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校体育的社会价值审视

2015-05-14 11:51张传龙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个体体育学校

本文借鉴公共服务的视野与理论,试对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的公共服务实践进行审视。在现代教育思想与体育理念的影响下,学校体育的教育内涵更加丰富,在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上呈现出不断扩展的趋势,其多元化功能被时代赋予了新的意义。本文主要就学校体育教学的公共服务理念、供给主体与客体及其性质、供给服务的内容、形式等几方面展开探讨。

体育 公共服务 学生社会化 终身体育观念

“公共服务”概念形成于政府职能变革运动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属于公共行政学范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理念中提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而且要求他们经历一种有尊严和有意义的生活,不仅要学会新的知识,而且要把知识用来为人类服务”。我国体育的“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为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体育的终极目标都是将不同过程中学习的知识技能为社会乃至人类服务,满足人类生存、发展、享受需要的特定效应关系,为和谐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以及主体能动性和本体潜能的充分发挥,体育价值效应充分地显示出来。本文从公共服务的视阈、从社会学的视角阐述学校体育的社会效应。

一、体育的本原价值对社会进步的实践意义

体育本原价值是从生命的角度出发,从体育与生命关系中寻求体育本质的认识。体育与生命健康具有依存关系,健康是生命存在永恒的主题,适应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每个个体都希望健康幸福,并把健康与个体的幸福联系在一起;个体努力适应社会是生存的需求。体育是对自然生命的健康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途径之一。因而,体育是基于生命存在根本问题之上的社会活动。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实践促进个体生命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以达到个体生命价值的最大体现。

1.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终身体育的内涵是人在自然的人生中从事体育锻炼活动保持身体的健康。终身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体育锻炼成为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此思想指导下,个体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生活领域,参与和从事适合个体的体育锻炼。在此过程中主要包括婴幼儿时期的家庭体育、入学后的学校体育、进入社会后的群众体育三部分。其中学校教育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人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体育对于能否形成终身体育思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科学系统地接受体育教学,养成锻炼习惯,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技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对个体来说非常重要。在此时期,身体的发育影响人一生的健康,学校培养的自我体育意识对个体进入社会能否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有很大影响。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关键基础时期。

2.终身体育对社会进步的实践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人类个体尽可能的达到健康水平,是人类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目标”。终身体育思想的外延是个体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即个体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生活领域,参与和从事适合自己情况的体育锻炼。它是个人体育价值观的主观问题,也是个体从事体育锻炼的实践过程。终身体育思想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终身体育标志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正如清代颜元所说“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有利于人类个体体质进一步提高,使人人都能适应社会工作,并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从而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二、素质教育中体育的教育功能秉承教育的终极目标

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复强调“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相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的教育理念,在现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影响和熏陶下,长期的学校教育实践中体育教育能够充分了解当前学生的心理需求,并紧紧地把握教育改革的脉搏和趋势,发挥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理念,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在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方面体育教学过程中突出人文精神教育,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强调态度决定一切,提倡面对困难和挫折永不言弃的精神。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方面,激励学生挑战自我,选择和吸纳较为科学的研究成果作为依据,使用有关健康的体育锻炼理论方法塑造完美的人,鼓励学生相信自己具备成功的能力并为之奋斗。在学会相处方面要时代感强,发展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挑战自我等各方面,体现出完备的时代感,寻求更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运动,满足学生作为现代人自我拓展和完善的追求欲。在学会生存方面充分地考虑学生对未来生活和职业生涯的需要,从终身体育的观念出发,注重学生的锻炼习惯的培养和体育实践能力的形成,兼顾学生生存急救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采取合理的措施,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为今后的幸福生活和安全生存服务。

三、学校体育的多元化功能

1.学校体育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养

素质教育是全面培养人发展的教育,通过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模式。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一方面要求全面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体育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兼顾学校体育多元性功能的发挥,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升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

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校体育教育地位提升,在课程和教材改革的基础上,学校人文体育思想和教改活跃,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日趋多样,较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重视体育,增进身心健康,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多样的社团群体活动和体育赛事的活跃,有利于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进而提高国民素养。endprint

