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6例单采血小板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2015-05-10 02:02何华庆韩玲涂娟王健尤榕余航欧阳江涂芬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酸盐初筛全自动

何华庆,韩玲,涂娟,王健,尤榕,余航,欧阳江,涂芬

(江西省血液中心,江西 南昌330077)

血小板在保存箱(22±2)℃振荡保存,易于出现细菌大量繁殖,同时产生大量的内毒素,在输注后会产生严重的败血症,甚至导致病人死亡[1-4]。为保证临床输注血小板制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中心引进BacT/ALERT 3D 120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对单采血小板进行细菌筛查。自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对本中心1086例血小板的细菌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本中心采集的单采血小板制品1086袋(10U/袋)。

1.2 材料与设备BacT/ALERT 3D 120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恒温培养箱(上海博讯),超净工作台,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Bacter/Alert BPA/BPN(需氧/厌氧培养瓶)(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改良马丁/硫乙醇酸盐液体培养基(南京普朗)。

1.3 取样1086份单采血小板均在采集后置血小板培养箱振荡保存24h后通过无菌接管仪接袋取样取样。

1.4 样本接种在百级的无菌操作台上接种,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留样标本各接种5~8ml至需氧/厌氧培养瓶中。硫乙醇酸盐/改良马丁法对照试验严格按照文献[5]操作。

1.5 结果判断及处理 BacT/ALERT 3D 120通过软件判读,培养至7d未出现阳性报告则取出按“无菌生长”报结果。培养期内出现阳性报告则取出培养瓶进行转种及涂片,转种及涂片均为阳性的进行菌种鉴定;硫乙醇酸盐/改良马丁培养瓶在恒温培养箱中35℃孵育培养,从接种后到14d内每天从培养瓶中取样进行革兰染色和转种,直到出现阳性培养。

1.6 菌种鉴定 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阳性结果进行菌种鉴定。

2 结果

血小板的细菌筛检筛检了1086袋单采血小板,其中为硫乙醇酸盐/改良马丁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BacT/ALERT 3D 120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初筛为阳性的6袋(0.55%),经复查确认均为阴性,见表1。

表1 Bac T/ALERT 3D 120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初筛阳性细菌分析

3 讨论

欧洲部分国家和美国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规定将血液细菌筛检作为血小板常规检测项目[3]。加强采血前对献血者的问询,规范采血前的皮肤消毒和采血过程的无菌操作可以显著有效地减少细菌污染血液的发生,但是却不能杜绝血液的细菌污染,因此对血小板进行细菌筛查成为可以采取的进一步减少血液细菌污染危险的措施。

我们在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分2组对机采血小板产品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显示BacT/ALERT 3D 120系统阳性结果检出的时间早于硫乙醇酸盐/改良马丁法,与国内报道一致[6,7]。本组研究BacT/ALERT 3D 120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初筛细菌阳性6例经复查确证无1例确证阳性,分析原因可能是从实验人员操作不当或环境等因素引起的二次污染。可能因为课题组试验操作人员缺乏经验,刚开始做的细菌培养不规范,造成血小板细菌污染从而导致假阳性。从鉴定初筛阳性的细菌菌种看,6例假阳性的菌种中有4例为为霉菌 (比例为67%),1例溶血葡萄球菌和1例表皮葡萄球菌,时间上看初筛细菌阳性出现的月份集中在2013年4-6月份,这段时期南昌地区空气湿度大,温度高的环境适宜各类细菌繁殖,霉菌等不易杀灭,我们将在以后研究工作中继续关注这类问题。此次试验我们采用两种方法对单采血小板产品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与国内外报道不同[8-15]。分析原因如下:(1)本项目实验时间不够长、检测标本数量不够大,试验数据相对较少,未发现国外报道的细菌污染问题。(2)无偿献血制度的规范严格执行,保障了采血环境的卫生要求和工作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的提高,从而保证了血小板制品的质量,降低了细菌污染率。 BacT/ALERT 3D 120全自动细菌培养系统具有使用方便,可以连续读取标本管,自动打印结果,灵敏度高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多的血站作为常规血小板筛检使用,为临床输注单采血小板进一步提供了安全保障。

[1]Dodd RY,Notari EPT,Stramer SL.Current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 markers and estimated window-period risk in the American Red Cross blood donor population[J].Transfusion,2002,42(8):975-9759.

[2]Busch MP,Kleinman SH,Nemo GJ.Current and emerging infectious risks of blood transfusions[J],JAMA,2003,289(8):959-962.

[3]Stramer SL,Glynn SA,Kleinman SH,et al.Detection of HIV-1 and HCV infections among antibody-negative blood donors by nucleic acid-amplification testing[J].N Engl JMed,2004,351(8):760-768.

[4]戚新,刘显智.血小板制品细菌污染的研究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4):329-332.

[5]中国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中国生物制品规程[J].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9-34.

[6]高均翠.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在单采血小板无菌试验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2):147-148.

[7]罗海玲,卓创近,梁佩贤.血小板制品无菌实验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5):385-386.

[8]刘仁强,刘赴平,叶柱江,等.3073例输注血小板细菌培养结果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6,5(6):868-929.

[9]林俊杰,徐忠,陈敏,等.细菌筛检在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方面的有效性[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8,16(1):189-191.

[10]刘军,王琳,杜丽莉,等.机采血小板制品细菌污染的监控[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10):824-825.

[11]陆英,陈运贤,林东军.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检测血小板细菌污染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6,6(19):459-460.

[12]朱立苇,杨雪梅,徐霄勤,等.全自动微生物监测系统在脐血细菌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5):367-369.

[13]Silva MA,Gregory KR,Carr-GreerMA,et al.Summary of the AABB in terorganiz ational task force on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of platelets:fall 2004 impact survey[J].Transfusion,2006,46(4):636-641.

[14]4 Fang CT,Chambers LA,Kennedy J,et al.Detection of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in apheresis platelet products:American Red Cross experience,2004[J].Transfusion,2005,45(12):1845-1852.

[15]Perez P,Salmi LR,Follea G,et al.Determinants of transfusionassociated bacterial contamination:results of the French BAC THEM Case-Control Study[J].Transfusion,2001,41(7):862-872.

猜你喜欢
酸盐初筛全自动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咔吱兔的全自动生活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全自动发明机
双膦酸盐在骨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全自动洗衣机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兴起与未来之路
优化无偿献血初筛岗位检测流程探讨
高铁酸盐的制备、性质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