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准旗非公经济发展环境的思考

2015-05-14 07:19吴志国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非公经济企业发展

◇文/吴志国

近年来,准格尔旗委、政府高度重视非公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准旗的自然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文优势,制定优惠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壮大县域非公经济,以市场为向导,以资源为依托,以园区为载体,把主攻非公经济作为加快发展的立足点,把创优发展环境作为主攻非公经济的切入点,把落实各项举措作为主攻非公经济的着力点,从政策、环境、措施等方面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先后规划建设了准格尔旗经济开发区、大路煤化工基地、准格尔旗陶瓷工业园区等,为全旗非公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截至2013年末,我旗现有非公企业2202家,从业人员为58125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9家,从业人员为38888人。全旗规模以上非公工业企105户,占全旗总量的88.6%,产值为885.17亿元,占全旗总量的76.9%。非公经济已经成为我旗最具有增长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已培育了7户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和8户地区纳税上亿元的非公企业。

一、准格尔旗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的做法

(一)构建政府宏观调控中枢。为切实加强对非公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快推进准旗非公经济快速发展,2014年5月,我旗成立了以旗委常委、旗委副书记为组长,旗政府副旗长和旗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为副组长,28个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全旗非公经济发展专项推进领导小组,根据我旗非公经济发展情况,相继制定出台了很多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加大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今年以来,准旗建立了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市场准入制度,消除了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公路、铁路、水利、电力和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实行四大班子领导联系重点非公企业制度,力求做到多关心、多扶持、多服务。依法保护民间投资者合法权益,实行企业联络员制度,向企业选派企业联络员,及时反映非公企业在发展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将意见和建议上报相关部门适时解决。及时抓好非公企业信息中心、服务中心、维权中心等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简化了行政审批程序,规范执法检查行为,营造促进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政务环境和法治环境。一是积极构建创新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鼓励大型企业加强与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二是落实好自治区和我旗电价补贴、电力多边交易等扶持政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2013年,我旗共缓征收煤炭维简费等9项费用8.02亿元,为5家中小企业协调贷款11.5亿元。三是出台了金融机构入驻薛家湾商务区的优惠政策,并对实施税收优惠和政策倾斜。四是出台了《准格尔旗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财政贴息管理办法》,加强金融支持力度,保障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后劲,做大做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五是认真落实小微企业各项税收优惠政策。2013年8月-2014年1月共有1092户次小微企业享受该项政策,共计免征营业税约9.6万元。

(三)抓好融资平台建设。一是设置机构,搭建平台。2013年,为了更好的为非公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我旗建立了“金融服务网”平台,已与全区金融机构网络实现互通,现已试运营半年。目前,注册会员企业57家,已有十几家企业与金融机构达成意向性协议。二是积极参加活动、搭建对接平台。1.我旗相关部门联合自治区经信委、市经信委、市中小企业局等单位举办了全区送金融服务“进旗区、进园区、进企业”活动暨准格尔旗银企对接会。这次对接活动中35家企业与各金融机构达成意向性融资金额137亿元,另有30余家企业与银行达成意向性协议。2.搭建企业人才招聘平台。针对企业人才短缺的现实,由旗政府组织伊东集团、内蒙古生力集团、久泰能源等旗内55家企业进行了人才招聘会,为应聘者提供了就业岗位1200多个,来自区内外多所高校2500名准旗籍应往届大学生应聘者进场求职,其中686人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性协议。3.搭建中小微企业发展资金平台。政府对非公企业进行“输血式”的扶持。设立由旗经信局、财政局牵头的中小微企业发展资金,在财政奖励资金的基础上,旗财政分两年拨付1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对形成规模的重点企业,如伊东循环经济园区建设项目,旗财政5年内每年拨付6000万元予以支持。目前,伊东集团总资产320亿元,构建起以煤为主、多元发展的产业体系,位居自治区非公企业百强第三位。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准旗非公经济在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企业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资金短缺,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仍是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瓶颈;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能力弱;企业技术研发力量弱,自主创新能力差,缺少高科技型企业;企业经营环境尤其是软环境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旗政府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的还不够到位等。为此,建议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一是抓好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尽快建立融资担保机构,积极解决企业资金短缺、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二是抓好维权服务工作。明确职责任务,加大企业维权力度,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三是抓好网络服务。继续加快非公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化水平。四是抓好培训服务。根据企业和市场需要,自主灵活地开展人才培训工作,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二)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非公经济发展。一是抓政策落实。认真学习贯彻国家、自治区、市关于引导和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结合我旗实际,草拟相关配套措施,并搞好监督检查,向政府汇报落实情况,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二是培育龙头企业。要重点选择一批骨干和成长型非公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在落实政策、资金、技术、人才和服务上予以倾斜,促使其做大做强。

(三)优化产业结构,为非公经济拓宽发展领域。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加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加大对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出台新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参与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来,引导非公经济参与旗委政府经济中心整体发展的战略,充分依托准旗的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煤化工、煤制油、陶瓷和农产品深加工。创新管理模式,强化企业管理,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打造地方特色名牌产品,延长产业链,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群,达到增加产品附加值和降低市场风险的双重效应。

(四)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核心,推动非公经济发展后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问题。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要重视和加强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抓好非公企业主培训,提高非公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吸引和培养的方式,努力造就一支管理人才队伍,以适应非公企业发展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二要加强非公经济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强化人才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因素的认识,引导个体私营业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从更宽广的区域、领域以提供更为优厚待遇的承诺,引进非公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积极组织非公经济业主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利用各种方式全面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水平,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加大选派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年轻干部到非公企业挂职锻炼的工作力度,鼓励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人员,到非公企业挂职锻炼,既达到培养锻炼干部的目的,又可帮助企业解决人才紧缺的问题。三要做好技术开发和引进工作。响应中央节能、降耗、减排的政策,鼓励非公企业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科技部门积极帮助、协调前景广阔的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开展技术合作,研发新产品,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要进一步放宽非公经济投资领域,鼓励和支持非公经济投资主体参与水利、交通、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的建设与经营,以此促进我旗非公经济的全面发展。

总之,非公经济已经占据了准旗经济总量的大半壁江山,在经济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改进政务服务,加大扶持力度,为非公经济加快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实现准旗的奋斗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非公经济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改革创新 营造环境 推动鹤壁非公经济发展提升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