000)的五个自变量可解释因变量41.1%(R2=0.411)的变异量, 成为患者自我效能的显著预测因子。

表.311例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造口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现.1977年Bandura首次提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 并将它定义为患者执行健康促进行为的信念与能力, 与患者健康促进执行力成正比[3]。大量研究报道, 造口对自我效能的发挥产生极大的负性影响[4]。本研究发现, 绝大部分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不乐观, 其健康促进行为的执行力有待提高。营养效能得分指标最低, 这可能与肿瘤消耗、术后胃肠功能受损等因素有关。此外, 心理状态表现出较弱水平, 原因可能是心理因素在肿瘤发病机制中占有一席之位。运动和健康责任效能均处于中等水平。

3.2 造口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 年龄作为最主要的预测因子(OR=1.05, P=0.000), 呈现显著负相关。而月收入以及医保力度的提升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患者坚定的信念, 与自我效能呈显著正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的合并症极大程度的影响着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OR=2.27, P=0.006), 成为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临床分期、营养状况和远处转移情况未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P>0.05), 可能由于样本中早期患者较少(Ⅰ期患者<7%),且营养状况差(>31%), 发生远处转移者多(54%), 导致对比时差异不明显所致。

3.3 对临床护理的启示 造口初期患者的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仍处于较低水平, 影响因素较多, 关注造口患者健康, 注重自我效能的改善。特别注意初期造口护理知识指导, 针对合并慢性病的患者, 根据专科医师的指导坚持积极治疗, 并监督患者执行, 控制甚至改善其合并症状况。加强社区医疗建设, 关注造口人群健康, 尤其老年造口患者, 鼓励患者适应角色变化, 尽早回归社会。建立疾病管理体系, 对造口人群实行院前-院中-院后统一管理, 进一步巩固健康教育效果。

今后护理决策应将重心转移到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效能上来, 特别注重年龄偏大、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关于性别、肿瘤分期等因素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尚无统一定论, 有待同行进一步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 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1] 雷涛, 陈万青, 张思维, 等.1988-2002年中.10 个市县大肠癌的流行特征. 中华肿瘤杂志.2009.31(6):428-433.

[2] Becker H, Stuifbergen A, Oh HS, et al. Self-rated abilities for healthPractices: A health self-efficacy measure. Health Values: The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 Education &Promotion.1993.17(5):42-50.

[3] Bandura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moral thought and action. Handbook of moral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1991(1):45-103.

[4] 王悦, 刘燕. 造口患者自尊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2):2790-279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6.200

2015-08-07]

530021 广西人民医院临床肿瘤中心(陈单);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傅桂芬 林枚光 冯国生 陈丽君 梁秀妹)

陈丽君

猜你喜欢
大肠癌造口慢性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中药单体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血必净在用于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术后ICU脓毒症中的效果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结肠造口并发症类型分析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