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亚铜氨的配制及性质验证方法的改进

2015-05-12 18:53卜登平
甘肃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实验改进化学教学

卜登平

【关键词】 化学教学;氯化亚铜氨;配制;实验改进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6—0123—01

在曾昭琼主编的《有机化学实验》(以下简称教材[1])乙炔性质检验实验中,用氯化亚铜氨溶液鉴别乙炔时,乙炔与氯化亚铜氨溶液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乙炔亚铜沉淀。在本次实验中,按照教材[1]中提供的方法制备氯化亚铜氨溶液进行实验,效果不佳。原因是CuCl中的铜离子为+1价,在做实验时,溶液没有与空气隔绝,很容易被空气氧化为+2价,试剂很容易变为蓝色,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从而影响实验的效果,加入盐酸羟胺也比较容易造成药品的浪费。因此,对氯化亚铜氨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实验操作进行了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验时按照教材[1]取1g氯化亚铜加1-2mL浓氯水和10mL水,用力摇动后,静置片刻,倾倒出溶液,插入铜片(丝)或盐酸羟胺,储存备用。

主要问题如下:

1.药品价格贵。氯化亚铜的价格是50元/500g,实验时需要大量药品。

2.浪费药品。盐酸羟胺的价格是每21元/100g,按照教材[1]的方法要浪费大量的盐酸羟胺。

3.耗费时间长。教材[1]中的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多,且在做性质检验实验时要加盐酸羟胺溶液至蓝色褪去之后,才通入乙炔。

4.实验现象不明显。亚铜离子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二价铜离子,此时试剂呈蓝色,当乙炔通入氯化亚铜氨溶液时,很难观察乙炔亚铜沉淀的颜色,实验现象不明显。

5.保存时间短。氯化亚铜氨溶液存放时间过长,影响实验的效果。

二、改进方案

1.针对教材[1]中以上问题,提出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3.5g硫酸铜晶体、1g氯化钠晶体、1g无水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钠溶于20ml热蒸馏水中,边加入0.5g氢氧化钠,边用玻璃棒快速搅拌,倾析法可得白色的氯化亚铜沉淀,再用蒸馏水洗涤。加入浓氨水使之溶解(必要时温热),并加入一定量的环己烷或煤油或苯或甲苯或二甲苯防止空气进一步氧化。

2.针对教材[1]中氯化亚铜氨溶液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操作如图1所示)。为此,提出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在一张正方形滤纸滴入少量氯化亚铜氨溶液,当乙炔通入滤纸上逐渐会出现红棕色沉淀,容易观察实验现象(操作如图2所示)。

三、实验改进效果

1.该实验改进原理简单,制备简单,时间短,可以现配现用,也可以保存一定的时间。

2.环己烷或煤油或苯或甲苯或二甲苯有效地防止了氯化亚铜氨溶液被空气氧化。

3.采用图2操作,氯化亚铜氨溶液的蓝色不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编辑:张 昀

猜你喜欢
实验改进化学教学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改进与拓展
对初中生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改进
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渗透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