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学困生要有『三心』

2015-05-12 18:00王海燕
甘肃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耐心转化信心

王海燕

【关键词】 学困生;转化;耐心;爱心;信心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6—0037—01

“学困生”是存在于学生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往往由于成绩落后于其他同学,而存在强烈的自卑心理。如果教师不关注他们,积极努力做好转化工作,势必会导致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最终使“学困生”产生自暴自弃的思想。因此,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和转化“学困生”至关重要,也是长期以来困扰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难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转化“学困生”的方法。

一、对待“学困生”要有足够的耐心

学生之所以变为“学困生”,原因极为复杂,各种各样,因此,转变的方法绝对不能千篇一律。作为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每位“学困生”的特点,因人制宜地制定出转变的策略和计划,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所以教师对待“学困生”的转变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

首先,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学困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学困生”大多自控能力差,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行为偏激,性格孤僻。因此,教师一定要耐得住性子,倾听“学困生”的心声,查找“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困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其次,教师要有耐心经常与他们的家长沟通交流。家庭教育问题也是“学困生”产生的重要因素,家庭的溺爱,使孩子养成了自私、懒惰、任性、挑剔、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现象,再加上家长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张,应酬较多等,难免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因此,经常与“学困生”家长沟通,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确保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再次,教师要有耐心去观察和记录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经常在课堂内外关注他们,尤其是在他们表现好或者取得进步的时候,给予表扬鼓励。要让他们的优点逐渐进行量的积累,在积累过程中不断与他们自己的过去比较,与班上表现好的同学比较,从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形成自我改变的内驱力。

二、对待“学困生”要有足够的爱心

爱的力量是无限的,师爱可以温暖“学困生”冰冷的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任何人都需要爱,尤其“学困生”,他们的感情更脆弱,所缺的就是来自老师、父母和同学们的关爱,他们更需要爱的激发。“学困生”因为学习成绩差,所以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和同学们的歧视,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从内心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和关注,如果老师对“学困生”的爱能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依恋,使得“学困生”能主动打开心扉与老师进行交流,并在老师那里寻找到温暖和安慰,得到鼓励和勇气,那么“学困生”就会把老师的这种爱转移到他所教的学科上,具体表现为学生喜欢听老师的课,积极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努力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遇到疑难问题也会主动去找老师解决。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困生”的转化起着重要因素。

三、对待“学困生”要有足够的信心

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困生”有信心,其次就是如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一旦学生对自己有了自信,那么转化工作就有了一半的成功。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找出他们的特长。例如:具有绘画才能的学生,就多让他们办板报;热爱劳动的就把集体劳动的指挥权交给他;喜爱运动的,就让他组织一些相关的体育活动;喜欢科技、军事及历史等知识的,在课堂上涉及相关问题时就让他们回答;没有特长的,我们可以让他们在小组里轮流当收作业的小组长等等。通过这些举措,帮助他们找到自信,找到自我。

同时,还可以用他们喜欢的贴贴纸、夺小红旗等方式,慢慢激发他们做好事情的积极性。当“学困生”有了点滴进步时,教师可以婉转地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用这样的方法,不断克服他们身上的不足,建立起他们成为一名好学生的信心,用他们身上的长处去克服他们的缺点,用积极的心态来克服他消极厌学的情绪。一旦学生建立起了自信心,教师的下一步工作就是帮他们制订出学习的计划,让他们按计划去学习,如让“学困生”做好提前预习、督促其课后复习、按时完成作业、合理分配学习与玩的时间等。只要教师对“学困生”有了信心,学生自我建立起了信心,就会为他们及时脱“困”开辟出一片发展的天地。

耐心是“学困生”转化的基础,一定要打牢。爱心是“学困生”转化的催化剂,一定要有温度。信心是“学困生”转化的保障,一定要稳。只要做到、做好了这几点,转化学困生将不再是一件难事。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耐心转化信心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高职辅导员日常管理心得
KX5的耐心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