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4年龙城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分析

2015-05-08 02:59修丽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6期
关键词:居民区流行病学发病率

修丽华

2005~2014年龙城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分析

修丽华

目的 分析龙城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点, 为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统计的2005~2014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资料, 病例诊断按照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鼠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进行分析。结果 龙城区2005~2014年共发生54例HFRS患者,年发病率为10.46/10万~2.42/10万.2013、2014年各死亡1例。其流行特征龙城区2005~2014年内各乡镇、街均有病例报告, 春夏高于秋冬季节.1~5月病例数为36例, 占全年发病总数的66.67%。各年龄和性别均有发病, 但30~45岁年龄病例数占总发病病例数37.04%, 男女性别比为3.5∶1, 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57.4%。2014年鼠密度根据监测地区不同分为居民区、野外区鼠密度, 居民区鼠密度低于野外区鼠密度。鼠种均为褐家鼠。结论 针对HFRS必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疫情。

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

龙城区自2005年确诊首例HFRS后, 该病的发病率呈逐步提升, 乃至到高发的趋势变化。为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该区HFRS的发病现状, 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 有效控制疫情蔓延[1]。本文对龙城区2005~2014年的HFRS疫情临床数据进行系统剖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①疫情相关数据:来源于龙城区疾制中心疫情统计数据库。②人口信息:来源于龙城区统计局官网发布的历年人口数。③鼠密度资料:主要以2014年度龙城区鼠密度监测数据。

1.2 研究方法 以卫生部(现卫计委)制定的《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1995)作为临床诊断标准。应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情况。

2 结果

2.1 发病状况分.2005~2014年共收到54例HFRS临床报告, 每年发病数、死亡数等数据见表1。

表.2005~2014年龙城区HFRS发病统计数据(n)

2.2 流行特征

2.2.1 区域分.2005年有4个乡镇、1个街道有病例报告,到2014年低, 该区各乡镇、街道都出现病例。通过研究发现,均为单个病例, 散发。其中病例数最多分布在西大营子镇15例, 占27.78%和七道泉子镇14例, 占25.93%

2.2.2 季节分布 全年不同季节均有发病.1~5月病例数为36例, 占全年发病总数的66.67%.10~12月病例数为12例,占全年发病总数的22.22%。春夏高于秋冬季节。

2.2.3 人群分布 各年龄组均有发病, 年龄为5~80岁,尤以30~45岁阶段的病例数最多, 占总病例数的37.04%。2005~2014年共出现54例HFRS病例, 其中男42例, 占77.78%;女12例, 占22.22%;男女比是3.5∶1。

2.2.4 职业分布 按照职业性质:农民(57.41%)、学生(16.67%)、工人(7.41%)、其他(5.56%)、民工(3.70%)、散居儿童(1.85%)、教师(1.85%)、商业服务(1.85%)、牧民(1.85%)、家务及待业(1.85%)。

2.3 鼠密度及构.2014年鼠密度根据监测地区不同分为居民区、野外区鼠密度。居民区布放有效鼠夹640夹夜, 捕鼠17只, 鼠密度2.66%;野外区布放有效鼠夹624夹夜, 捕鼠23只, 鼠密度3.69%;结果显示:居民区鼠密度低于野外区鼠密度。鼠种均为褐家鼠。

3 讨论

龙城区从2005年出现HFRS病例以来, 已连续8年有病例出现, 特别是在2005年和2006年, 发病率在5.0/10万~30.0/10万, 且呈高度散发的特点, 分布在区域内所有乡镇,本地区出现的鼠种主要是褐家鼠。HFRS的临床发病在年龄、性别、职业存在一定差异, 原因可能是和暴露频次、居民生活水平、居住环境及公共卫生等存在密切关系。

根据HERS的临床特点, 应做好以下防治工作:①加大灭鼠防鼠工作, 是预防和控制HERS的重要措施[2]。从2005年至今, 实行灭鼠和防鼠结合对策, 在每年的流行期之前全地区开展专项灭鼠运动, 对拆迁地区和城乡结合处的主要鼠类栖息地等重点区域彻底排除[3]。②加强公共卫生知识宣教,特别是在2013年以后, 要不断加大HFRS预防宣教单的发放,对于食品、行业卫生等进行重点管理, 采取科学有效的防鼠措施, 加强卫生防护工作[4-6]。③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基于出血热疫苗的有效性, 在防治中要特别注重重点疫区及高危人群的接种推广, 对于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地区, 应以村、组为单位, 全面实行HFRS疫苗的接种, 接种率必须在70%以上[7]。④加强疫情监测, 应及时采集急性期的血清标本开展血清学诊断;对所有报告病例均开展个案调查, 所得数据及信息要及时录入数据库;对重点防疫地区的鼠密度进行全面监测[8]。

总之, 针对HFRS必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疫情。

[1] 李金梅, 张海林, 邓淑珍.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中国热带医学.2008(8):666-669.

[2] 李定智, 何兮, 廖桂萍, 等.1960-2003年南充市高坪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与防制对策分析.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1):96-98.

[3] 毛忠强, 高东旗, 曹士堂.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华北国防医学.2002(4):247-249.

[4] 李仁, 郑殿祥, 文道泰, 等.自然灾害疾病防治手册.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74-183.

[5] 朱凤才, 吴扬生, 祖荣强, 等.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人群接种安全性与免疫学效果评价.中华流行病学.2003.23(6).492-493.

[6] 陈化新.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 中华流行病学.2003.23(1): 63.

[7] 高雅琴, 哈杰.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的流行病学分析.中国卫生工程学.2002(4):255-256.

[8] 国文, 左曙青. 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中国热带医学.2009(4):666-66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6.212

2015-09-15]

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猜你喜欢
居民区流行病学发病率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熊”视眈眈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集萌社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大连港职工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