2.学校体育将展现体育的文化传播功能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以及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迫切需要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发展竞技运动为大众服务?在职业比赛竞争激烈、商业化艺术化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大众很难享受到参与竞赛的乐趣。学校体育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竞技体育运动软化,通过软化的研究与应用,将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起来,而且有效地解决了竞技体育运动展现校园体育文化功能,切实提高竞技体育在学校教育乃至社会体育的效应,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即将竞技体育意识与终身体育思想结合起来,提高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将学校体育的近期效应与长远效应相结合,使学校体育改革为全民健身发挥作用。

3.学校体育通过体育文化传播弘扬的社会化效应

学校体育积极利用大众传媒手段,树立媒介教育思想。学校管理者与体育教师摆脱传统封闭的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模式,面对全球性、全方位的媒体体育信息,充分和主动地利用大众传媒手段,树立媒介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体育教育。在当代信息社会里,认识和利用媒介已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让学生学会完整客观地评价和利用媒介,在对媒介认识的基础上,发现体育信息对本体和社会的正向意义。了解媒体及信息对个人成才及个体对体育的需求,开拓视野,满足个体的体育需求,创造性、建设性地利用媒体促进自己的发展。增强体育信息的鉴别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以提高体育实践能力为主导思想。将学校体育教学的近期效应与长远效应相结合,对学校体育发展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4.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基础

学校体育、社区体育是体育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从体育的本质上看,都是国民体育的不同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某种意义上看是社区体育的基础,是社区体育的动力源;社区体育为学校体育的持续发展提供舞台,从此视角看,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和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奋斗目标之一是使我国全体学龄儿童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全面提高我国公民的素质奠定基础(包括公民的健康素质)。从这个层面上看,学校体育就成为社区体育的基础。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来源于公民的参与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和体育实践能力,而养成锻炼习惯和参与体育的兴趣及能力都是从学校体育中获得,不是与生俱来的。从此视角看,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的基础。从另外一个角度,学校体育仅完成《体育教学大纲》的内容只是为了应试,而忽视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无论从体育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内容和体育学习的实施手段看,学校体育中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和体育实践能力是社区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发展不好,社区体育的持续发展将举步维艰。

5.学校体育强化终身教育 推进全民健身

终身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特征,作为新时代与社会迅速变化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思想推动社会持续发展,保证人真正的个性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的终身教育理念,为学生的终身体育与健康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终身体育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锻炼习惯和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是人生终身体育重要的、决定性的环节。在体育素养评价方面,学校体育突破重视运动技术、运动能力的评价体系,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纳入素养评价体系中。将学校体育的近期效应与长远效应相结合,对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与推进全民健身具有十分积极深远的意义。

四、结论

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基础,随着社会体育的不断发展,学校体育作为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基础的效应逐渐展现,许多体育专家都认为“群众体育要以社区附近的学校为中心来开展”,这样的结论是对学校体育社会效应的肯定,有利于促进群众体育的开展,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学校体育的社会效应也是学校体育本身向纵向的时间和横向的空间拓展的必然趋势,是学校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一个积极回应。学校体育文化传播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弘扬体育文化,有利于增强国民的文化素养,提高国家的文明程度。学校体育对竞技体育的辐射作用也早已得到肯定。现代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有多元化特征,教育理念围绕着人与社会,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育内涵更加丰富,在广度和深度上呈现不断扩展的趋势,学校体育的多元化效应将被时代赋予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美)鲍曼等著,张秀琴译.职业优势:公共服务中的技能三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顾拜旦.体育颂[M].新体育.1982(8).

[3] 赖天德等.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 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 杨文轩、曲宗湖.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 俞琳等.非营利性组织在体育公共服务中的作用[J].体育科研,2008(2).

[作者:张传龙(1978-),男,江苏徐州人,硕士。洛阳市公共体育服务研究中心,高校公共体育服务研究所骨干成员。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育学。]

【责任编辑 刘永庆】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体体育学校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