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学术填坑”

2015-05-14 13:38朱绩崧
杂文选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听者报告会学术

朱绩崧

周二下午,想约同行A君当面探讨一点学术问题。A君微信回复:“抱歉,今天下午突然有事,单位开学术报告会,领导要求每个人签到。”签到?那就是说,不去会产生严重后果喽?追问之下,A君抱怨起来:“学术报告会从来都是提前张榜公布主讲人与讲题,去不去听讲全凭师生自愿,主要看合不合自己的学术兴趣。但最近换了新院长,喜欢大场面,所以逼着大家去填坑。不去,年终考核怕有麻烦。”

我没约成A君,只好找另一位同行B君。与后者说起“填坑”,他哈哈一笑:“我们这儿也差不多。不过,我们的坑更诱人一些。”原来,B君单位的学术报告会不惩罚缺席者,但来者每人打赏一百元。“何乐而不为?反正你开小会、看股票都可以,只要你的身体安放在那里就行。”

说起大学里的“学术填坑”,如今还真不罕见,被填的也不只是教师,更多时候还有学生。当大腕儿来作报告时,院系常常会打乱原来的教学计划,即停课,让学生统统去听,哪怕这报告的内容是美国印第安族裔文学发展新趋势,而学生目下的课业是法律文书写作,美其名曰“亲炙高贤”。

“学术填坑”的背后,不仅是某些人的虚荣心在作祟,更主要的恰恰是一种对学术价值的极度不自信。在他们想来,若不采取强制手段,学术必是毫无魅力的,必是连两三个听者都吸引不来的。讽刺的是,这些人正襟危坐在主持报告的台上,开口闭口还特别爱喊“学术要耐得住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这类口号。

他们或许没有我那么幸运,见过有人真正为学术而寂寞,而冷清。在我就读并工作的复旦大学,几年前,我曾在第五教学楼偶然经过一间教室,里面只有三个人,一个学生配两位教师:谷超豪、胡和生这对院士夫妻正在为学生演算一道数学题,写了整整一黑板。这腕儿够大了吧?也没见人家要填坑啊。再说近的。上周某日,我的恩师陆谷孙先生从微信上看到我午夜在朋友圈发的读诗疑惑,立刻“小窗”我,跟我反复解释应如何理解这一比较罕见的语法现象。这腕儿也够大了吧?没有(被)填坑者的围观,为了学术不照样废寝吗?

面对大师孤高出尘的圣洁形象,那些纵横捭阖的学术活动策划者能否清醒地认识到:形式主义无助于真正的学术繁荣,真正的学术也不怕无人喝彩。填坑无论是出于何等的良好动机,结果都将导致台下被命令逼迫来的听者反感学术,被奖励诱惑来的听者轻慢学术,到头来只会辱没学术的尊严。希望那些忙于握手、鼓掌、喊口号、贴海报的大学管理员能接受这一点,亦即凡真心投入学术者,断然不会受到缺乏听众的困扰。向自然界、向人世间去求索真理,这个过程充满艰辛,如能巧遇知己、同道固然足可欣慰,但设若不幸没有,乏人理解,甚至遭人反对,那学术就不继续了吗?我想,每一位学者都秉承了孟子的勇气:“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相形之下,“学术填坑”何啻掩耳盗铃!

插图 / 忙于汇报 / 焦海洋

猜你喜欢
听者报告会学术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劳工(外二首)
本会举办“中美经贸摩擦的相关思考”报告会
口译语体的顺应性研究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报告会
中央国家机关举办学习武警森林部队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先进事迹报告会
岭南园林声景美研究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举办第三场专题报告会
三人成虎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