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背景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动态融合研究—以《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为例

2015-05-08 02:09
物流技术 2015年10期
关键词:实务校企岗位

贾 妍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1 引言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已开展较长时间,理论研究已经比较丰富,但由于企业目的与学校教学目的之间的冲突,课程改革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学生很难将所学理论知识融入企业一线的工作中去,课程改革还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本文以《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为例,通过寻找学校与企业的“双赢点”开展课程改革项目,不仅解决了企业用人需求危机,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还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仓储管理水平的提升。

2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改革现状分析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开展若干年以来,很多高职院校领导及教师做出了大量的努力,理论经验已较为完备,但实践教学的真正实施尚有一定的难度。以《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为例,要使学生达到能够熟练完成仓储运作流程同时具有一定的仓储经营管理能力尚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所采取的课程改革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是项目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改革模式,是近些年来的主流模式。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这些往往局限于课堂之中,即使是认知实习,学生在短的时间内很难掌握、消化大量的信息,效果不佳。

二是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实训基地为载体,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建设,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但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来看,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且实训过程都是针对教学开展的,缺少企业真实的工作氛围与环境。

三是通过物流仓储技能竞赛推动课程改革,结合物流技能大赛的评分要点,从专业技能、职业目标、综合分析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这种方式往往针对于少数学生(主要是参赛学生),大多数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3 理论与实践教学动态融合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3.1 巧妙抓住企业用人高峰时段,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条件

每年的“双十一”网络购物节、十二月中下旬(包括:双十二、圣诞节、元旦节),电子商务企业对仓储物流人才临时性需求非常大,物流管理专业在校大学生拥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并具备一定的仓储物流操作理论知识,可以通过简单的培训就能立即进行顶岗实习的工作。学校也希望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学生也想抓住去企业实习的宝贵机会。所以校企合作各方的合作意识都非常强烈,这也是能够开展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必要条件。

3.2 根据企业用人需求时段,适当调整理论教学计划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将理论、实践教学均拆分成若干递阶模块,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穿插进行的方式,将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安排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各个实训周,这也意味着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没有学校的理论学习任务,此时学生扮演着企业员工的身份,专心“工作”,仓储各个岗位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也使学生工作之余有一定的休息时间。同时,通过递阶式的顶岗实习周,逐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岗位升迁对接质量。

3.3 全方位的保障制度,确保各方利益

制定周详的实践教学方案,安排专职教师全程跟进,与企业相应管理部门实时对接,采取项目负责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工作岗位、岗位职责、相关法律条款等内容。且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有一定的工资报酬和员工福利,为学生缴纳顶岗实习期间的商业保险,使学生在工作中更加有激情,也保证了学生的合法利益,这是开展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制度保障。

4 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动态融合体系

4.1 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动态融合模式的思路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思路为“2个基础、1条主线,组成工学交替进行的七级递阶式”课程改革路线。首先,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为基础,将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递阶知识模块,即行业企业认知模块、仓储作业流程操作模块、仓储经营管理模块。其次,在大量的企业人才需求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将实践教学分为四个递阶模块,即行业企业认知模块、仓储基础岗位操作培训模块、仓储基础岗位实习模块、仓储综合岗位实习模块。最后,将以上内容配合企业具体人才需求时间整合为工学交替进行的“七级递阶式”课程改革项目。即行业企业认知模块-行业企业认知模块—仓储基础岗位操作培训模块—仓储作业流程操作模块—仓储基础岗位实习模块-仓储经营管理模块—仓储综合岗位实习模块,如图1所示。

图1“七级递阶式”课程改革项目技术路线图

4.2 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动态融合体系构建分析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动态融合体系按照时间开展进度共分为四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校企合作方案设计阶段、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动态融合方案设计阶段、课程改革实施阶段。

