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晋升病”该治治了

2015-05-12 17:41周畅郑昕
甘肃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职称委员技术人员

周畅+郑昕

深化职称改革成为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的呼声。他们认为,无论是从人才发展考虑,还是为行业发展着想,深化多年“啃不动”的职称改革迫在眉睫。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职称制度对发展和稳定我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促进各项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职称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唯职称论”的论调和评审标准的一成不变,也导致职称高能力低、重科研轻实践等问题不断涌现,职称评审在一些地区一些人中渐渐变了味,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一些代表委员指出,职称标准唯证书、唯论文、唯英语的“一刀切”,不仅违背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水平的初衷,还成为社会组织和一些人员变相牟利的工具,在考证、评审的过程中催生出“灰色利益链”,影响了行业正常、有序、公平的发展。对此,代表委员呼吁,激发人才活力迫切需要深化职称改革。

深化职称改革,亟待走出“以职称论英雄”的认知误区。既要让职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要改掉其限制人才活力、束缚人才创新的弊端。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

深化职称改革,还需建立更为多元的职称评审标准。人才从来就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人才衡量的标准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职称评审既要让擅于进行科学研究的专业人才被认可,也要让拿着“手术刀”的技术人才得到肯定,真正做到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猜你喜欢
职称委员技术人员
图片报道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
委员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