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的制备研究

2015-05-10 02:01涂娟何华庆尤榕韩玲黄丽红张凯叶美霞龚甜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光化学亚甲蓝凝血因子

涂娟,何华庆,尤榕,韩玲,黄丽红,张凯,叶美霞,龚甜

(江西省血液中心,江西 南昌330077)

冷沉淀因富含凝血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Fbg)等有效成分,被广泛用于血友病、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患者的治疗,也是局部止血药纤维蛋白胶的重要成分。用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为原料提取冷沉淀凝血因子,可进一步减少因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率[1-7]。我中心自2009年开始采用亚甲蓝(MB)/光化学法对血浆进行病毒灭活。本课题通过比较同源新鲜冰冻血浆在灭活前后制备冷沉淀的质量评价分析血浆灭活后制备冷沉淀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1.1 仪器 cryofuge6000i型大容量低温离心机(德国贺利氏公司),MBF21型低温血浆速冻机 (深圳爱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HDME-1A型医用病毒灭活箱(上海输血技术有限公司),CA-500型血凝仪(日本希森美康公司)。

1.1.2 试剂与耗材 FⅧ、Fg含量测定试剂盒 (德国SIEMENS公司),MBPF-B型一次性使用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上海输血技术有限公司)。所有试剂与耗材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2 方法1.2.1冷沉淀原料血浆的制备 随机抽取400ml/袋全血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48袋(200ml/袋),每袋无菌操作均分为两袋(100ml/袋),分别作为对照组组、实验组。对照组立即置于-50℃速冻机中速冻,-30℃保存备用,即新鲜冰冻血浆组;实验组用MB/光化学法进行病毒灭活后,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方式速冻并保存备用,即病毒灭活冰冻血浆组。整个过程于采血后4~6h内完成。

1.2.2 冷沉淀的制备 将上述对照、实验组冰冻血浆分批取出,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制备两组冷沉淀,快速置于-50℃速冻机中速冻,-30℃保存备用。

1.2.3 留样与检测 将上述对照、实验组冷沉淀置37℃水浴箱中融化并称重,混匀后无菌留样2ml,快速在血凝仪上检测FⅧ和Fg的含量。操作过程严格按仪器及试剂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对两样本均数进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亚甲蓝灭活的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FⅧ和Fbg含量均明显减少,保留率分别为69.5%和65.48%。见表1。

表1 两组冷沉淀中FⅧ和Fg含量的测定结果(±s,n=48)

表1 两组冷沉淀中FⅧ和Fg含量的测定结果(±s,n=48)

成分 对照组 实验组 t P FⅧ含量(IU/袋)Fg 含量(mg/袋)54.85±18.96 87.28±23.58 38.12±13.34 57.15±17.16 5.14 5.72<0.05<0.05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输注冷沉淀传染病毒的风险高于其它血液产品如血浆、红细胞和血小板[8]。因此,用亚甲蓝病毒灭活FFP制备冷沉淀,是进一步降低输注冷沉淀传染病毒危险性的必要措施。大量实验证实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是一种最安全、有效的血浆病毒灭活的方法。目前,亚甲蓝对血浆进行病毒灭活已经被国内采供血机构普遍采用,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报道。

从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病毒灭活FFP为原料)制备的冷沉淀,FⅧ和Fg含量均有显著降低,Fg的降低程度较FⅧ更大。Fg的损失量达35%左右,FⅧ的损失量在30%左右,与国内报道相似[9-12](见表1)。亚甲蓝病毒灭活对于制备冷沉淀的FFP制备前进行病毒灭活,会影响其凝血因子中不稳定因子FⅧ等的疗效。分析原因是病毒灭活滤除亚甲蓝时过滤器可能对凝血因子和蛋白有一定的吸附作用,造成血浆中Fg和FⅧ因子的损失。此外延迟血浆速冻时间也会对影响FⅧ活性,因为凝血因子在体外受温度及时间的影响较大,环境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活性下降越明显。

病毒灭活技术除应能有效的灭活血液成分中的病毒外,而且应对血液产品成分的功能无显著性影响,从而保证血液产品的临床疗效。虽然目前我国的国标中尚未收录病毒灭活冷沉淀这一制品[13],但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作为一种新的血液成分,可降低输血传染的风险。采用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技术对血浆进行病毒灭活处理后制备冷沉淀,会对冷沉淀产品有效成分FⅧ和Fg的含量有显著影响,从而影响冷沉淀临床疗效,因此,尽管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大大降低了输血风险,利用亚甲蓝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灭活冷沉淀产品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尽快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适合冷沉淀病毒灭活方法是关键。

[1]Kim IS,Choi YW,Kang Y,et al.Dry-heat treatment process forenhancing viral safety of an antihemophilic factor VIII concentrateprepared from human plasma[J].World JMicrobiol Biotechnol,2008,20(1):81-83.

[2]Pelletier JP,Transue S,Snyder EL,et al.Pathogen inactivation techniques[J].Best Pract Res Clin Haematol,2006,19(1):205-242.

[3]Busch MP, Kleinman SH, Jackson B,et al.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 of blo od donors for transfusion-transmited infectious diseases: Report of interorganizational task for ceon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 n testing of blood donors[J].Transfusion,2000,40(2):143-159.

[4]Schreiber GB,Busch M P,Kleinman SH,et al.The risk of transfusion-transmitted viral infections.The retroviurs epidemiology donor study[J].EnglJMed,1996,334(26):1685-1690.

[5]何子毅,田兆嵩.新鲜冰冻血浆的病毒灭活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7):560-563.

[6]马静瑶,徐元宏.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技术及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2012,14(3):282-284.

[7]刘仁强,秦艳红.亚甲蓝光化学法对FFP中凝血因子及总蛋白含量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6):436-438.

[8]曹锁春,张力超,刘息平,等.病毒灭活冷沉淀的制备及初步评价[J].临床输血与检,2006,8(3):67-68.

[9]李雪英,邱玉霞.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的质量变化[J].当代医学2009,(12):73.

[10]宋雪梅,孙庶丽,王明静.亚甲蓝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的有效成分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6):101-102.

[11]孙庶丽,李杰,于建华.亚甲蓝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247-248.

[12]邱颖婕,徐忠,徐蓓.病毒灭活冷沉淀制备过程中滤除亚甲蓝对凝血因子的影响[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4,16(4):413-415.

[1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S].2012.

猜你喜欢
光化学亚甲蓝凝血因子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肛门疾病术后局部注射亚甲蓝对术后患者排便功能的影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亚甲蓝对人工砂亚甲蓝MB值测定的影响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来自光化学分会场的报道
六苯基苯衍生物分子内光化学关环反应
BiFeO3空间选择性光化学还原Ag及光催化活性
乳糜血对亚甲蓝光化学法制备病毒灭活血浆的影响
凝血因子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中检测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