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菇无公害块式栽培技术(上)

2015-05-19 03:22王文祥
农村百事通 2015年5期
关键词:木屑培养料出菇

王文祥

一、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滑菇块栽(帘栽)为春种秋收一年一茬,是北方地区滑菇主要栽培模式,一般可采用冷棚式栽培,靠自然温度养菌和出菇。1月至3月,棚外自然气温在-10~3℃即可播种,适宜播种期为2月中旬至3月上旬(棚外自然气温-4~8℃),4月至8月为发菌期,9月份棚外自然气温降到20℃以下开始出菇,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出菇盛期,一般11月中下旬采收结束,采收期2~3个月。

2.栽培场地及菇棚建设:

(1)栽培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通风良好、水源充足、水质纯净的地块栽培。栽培地环境要符合国家行业标准NY/T391(绿色食品、产品环境技术要求)的要求,栽培场地应远离工业污染源,远离家禽牲畜养殖区,距离应在2公里以上,不受废水、废气、废渣的污染,栽培用的水应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2)菇棚建设。菇棚建设应坐北朝南,可利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及空闲房屋栽培。

3.原料选择:木屑以选择阔叶树硬杂木屑最佳,如果混入针叶树木屑,其含量不能超过木屑总量的15%,粗细程度应以盘锯加工的木屑为标准,采用带锯木屑要与50%的盘锯粗木屑混合使用,或者加入20%刨花碎片、稻壳等。米糠、麦麸、玉米粉为栽培滑菇辅助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

4.配方与配制:

(1)配方。木屑100公斤、麦麸8公斤、米糠7公斤、玉米粉3公斤、石膏1公斤。

(2)配制。先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按料水比1∶1~1∶2的比例缓慢将水加入并混合均匀,使其含水量达到55%。配好后,用塑料薄膜覆盖30分钟之后测定含水量。含水量适宜的标准是用手紧握培养料成团,触之即散,指间稍有水渗出,但没有水滴落下,或者用拇指与食指捏培养料,见到水迹,这样的就达到55%~60%。蒸料的过程含水量可能比原来的含水量增加2%~3%,达到62%~63%,这是栽培滑菇最适宜的含水量。

5.块栽常压灭菌与接种:

(1)蒸料。块栽多采用常压灭菌蒸料。蒸料前锅内注满水加热,水位线距蒸帘30厘米。锅内水烧开后,先在锅底撒5~7厘米厚的干料,然后按照“见气撒料”的原则进行装料。培养料装至八成锅时盖好锅盖。上大气持续加热2小时,停气30~40分钟,在料温降至90℃左右时趁热出料。

(2)出料包块。出料前必须将包块使用的工具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20分钟后再使用。培养料在锅内灭菌后,要趁热出料包块,每块装料掌握在4.5~5公斤,压实后的厚度为4~4.5厘米。

(3)接种。待包好的料块温度冷却到15℃以下立即接种。接种环境要求清洁,用具及菌种瓶表面用0.2%新洁尔灭溶液或者3%来苏儿擦洗消毒;接种室按每1平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克进行熏蒸杀菌。接种人员应穿干净的工作服,双手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然后进行接种。

6.发菌期管理:

(1)菌块上架或堆码。将接种后的菌块直接放在培养架上培养,或直接在菇棚中进行发菌管理。菇棚要彻底清扫、消毒。用福尔马林或硫黄熏蒸,墙壁、床架用石灰乳刷白。

(2)发菌前期管理。发菌前期是指菌丝定植到菌丝扩展封面期。接种初期,外界自然气温在-10~3℃之间,达不到菌丝生长所需最低温度,菌棚要以保温为主,门窗关严密,并将菌块按一定的块数叠落起来,用塑料薄膜或者草帘覆盖,借助菌块自身发热提高菌块的温度。这个时期提高料温是关键,此期温度应该控制在8℃左右。(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木屑培养料出菇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草菇出菇为何怪
木屑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双孢菇出菇过程的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
灰树花菌棒第二潮菇春季出菇催蕾研究
油页岩与木屑混合热解特性研究