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发展思路 全力推进均衡发展

2015-05-12 17:42蔡阳宗
甘肃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武山县城关教体局

蔡阳宗

教育是国家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这为各地当前及今后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武山县根据教育发展形势,结合全县教育实际,科学确定县域义务教育发展思路,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两条主线,迎难而上,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明确前进方向

由于客观历史原因,武山县教育基础设施底子薄、占地总面积小,校舍建设不够,特别是教师总量不足,专业教师缺口较大,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推进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

2010年9月,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如期召开,教体局局长石尚荣在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两条主线,要在全系统大力弘扬了领导班子苦抓、教师苦教、学生乐学的“两苦一乐”精神,要认真总结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之后,石尚荣局长又多次在全县校长工作会议上详细解读了 “两苦一乐”精神的实质内涵,即:“苦抓”就是学校领导班子要确定学校的办学目标,明确学校的发展思路,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静下心来,沉下身子,一心一意抓管理,抓质量;“苦教”就是教师要把功夫下在课前,吃透教材,扎实备课,了解学情,设计教法,力争使课堂教学最优化;“乐学”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围绕发展主线,弘扬“两苦一乐”精神5年来,各校办学水平显著提高,内涵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武山县城关小学、城关二小、城关三小及渭北初中、城关初中等全县许许多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是最为真实的清晰写照,“班子凝心聚力促发展,教师耐心苦教提质量,学生乐学好学强素质”已成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求生存、促发展的灵魂和精神动力。

软件硬件两手抓

思路的清晰性和前瞻性,让武山均衡教育步入发展春天;大手笔的投入,更促进了全县义务教育的健康、可协调发展。改善办学条件是武山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发展思路。近年来武山县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功能齐全、一次到位”的建校思路,抢抓机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据了解,仅去年以来武山县共征用解决教育建设用地300多亩,通过校安工程、危房改造、灾后重建、教师周转房建设等项目,完成了城关初中和特教学校整体迁建、城关二小扩建、洛门小学扩建、11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等工程,实施完成了滩歌初中迁建、马力中学扩建、鸳鸯初中扩建、代沟小学新建、县一中和县四中公租房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工程。

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要拉长短板,全面发展。为此,武山县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积极开展“两个语言环境”创设工作,着力营造有利于推广普通话和学生学英语、说英语的“两个语言环境”。

通过“两种语言”(汉语、英语)书写的板报、橱窗、专栏,“双语”播放的校园广播和上下课铃声等,大力宣传,不断增强师生的语言环境创设意识。在洛门小学英语教研组编印的《洛门小学学生英语口语常用语120条》中,我们看到了包括日常用语、课堂常用语、升国旗用语、上下课铃声提示语等方面的用语。该手册在学校人手一册,并要求英语教师强化训练,促使学生达到会听、会说的程度。

渭北初中、城关小学、洛门小学举行了师生课文诵读竞赛、诗歌朗读比赛及国旗下的演讲等活动,积极倡导学生在社会交际、家庭生活中讲普通话,见英语老师用英语问好等。城关小学还开展了以“低碳、环保、感恩”为主题的全校“两个语言”演讲活动,把语言环境创设与教书育人紧密联系起来,并有机地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文明意识。

以管理促均衡

学校管理不到位、不科学、不精细的问题是制约学校层面实现均衡发展的重要瓶颈,武山县积极研究解决对策,下大力气规范办学行为,为实现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该县教体局通过深入分析学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先后制定下发了《武山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武山县学区管理职责》《武山县课改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施计划》及《武山县教育教学规范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责令学校要积极制定和完善切合各自实际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管理,促进学校管理精细化。

相同的学校,办学水平的差异归根结底就是管理水平的差异。在如何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方面,该县教体局对校长和班子成员提出了“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要求,要求校长和班子成员自觉发挥好表率带头作用,带头深入课堂、带头钻研业务、带头读书学习、带头遵规守纪,从而带动教师转变教风、学生转变学风、形成良好校风。

同时,县教体局还要求校长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管理上,坚持深入教学一线,带头代课、听课、评课、检查教案、作业,并推行教师课前说课制度,要求教师先说课,后上课,切实加强校长对教学过程的跟踪和监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城关三小一位教师说:“校长和学区领导时不时就推门听课,现在再也不敢讲没准备的话了,更不敢教没准备的课了,就这学期校长已经听我的课足足有8节了。”

强化队伍建设

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武山县教师总量缺编严重,师资力量薄弱,尤其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缺额较为突出。近年来,武山县教育迅速发展,学生数量也急剧增加,但教师编制得不到合理增加,致使师资短缺问题加剧。

教师数量严重不足造成教师超负荷工作、跨级跨班教学,农村小学重新出现聘请代课教师现象,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推进和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于是,解决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问题成为了摆在武山教育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武山县制定出了《武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主要从完善补充流动机制、培训培养机制,强化校长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考核评价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重点解决教师数量严重短缺、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素质能力偏低、地位待遇不高的问题。

去年以来,该县积极抢抓补充机遇,采取多项措施,广开渠道,全面落实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全省民生实事、全市事业单位招考、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引进、大学生志愿西部计划、农村教育硕士签约、中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巡回支教等招考项目,共补充招聘教师近1000名。

“特别在实施特设岗位计划和学前教育巡回支教项目中,县教体局多方协调,抢抓政策机遇,主动衔接省厅,积极争取计划,首次实施了中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巡回支教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和学前教育教师数量不足的压力,全县教师队伍规模进一步壮大。”武山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然而均衡城乡教育,不能只是一味地补充教师数量,也不是城区学校一味地向农村学校“输血”,更重要的是帮助这些学校“造血”。为了让城乡教师整体流动、整体提升,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释放、衍生、扩大,武山县将着力提升师德水平、优化队伍结构、提高业务能力,切实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

武山县教体局提出要不断增强校长和教师的“三种意识”即法律意识、政策意识和质量意识,在系统内部要积极倡导“三种作风”,即求真务实的作风、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团结协作的作风,督促校长按照“团结、求实、进取”六字要求,教师按照“立德、博学、践行”六字要求,严格约束自己,培养高尚师德,规范从教行为,着力打造团结有力、积极向上的工作团队。

与此同时,以“法制集中教育月”活动为抓手,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目标,以践行师德规范为重点,积极在全系统举办法制集中教育轮训活动,全县师德师风水平进一步提高。

均衡发展,在武山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力量的均衡、管理水平的提升、教育质量的腾飞,让我们看到的是这里独具魅力的教育风景——每一所学校都在奋力发展,每一位教师都在幸福成长,每一个孩子都透着阳光和自信,如同美丽的花朵,绽放在这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武山县城关教体局
平顶山市召开2021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
大数据下教体局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探究
甘肃省文县城关中学师生优秀书画作品选登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福建省平潭城关小学(一)
金城关
武山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武山县旱地全膜玉米氮肥后移试验报告
略阳县教体局圆满上交全年工作“年终卷”
2014年武山县全膜玉米测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