(1)前期的准备阶段(每年3月-5月)。目标企业仓储物流人才需求岗位及岗位职责的调研工作,了解这些公司仓储物流人才的需求情况、仓储物流岗位及岗位职责等信息。其中仓储基础岗位包括拣货员、复核员、理货员、打包、称重、贴标等;仓储发展岗位包括各工段小组长、大组长等。通过对调研信息的分析,生成典型的工作任务,再将工作任务分解成学习任务,最后将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整合成三个阶段的理论知识学习模块,即行业企业认知模块、仓储运作流程操作模块、仓储经营管理模块。

(2)校企合作方案设计阶段(每年5月-6月)。以大量的市场调研为基础,选取合适合作企业,具体标准:①为互联网实体商品销售企业;②具有大型现代化仓储基地,仓储作业流程完善仓库机械化、信息化水平较高;③具备学生顶岗实习的条件等。然后通过校企双方多次的探讨与论证,签订较为完善的校企合作协议。最后根据协议,企业将提供四个阶段为期28天的企业定岗实习活动,其中包括:行业企业认知(1天)、仓储基础岗位操作培训(2天“十月底的周末”)、仓储基础岗位实习操作(1.5周“双十一”期间)、仓储综合岗位实习(2周“十二月中下旬(包括双十二、圣诞节、元旦节)”期间)。

(3)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动态融合方案设计阶段(每年7月-8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每年的下半年开设《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根据课程安排的时间、企业用人高峰时段(双十一期间、12月份中下旬)设计出工学交替“七级递阶式”的课程改革方案。完成《仓储管理实务》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仓储岗位能力要求的动态融合方案设计,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学做结合”,使学生能够快速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逐步积累,提高学生仓储的运作能力。

(4)课程改革实施阶段(每年9月-下一年度1月(下半学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动态融合的“七级递阶式”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改革实施阶段。根据之前的课程方案,有条不紊的执行,由于方案运作过程中存在一些不稳定性因素,所以学校采取项目负责制的管理方法,确定此次项目与企业对接的实训课程教师,系部和学校校企合作办对项目全过程实施指导与监控。实时掌握项目实施进度,了解学校、企业、学生等各个方面的动态,保证项目能够顺利执行。

5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改革实证效果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动态融合模式于2013年进行试运行,2014年正式运行,对象为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12级、13级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共涉及159名学生,通过项目两年的实施,学生参与率达98%,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反映良好,特别是12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通过项目实施,应聘仓储管理相关岗位的成功率较以前提高了30%,岗位胜任力明显增强,改革成效得到广泛肯定。截止目前,12级物流班学生担任仓管员一职,70%以上的学生不需要实习,就可以直接上岗,同样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实习期就可以担当组长或主管;但对于没有进行项目试验的10级、11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来说,一般要经历一到三个月的实习期才能适应仓库相关工作。具体如下:

5.1 用人单位对仓储管理相关岗位招牌人数需求量增加

从2012年、2013年、2014年三年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的用人单位对仓储管理相关岗位需求数量来看,2014年也就是对12级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明显增加。如图2所示。

5.2 多家物流公司争相来学校与学生签订实习协议

经过该项目的实施,学生已经有一定的仓储管理基础岗位工作经验,大部分学生可以不用培训直接上岗,还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胜任仓库主管助理的职务。中外运九零物流公司于2014年5月份预定了7名12级物流班的学生作为仓储经理储备人选;德邦物流也于2014年6月份通过层层选拨最终确定12级物流管理专业18名学生组成“德邦订单班”,并为该批学生进行企业专业培训;2014年下半年,长沙国联捷大件物流公司也选拨出4名12级毕业班学生,现已有1人担任项目主管职务。

图2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招聘仓储相关岗位人数对比表

5.3 多家电商企业与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类似的校企合作模式

2014年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多家电商企业与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类似校企合作模式,比如御泥坊电子商务公司、柯尚电子商务公司、科凡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惠民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快乐购(湖南分公司)等,这也为该项目的继续推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1]刘全喜.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仓储管理实务》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15).

[2]杨蕊,张文法.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仓储管理实务》实训教学改革初探[J].企业技术开发,2011,(11).

[3]宋雷,曾艳英,彭华华.高职院校《仓储管理实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物流技术,2012,(31).

猜你喜欢
实务校企岗位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ODI实务
FDI实务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